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患者护理的现状与进展

2019-02-16贾雪陈曦煜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骨科患者

贾雪 陈曦煜

【关键词】骨科;患者;护理现状;护理进展

骨科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情况,国内和国外临床医学也都有针对此情况进行研究的资料。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频率有一定差异,一部分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在61%以上。骨科术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术后前期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尤其是情绪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同时,骨科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为压疮,由于患者皮肤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迫引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长时间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会引发软组织溃烂,骨科患者常见于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凸出位置。因此需要为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改善患者预后。

1、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及发病特点分析

1.1概念分析骨科术后认知功能功能障碍在国际上有统一标准,是患者在采取手术后,临床表现为理解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焦虑、社会融合能力受损、认知功能减退等症状。对于骨科患者,这些症状大多是采取髋关节手术、膝关节手术后常见情况。由于骨科患者受到年龄的限制,若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则会给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造成极大影响,不利于患者护肤正常生活,同时要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障碍。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时间无法确定,有可能是术后第一天,也可能是术后几周后。

1.2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特点骨科术后认知功能发病机制方面有很多不同观点,一般可以概括为三个:第一,患者机体炎性细胞明显升高。患者机体若处于应激状态下,炎性介质则会释放出来,比如肿瘤坏死因子α、ILH6等。这些促炎细胞因子通过破坏多巴胺能神经递质、调节胆碱等方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第二,多巴胺能和胆碱能的活动出现失衡,多度多巴胺能活动和活动地下的胆碱能是引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汉族要因素。第三,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受损引发的疾病。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有密切联系。

1.3护理对策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因此为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

1.3.1镇痛管理。在医学中,老年患者疼痛管理手段就是加强患者自控镇痛水平。患者在骨科手术后实施自控镇痛能够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术后,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镇痛护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神经功能,为患者实施护理的时候,要给予患者疼痛健康宣教,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1.3.2心理护理。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会提高骨科患者治疗的恐惧感、焦虑感。因此要为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1.3.3健康教育。要为患者采取有效健康宣教,与骨科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获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让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信心。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积极与患者沟通,督促家属多陪伴患者,采取认知功能训练。

1.3.4加强术后观察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尽早发现问题,避免患者发生意外。对老年患者要拉好床栏,避免患者摔伤。情绪抑郁患者,要采取预防护理,避免外界刺激对患者造成影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追急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适当约束患者四肢。

2骨科术后压疮发病机制和致病因素分析

2.1压疮发病机制患者若身体某一个局部受到长期压迫,则会出现血液循環障碍,压迫局部组织由于缺血、缺氧出现溃烂,软组织坏死,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同时,溃疡周围的毛细血管、静脉淤血等形成,溃疡、坏疽区在皮下迅速扩大,对深部组织、骨膜也造成极大的影响。

2.2压疮致病因素第一,患者年龄较大,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长期卧床未能及时翻身、患者皮肤弹性较差等是引发压疮的主要因素。第二,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都属于外部因素。不管是患者皮肤任何一个部位的毛细血管受压力在16~33mmHg之间,最长的压迫时间为2小时,若超过压力范围,超出压迫时间都极易出现压疮。摩擦力主要是人体支撑面与支撑面之间的作用力,长期摩擦则会将保护性角化去除,提高压疮的发生率。剪切力主要是组织之间产生的力,皮肤深部组织会出现相对移位,供血受到障碍,提高压疮发病率。

2.3压疮护理对策

2.3.1淤血红润期。护理人员要提高患者的翻身次数,促进患者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力,用过氧化氢对压疮部位进行擦拭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最后用75%浓度的酒精进行消毒后取无菌纱布覆盖牙床部位。患者的贴身衣物要保证柔软、舒适,保持床铺干燥,保证每日营养摄入充足,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

2.3.2炎性浸润期。根据患者情况取合适抗生素给予患者静脉滴注,保持患者皮肤干燥,对小水疱可敷料贴敷后自行吸收,对大水疱要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无菌注射液将水疱中的液体抽出来,保护好表皮,然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好,保持敷料湿润。同时,还能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提高消炎效果,也有利于组织的修复。

3小结

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频率有一定差异,一部分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在61%以上。骨科术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术后前期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通过有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骨科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为了患者 永远前行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患者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