APP下载

甘肃庆阳市贫困地区湖羊产业发展初探

2019-02-17石田培

草食家畜 2019年5期
关键词:庆阳市湖羊肉羊

石田培,张 莉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

甘肃省省内地域狭长,毗邻多个省市,地貌多样,气候多变[1]。庆阳市地处甘肃东南,境内多个县城乡镇与陕西接壤,微生态系统相近。区内气候干燥,紫外强度大,空气湿度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小。春秋两季特征持续时间短,入冬快,冬季漫长且干冷,夏季辐射强、气温高[2]。庆阳偏远及贫困地区常处于地域劣势,交通不便,土地不肥。因此,受限于地域特征、环境条件及发展的人力物力,农户经济基础薄弱,无法承担长期投入维持的经营。家畜养殖是农耕地区经济来源补贴常见的形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相适应,一次性投资、精力投入要求低、常年见收益,受广大农户青睐。

湖羊是中国境内独有的地方良种,以多胎早熟、适应性强、肉质好、羔皮花纹美[3]而著称,其优良特性符合现代养羊业的要求[4],是生产高档肥羔和培育现代肉羊新品种的优秀母本品种,原产于我国太湖流域地区。近几十年,羊的生产价值逐渐由毛用转向肉用,尤其是优质羔羊肉的市场逐渐扩大,加强羔羊肥育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湖羊作为舍饲高产肉用绵羊,其抗逆耐活,可在狭小舍饲环境下养殖的特性尤为适合贫困地区。目前,甘肃多个城市和地区已陆续引入湖羊品种,并联合省内相关领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对湖羊在西北寒旱地区的适应性及生长发育特征进行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湖羊在干旱温差较大环境下发育机能和生长繁殖性能良好,完全可以引进利用并加以推广[6]。

1 湖羊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庆阳市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其作物资源丰富,植被繁茂。湖羊的环境适应性较强,食性广,且耐粗饲。因此可常年利用当地青贮玉米秸秆,青草干草农作物秸秆和农副加工产品作为湖羊饲草料。湖羊生长发育性能和肉用性能较好,饲料转化率高,适宜条件下可达到2:1。湖羊6月龄体重可以达到40 kg以上,周岁可以达到50 kg以上。6月龄屠宰率可达51.5%,净肉率达42%左右。较其他肉羊品种,湖羊骨骼细小,体格中等,维持营养消耗少且对营养要求不高。除此之外,湖羊作为优秀母本,发情早且频繁,每胎产羔数量多,可产羔2~3羔,亦有少数4~7羔。湖羊母性好,可同时抚育多头亲生或非亲生羊羔,羊羔成活率远远高于其他品种品系[7,8]。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湖羊北迁的适应性及可行性发展做出了研究[9,10],结果发现湖羊在作为优秀母本向西北地区引种过程中,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及肉用性能均未发生退行性变化,完全适应西北寒旱地区高海拔舍饲[11]。

目前,庆阳市地区面临发展新机遇,民众发展意识增强,地域内农业及畜牧业生产方式改变,日渐趋向于集约型的规模生产,在农户经济来源中从副业转成主要产出。截止至2018年,庆阳全市范围内建成规模养殖场(区)1 411个,其中东北地区有厂区554个、中部地区575个、西部地区282个,形成规模的养殖户共计9.6万户,影响拉动农户27.19万户,2015年产值达到18.5亿元,占当年庆阳市农业总产值的21.6%。

2 湖羊养殖的利弊条件分析

2.1 优势条件分析

2.1.1 养殖历史悠久

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饲养家畜的传统,属于肉羊养殖优势区域。西北六大牧区中,甘肃地区植被资源丰富,是家养动物的天然草场,以农产品大省著称。甘肃省家畜种质资源良好,本地培育品种颇多,如兰州大尾羊、岷县黑裘皮羊、安西牛、滩羊、庆阳驴等当地特色地方畜品种[12]。此外,在育种改良条件下引种杂交,自主培育出高山美利奴、甘肃高山细毛羊等优质家畜品种[13],各地区农户在长期的家畜养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1.2 自然环境适宜

庆阳市彭原村地处地山丘陵黄土区域,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农作物和果业等副产品多样化,资源优势尤其明显。沟壑斜坡中饲草茂盛,原生生态环境良好,有天然草场128万hm2,占庆阳市土地总面积的47%。区域内可利用的草地68.93万hm2,包括了98科、384属、749种饲牧草种,其中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约达33.33万hm2。庆阳市鲜牧草年均生产1.27万hm2、饲用秸秆300多万t,可为草食家畜提供饲粮30万t。充分开发了当地未利用资源,充当湖羊饲喂粗饲、料草,做好饲草原料自产自销基地建设,建立专业化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到物尽其用,良性循环,形成庆阳当地的优势产业。

