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训练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疗效的研究

2019-02-16谢登伟胡可慧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髋关节功能股骨转子间骨折康复治疗

谢登伟 胡可慧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平衡训练;康复治疗;髋关节功能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往往由于跌倒而引起。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由于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减弱导致多数患者在步行中出现摇晃幅度大稳定性差。因此这种状态会阻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增加其再次摔倒的风险。有证据表明,康复治疗在保证髋部骨折后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康复治疗中平衡训练可以防止老年人跌倒。但平衡训练对髋关节转子间骨折的康复疗效目前还尚未清楚。因此本文观察分析平衡训练应用于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行内固定手术后转入我院康复科病人。纳入标准:(1)符合《外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3)入组时患者已可以负重行走;排除合并偏瘫、骨折前即丧失行动能力以及存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16),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53~82岁,平均(65.8±4.3)岁;骨折原因:跌倒11例,高空坠落3例,交通事故2例;Evans分型:6例I型,5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觀察组男8例,女8例,年龄54~80岁,平均(66.3±4.1)岁;骨折原因:跌倒12例,高空坠落3例,交通事故1例;Evans分型:5例I型,7例Ⅱ型,3例Ⅲ型,1例Ⅳ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和实验组实施如下的康复干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1)物理因子:热疗(蜡疗)每日一次、每次各20min,神经肌肉电刺激(刺激患侧股四头肌)每日一次、每次20min;(2)徒手治疗:患侧下肢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软组织松解紧张的软组织、关节松动术处理存在功能障碍的关节,每日1次,每次20min;(3)运动训练:患侧下肢各肌群力量训练20个/组、3组/次、每日1次;步行训练(包括上下楼梯)、每日1次,每次训练20min。观察组(常规康复治疗加平衡训练):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平衡训练,首先结合平衡垫进行静态训练,然后是自动态训练,再进行他动态训练,训练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难易程度,并给予适当调节,逐渐进阶到难度较高平衡训练项目,如:由双腿到单腿站立、由睁眼到闭眼、由稳定平面到不稳定平面、以及增加外界的干扰来进阶,每日1次,每次训练20min;平衡训练由物理治疗师全程跟踪指导,确保训练安全性和有效性。

1.3观察指标(1)跌倒风险: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得分>45分为存在跌倒高风险,得分25~45分为存在跌倒中风险,得分<25分为存在跌倒低风险;(2)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满分56分,得分越高患者的平衡功能越好,得分<40分表示有跌倒风险;(3)髋关节功能:出院后6个月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其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其中90分及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得分70-79分为可,得分不到70分为差。

1.4统计学方法时间资料、量表评分用(π±s)表示,采用t检验,优良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跌倒风险及平衡能力干预前两组Morse跌倒风险和BBS平衡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rse得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BBS得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髋关节功能出院后6个月时,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8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4.3%,对照组优和良各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74.3%,观察组比对照组高(X2=5.29,P=0.022)。

3讨论

大多数患者在髋关节转子间骨折手术后,通常只接受了常规的病房护理,然而在长期制动或没有康复治疗介入的情况下,至其不能恢复到他们创伤前状态。康复治疗对提高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因此,这类患者更需要后期的持续的康复治疗帮助病人恢复较好的功能状态和活动能力,从而防止进一步的跌倒。

研究表明,髋关节骨折后患者的功能较差,病人进入恶性循环的风险很高,例如:害怕跌倒、骨折后疼痛和肌肉无力。这些状态都会使其平衡能力大大降低,而平衡能力差是患者跌倒的主要风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平衡训练后观察组的跌倒风险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平衡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平衡训练对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跌倒风险、提高其平衡能力有重要作用。研究中发现,平衡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步态,提高其步行能力及平衡能力,在加上常规康复治疗通过肌肉力量锻炼提高肌力,通过关节训练提高关节活动灵活性,从而全面高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力,这不但有助于改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而且对降低再次损伤提供了保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其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证实平衡训练符合患者肢体康复规律,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有积极意义。

4结论

综上所述,平衡训练组比对照组有更好的防跌倒能力、平衡能力、下肢整体功能。平衡训练应用于转子间骨折手术后康复中,不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提高其平衡能力,而且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髋关节功能股骨转子间骨折康复治疗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