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护理价值

2019-02-16章莉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章莉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支气管哮喘;护理内容

无论是何种疾病,患病人群普遍会因为疾病的影响,造成其心理压力过大,不但不能配合治疗,也会造成护理环节的脱档。尤其是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不仅需要展开有效的治疗,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护理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几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为此本文将研究时间设置在2018年11月~2019年5月,选择我院的97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分析,探究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护理价值。详情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研究时间设置在2018年11月~2019年5月,选择我院的97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分析,随后应用随机抽样方法实施分组,即心理组和对比组,心理组49例,男性20例,女性29例,年龄区间在65岁~74岁,中间值(62.5±2.5)岁。对比组中有48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段处于68岁~87岁,年龄均数(68.2±5.5)岁。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临床可比较意义。

1.2方法对比组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十心理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分析如下:

第一,行为护理干预,即当患者支气管哮喘发作过程中,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常用的为半卧位,给予患者应用鼻塞或面罩进行氧气的吸入,并且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实施氧流量的调节,还可以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嘱采用平喘药物实施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一旦发生不良情况,即刻告知医生。一定要准确协助患者采取。

第二,心理护理干预,由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作会抑制呼吸,患者因为喘憋感觉到恐惧和濒临死亡的感觉,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對患者采取鼓励性、安慰性的语言,帮助患者疏导其不良心理,同时利用适宜的肢体语言缓解焦虑,如对患者的后背进行按摩,握住患者的双手,鼓励患者全身放松。

第三,认知干护理预,对于老年人而言,其随着年龄的增大,疾病的认知也存在差距,因而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需要护理人员以温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患者听,并与患者以及其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以提升患者极其家属的疾病认知。与此同时,需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能够起到提升患者预后效果的目的。

1.3统计学处理将此次搜集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9.0软件展开分析,相关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细间比较。以P<0.05代表数据间有临床比较陡。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心理组中患者满意+非常满意为46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87%,对比组中患者满意+非常满意为32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6.67%,对比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心理组数据,P<0.05,有临床可比较意义。

2.2 SAS、SDS评分数据对比心理组与对比患者的SAS、SDS评分护理前数据相差无几,且P>0.05,没有比较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心理组中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呈现临床不均衡性,P<0.05。

3讨论

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是慢性呼吸道炎症中的一种,长时间的病情发展会给患者的肺部造成伤害,影响患者身体的恢复。然而由于支气管哮喘难以治愈,不但需要积极治疗,也还需要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同时此疾病久治不愈的特点会使得患者出现焦虑与抑郁的情况,除常规护理外,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之后,对一切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不良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