2.1.3 优良肉羊品种

湖羊是我国特有的肉羊品种之一,可作为优秀母本推广至全国。湖羊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四季发情、多胎多羔、产奶多、母性好、遗传性能稳定等众多优点,此外,湖羊产肉性能好,肉品质优良,骨骼细小,净肉率高,肉质鲜嫩、多汁,脂肪适中,肌肉蛋白质含量高,特别是必须赖氨酸组成全面,其中赖氨酸达1.95%,明显高于小尾寒羊肉。因此,甘肃省发展湖羊产业具有很好的良种优势。

2.1.4 国家政策支持

鉴于西北地区的优势产业,推广肉羊养殖,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完全符合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和政策。国家畜牧局及当地各级政府基于偏远地区的农牧特色和饮食文化,结合当地现状和扶贫需求,将养羊养殖业作为推进庆阳地区发展的主要产业,将贫困户和产业“扶贫链”连接起来,使“脱贫”和“发展”同时进行。国家已在甘肃多个城市地区实施脱贫促发展模式,如庆城“331+”精准脱贫模式[14]、宁县“30+1”经营模式、永昌“五统一分”基地合作发展模式、“环县正丰”综合资源开发模式等,使用湖羊养殖产业调整优化甘肃地区农村及贫苦地区的经济结构,全面促进湖羊养殖业的效益增收,提高农民创收。2015年,在国家发展战略基础上,庆阳市结合当地发展状况和畜牧业生产优势,制定了《关于大力推广中盛模式加快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推广产业化肉羊养殖,同时实施肉羊饲粮管理、饲草料生产体系等。现阶段,湖羊养殖已在庆阳地区得到农户广泛认可,养殖户在政策效应下自主大胆地投入生产,与当地企业、合作社积极合作,齐心协力地推进湖羊育肥养殖事业,为下一步将产业延伸至区域优势奠定了基础。

2.1.5 发展前景可观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消费者对肉类要求和需求急剧升高。羊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功能良多,随着消费者对羊肉营养价值的认可,羊肉制品的消费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优质羔羊肉和羔羊皮在国际市场十分畅销,远销海外,价格持续走高,由此可见湖羊养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2.2 限制性因素分析

2.2.1 生产繁育体制不健全

我国已发布较完善的湖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32∕T 2097-2012)和湖州饲养技术规范(DB3305∕T 27-2017),但针对西北干旱温差较大地区的湖羊生产繁育体制不健全。龙头农牧企业、重点农牧示范基地的种羊性能检测工作基本普及,但合作社、规模养殖户、个体农户仍缺乏现代繁育生产技术,近亲繁育现象普遍,近交衰退导致圈养羊群生产性能整体下降,效益骤减。

2.2.2 生产性能测定不规范

湖羊生产性能测定规程标准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整个西北地区没有完善的生产性能测定规范。湖羊是具有高繁殖力、高产肉性能的优秀品种,在我国肉羊群体遗传改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湖羊出栏量占总肉羊出栏量比例有明显增长趋势,饲养规模逐渐扩大。鉴于湖羊今后将开展的大规模饲养和优良品种繁育,及时制定湖羊生产性能测定标准,指导和规范湖羊育种、饲养、生产和种质流通及保护,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技术评价的规范和统一,是推行湖羊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2.2.3 饲养管理技术滞后

除企业高投入养殖外,农户养殖缺乏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在湖羊饲养管理技术方面表现明显滞后。由于湖羊抗逆性好,耐粗饲,农户为其提供的生活环境质量一般,通常是开放式养殖,圈养空间有限,饲养管理粗放,对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人工牧草等资源利用程度低。在冬季初霜之后,甘肃地区气温骤降,寒冷周期长,散养对羊只机能影响较大。

2.2.4 防疫检疫意识薄弱

农户饲养时,防疫意识比较差,通常人畜环境共存,为减少饲养面积,养殖环境一般比较简陋。因此,由于饲养场地环境差、卫生质量低、通风透光条件较差、生产环境简陋等因素,湖羊易感疾病频发。但由于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薄弱,疫病诊治能力有限,患疾羊只不能及时处理或治疗,在小范围内可能造成羊只猝死或集体感染的情况。除此之外,由于防疫检疫意识薄弱,农户可能会将病羊或死羊当做正常商品出售,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2.5 产品加工和销售受限

