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研究
2019-02-17黄国平
黄国平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交通运输局,江苏 盱眙)
如今,我国公路网不断扩张,而公路路基又是公路工程中比较核心的组成部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生态破坏,如大面积的劈山开路、挖方填土,其不仅会造成边坡裸露,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破坏,同时出现大量边坡,如果未按照要求进行防护,将会诱发坡体滑落、水土流失等问题,对车辆的正常通行产生不利影响。此时借助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维护生态平衡,而且还可以快速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而推动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1 公路路基生态边坡防护概述
1.1 路基边坡生态防护的重要性
因为工程建设规模差异和路基边坡的土壤类别差异,极易诱发路基边坡出现滑塌问题,此时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做好公路路基生态边坡防护工作。通常情况下,公路路基生态边坡防护坍塌的类型主要有落石型、流动型、滑动型3种,其中落石型坍塌一般是因为裂面将产生落石的土层分割成多个小块,由于不能对裂隙进行有效观测,长时间下去将会导致裂隙逐渐变大,在雨水的作用下就会诱发坍塌问题;流动型坍塌一般是因为路基土质比较松软,在大雨冲刷或地表水浸泡后,将会导致土层流动出现坍塌问题。滑动型坍塌一般是因为在外力作用下,破坏原来土体的稳定结构,导致边坡岩层顺着层间软弱的区域进行滑动,从而诱发坍塌问题。上述公路路基坍塌不仅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危及人们的行车安全。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就需要结合公路路基的具体情况来开展生态防护工作,这样既可以缩小岩体的裸露范围,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稳定性,确保公路的行车安全。
1.2 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原则
(1)质量保证。对于公路交通行驶而言,边坡质量将会对其安全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公路路基长时间遭受自然环境破坏,将会诱发陷落、塌方等问题,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边坡生态防护工作,以确保路基边坡的防护质量。(2)安全节约。在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设计工作中,要对其工程的实际情况给予综合考虑,并对整个项目给予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在此基础上确定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艺和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边坡防护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3)生态维护。公路路基两侧边坡生态防护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大,尤其是高填方的路基边坡防护工作,其会对施工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此时就需要在路基边坡防护设计阶段,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综合考虑,并借助科学、合理的绿化方案来有效提升路基生态防护效果。
2 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
2.1 砖石或混凝土防护技术
在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过程中,砖石或混凝土防护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1)菱形格护坡。其既可以预制安装,也可以借助混凝土进行现场现浇,在菱形格内可以种植草皮,然而只适用于填方边坡、土质挖方边坡;(2)片(块)石护坡。其主要包括浆砌、干砌2 种类型,与护坡相比,护面墙厚度较大,具备一定的抗推作用,其施工工艺较为简单,能够及时就地取材,但是自重较大,在高边坡的防护处理中应用效果不理想;(3)窗孔肋式护坡。其主要选择浆砌片石、片石混凝土等做肋,并选择水泥预制混凝土来对拱形窗台进行制作,从肋上排出坡面水,在窗内种植草皮,但是肋厚施工质量控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对其各个环节的施工给予系统性的监管;(4)六角空心砖。其一般是借助水泥混凝土进行预制,并在现场直接安装,可以在孔洞内填土绿化,观赏价值比较大,但是六角空心砖成本高、自重大,会对边坡排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边坡稳定,需要慎重选择。
2.2 植被防护技术
对于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而言,种植一些花草和植被,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且在遇到雨水天气时,也能够降低雨水对边坡的冲刷,从而有效提高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植被防护技术还可以防止路基表面出现水土流失问题,提高边坡生态防护的整体效果。在公路路基边坡上铺设草坪也是比较常见的生态防护方式,主要有平铺草皮、卵石片草皮、方格草坪铺设方式。在草籽选择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土壤与气候条件,尽可能选择根部比较发达、比较容易生长及枝叶比较茂密的植被,而且最好选择不同类型的草籽给予混合种植,以此来确保草层加固效果。
2.3 框架锚杆防护技术
一旦公路路基边坡成型后,就要求相关人员根据设计特点来开展施工放样、钉入钢钉等工作,并按照要求设置相应的单元区间,通过人工与机械的方式隔一定距离自上而下钻孔,并通过安装锚杆来达到锚固的效果。随后还需要对岩面杂物进行清理,用水进行湿润处理后浇筑混凝土框架。锚杆插入孔内长度要求超过图纸设定深度,锚杆安装后严禁悬挂重物和随意敲击。注浆过程中,要随砂浆的注入将注浆管缓慢匀速拔出。杆体插入后,如果孔口未溢出砂浆,要给予及时的补注。孔内砂浆完全凝固后,将铁丝进行连接并与锚杆焊接,选择专用喷射机将种植土与草籽混合喷射在坡面上,并定期进行浇水养护。每段工程施工完成后,还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开展锚杆抗拔试验,以确保边坡生态防护整体施工质量。
2.4 土工织物防护技术
在进行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施工阶段,土工织物防护技术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因为土工织物整体的连贯性比较强,本身的重量比较轻。在正式施工结束后,也具有耐张拉、耐腐蚀及抗微生物侵蚀优点。将土工织物防护技术与植被防护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发挥其生态防护性能。土工织物具有比较多的产品类型,根据制造方式的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组织土工纤维、土工纤维、土工格栅及土工网垫等类型的材料。在实际施工阶段,土工织物还具有过滤程度好、排水能力较强、固定程度紧凑、防渗漏程度优良等性能,有效提高了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效果。
2.5 土钉墙防护技术
土钉墙施工方式是柔性化支护结构方式,其一般需要在支护坡中选择短密土钉,其可以有效提高岩土的物理性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实际上,土钉墙防护技术有效的突破了传统防护技术的局限,而且在具体施工阶段,具有支撑主动性较强、投入成本低等特点。在进行生态边坡施工阶段,还需要借助短台逐级下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并确保每一个台阶的切坡高度在1~2m范围内。在实际施工阶段,土钉墙防护技术,被更多的应用于黏性程度比较强的黏土与砂土之中,如果遇到局部松散的砂层或甘油软塑性淤泥,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来给予实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路工程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是其中比较关键的施工内容,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将会对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时就需要对公路路基施工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砖石或混凝土防护技术、植被防护技术、框架锚杆防护技术、土工织物防护技术、土钉墙防护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此来有效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效果,提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