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探讨

2019-02-17叶晓明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作业面精细化建筑

叶晓明

(厦门广维投资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水平,关系着人们正常生活。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提高,带动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对给排水工程建设要求也在随之提升。而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处于一个“微利”的环境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想要取得足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方式,以精细化管理来创造高质量建筑给排水工程。笔者在下文中,结合自身的参建案例,对精细化管理的运用进行详尽论述。

1 精细化管理概述

1.1 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它主要通过细化管理规程、管理规则、管理制度,细化工程中的各项权责,保证各组织能够高效、协同运行。精细化管理最初脱胎于工业生产,它强调让生产施工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有效协调,从而让成本投入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来。长久以来,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都以粗放式管理方式为主,工程中许多管理措施根据管理者的经验开展,从而导致建筑给排水工程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质量安全问题、生产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1]。而精细化管理则将原本模糊的管理举措,以系统的、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工程中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都“有法可依”,各方面的问题都可直接溯源。

1.2 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首先,管理者需要树立起精细化管理思想理念。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管理者是所有施工工作的部署者,只有管理者真正树立起精细化管理理念,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各项管理举措,才能够从上至下形成精细化工程思想变革;其次,管理者要通过宣教、培训,让基层人员树立起精细化管理理念,让全体人员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思想内涵,让其理解精细化管理看似繁琐,其实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避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最后,工程要有合理的精细化管理部署,这样才能让精细化管理发挥真正作用,实现工程建设的全程优化[2]。

2 工程概况

项目设有水泵房(水池为576 立方)其中包含水处理系统、消防加压系统、绿化灌溉系统,有诸多建筑结构,给排水工程建设工期紧,结构复杂,涉及到交叉施工等情况,具有极高的探讨价值。考虑到工程建设工期要求、质量要求,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3 给排水工程过程精细化管理

本工程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埋→管道支架安装→管井立管安装→管井干管安装→管道试验→支干管安装→管道试验→设备间管道安装→管道试验→防腐→保温→调试→验收→竣工。

3.1 施工准备

3.1.1 材料准备

材料直接决定了给排水施工质量、施工效率,所有材料需符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国家标准,在进场前,由业主、监理共同验收,管材不仅要有说明书、材质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消防器材要有消防许可证),同时还要经过现场抽查试验。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材料种类,对其规格、材质、型号、外观进行检查,有裂纹、缩孔等缺陷的材料不予进场[3]。如工程中的法兰、阀门螺纹、表面应无损伤,管道需进行强度、密封性试验,抽检数量大约为总数量的5%。考虑到本工程建设体量大、周期长、材料多,故安排专人管控材料质量,负责材料验收以及质量检验,在材料检验通过后,负责填写材料质量报检单[4]。经过业主方、监理方确认签收后,该批次材料才可应用在实际施工中。进场材料需堆放整齐,规格、型号要一一分清,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编制材料编号(各个作业面编号,然后各个型号编号),材料领用、入库需要有详细台账,账目、材料必须一致,且手续完善。

3.1.2 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由工长、施工技术人员研究施工图纸、施工方案,认真核对建筑结构图、平面图、电气施工图、空调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提前观测是否存在管线碰撞等问题,熟悉各个作业面施工流程,分析验收标准,拟定施工专业进度计划、施工管理方案。在工人进场后,要由工长、施工技术人员为首,进行技术教育、质量教育、安全教育,只有在培训后通过考核的施工人员,才能够到施工现场上岗作业,落实针对一线工人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工程中器具、设备、材料的安装方法,以此来减少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度问题[5]。

3.2 施工精细化管理

本工程大于DN150 的孔洞需要联系土建单位预留。在许多给排水工程中,因土建预留位置出错而导致的质量问题、窝工问题屡见不鲜。针对该情况,秉承精细化管理理念,各个作业面安排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土建人员联系,严格复核空洞预留位置、预埋件情况,检查预留孔洞的大小、坐标、标高是否符合要求。针对其余环节的施工,考虑到施工流程较为繁琐,由项目经理为首,统筹协调工程中的质量、进度问题,构建完善的施工方案,落实工程各个作业面有关质量、进度的权利以及责任。

根据各个作业面的施工内容,构建详细的施工规程,质量控制规程。落实对材料、设备管理,落实每日例会、质量监督工作表单化、质量溯源表、质量管理影像化等手段。项目经理统筹组织例会,要求各个工作面管理人员上交质量管理表、质量管理影像资料,统计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问责进度延误问题,并共同磋商相应处理办法。同时,为保证处理办法的落实,针对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度问题,构建有相应的问责制度、跟踪制度,每次例会需要对此前的问题进行跟踪、督促、评价。另外,项目经理需定期到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计划和现场实际施工保持一致[6]。

为保证验收的可视性、真实性、可靠性,所有部位验收皆需留出影像资料,验收时间要以各个工作面施工结束为标准,本工程除了验收已经完工的给排水管道,同时还要验收隐蔽钢筋、电线,这样在后期出现问题才可根据这些因素找到问题成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降低建筑给排水工程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发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当下,相关从业者对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要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效益。

猜你喜欢

作业面精细化建筑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复杂地质状况下的综采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作业面批的几大好处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