目前贫困地区湖羊养殖产业中,产品仅以传统的肉用和种用为主,缺乏产品深加工企业,羊肉质量、标准难统一,技术含量低,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差。偏远地区大部分湖羊养殖仍以家庭为单位散养,较难形成规模化产业,市场开拓力度不够,造成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除此之外,地区内未形成地理标志性农产品或高档名牌产品,产品形式单一,主要依靠本地市场消费,往往增产不增利,导致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湖羊养殖业发展。

3 湖羊养殖发展策略

3.1 充分发挥政府和政策的作用

当下,甘肃省贫困地区农牧发展仍需要依靠当地政府,各级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偏远及贫困地区湖羊产业的投入。首先,与可靠金融机构协商开发适用于贫困地区的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手段,吸引农户积极自主参与,从而加强信贷支持,增大湖羊产区信贷规模。其次,挑选并重点发展当地特色龙头企业,使其作为政府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引进并推广养殖新技术,与周边相关产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团队开展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尽快形成有市场份额的知名品牌。再次,龙头企业可为农户提供标准化生产培训、良种繁育服务,生产实用技巧传递,新产品宣传和推广等技术支持。最后,在甘肃各地区同时开展多处试点,待体系成熟完善后,扩大实施区域,实现家庭湖羊零星散养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性专业化养殖的转变。

3.2 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在经济落后地区,合作社的成立对当地养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合作社在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向上与龙头企业建立良好交流,向下充分调动区域内养殖农户积极参与,架起湖羊养殖户与企业和外界的沟通桥梁。合作社通常以规划、供应、技术、管理、销售统一的模式进行养殖管理,提供良种、优质饲粮和养殖技术,构建农民效益联合体,推动区域内养殖业经济发展。现阶段,合作社应积极开展线下湖羊养殖发展培训,加大产业合作宣传力度,改变农户传统零星散养习惯,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的意识,改善甘肃省省内湖羊养殖产业大环境。

3.3 充分结合科学养殖理论

湖羊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需要养殖户具备充足的知识,因此要积极引进养殖新技术,加强对当地农户的教育,改变村民落后的观念,提高养殖户关于科学养殖、绿色饲喂、性能检测、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使乡村湖羊养殖业持续稳定绿色发展。除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持外,应在合作社基础上聘请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定期驻扎,结合当地生产现状和农户养殖案例,制定出适合当地养殖业发展的规程和标准。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选择饲养方式,加强对各个生长阶段湖羊的饲养管理,严格规范防疫消毒,防治疫情发生。

3.4 建立地理标志性品牌

应当充分动员依托力量,积极探索肉羊和湖羊市场,调研外地生产特色,正确把握市场信息,将当地湖羊养殖产业逐渐形成体系完善的地理标志性品牌。随时关注市场运行动态信息,结合当下最新形式,将区域特色、地域特产、当地旅游产业与湖羊养殖及其产品加工销售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宣传效应。

3.5 注重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

在湖羊重点县区龙头企业或示范基地建立和完善一批良种繁育场,组建核心群,加强品种选育,提高良种供应水平,重点地区可通过良种引进、自繁自育,发展规模养殖户,为良种迅速扩繁奠定基础。以合作社为单位逐步建设和完善冻精配种站点,提高良种覆盖面。除此之外,需丰富疫病基础理论知识,增强防疫体系建设,提高湖羊疫病防控能力,确保湖羊产业健康发展。

4 结语

庆阳地处西北物资丰富地带,发展经常受限于偏远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现阶段应当发掘以往被忽视的天然资源,结合本土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如湖羊养殖业。当地政府、龙头企业应当牵头引导发展养殖业,辐射影响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养殖业中,为发展庆阳市经济,宣扬本地文化特色,增加人民收入和福利蓄力。发展初期应当注重湖羊养殖技术的推广,改变养殖户落后的观念,使湖羊养殖业和其他行业协调、科学和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提高品牌带动发展的意识,自主创建特色标志性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畅通产品加工销售渠道,促进小生产进入大市场,实现产销有机衔接,以销促产,使之成为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一大产业。

猜你喜欢

庆阳市湖羊肉羊
榆林湖羊养殖技术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中秋节
湖羊及其杂种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异研究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肉羊养殖新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北海道黄杨在甘肃庆阳市的引种观察及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