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2-16朱丽媛熊承娟桂海青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舒适护理应用效果肺癌

朱丽媛 熊承娟 桂海青

【关键词】舒适护理;肺癌;化疗;应用效果

肺癌在所有癌症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病症,其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程度的威胁,是一种危险系数较高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较高Ⅲ。临床上,主要采用化疗的方式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均会产生较大的痛苦,进而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是使病人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达到最愉快地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程度的护理方法。因此,需要在对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以降低、消除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为此,本文针对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9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均确诊为肺癌。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的方法与目的,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试验经医院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中枢精神系统疾病或中枢神经障碍疾病者。

随机将69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5):男12例,女13例;年龄32~66(46.4±6.1)岁;癌症分期I期3例,Ⅱ期12例,Ⅲ期12例,Ⅳ期11例;病情:腺癌20例,鳞癌8例,小细胞肺癌7例。观察组(n=34):男13例,女11例;年龄34~64(46.2±6.4)岁;癌症分期I期3例,Ⅱ期14例,Ⅲ期8例,Ⅳ期9例;病情:腺癌18例,鳞癌22例,小细胞肺癌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次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方法:(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多媒体、传单等形式,向患者进行宣教,让患者明确肺癌化疗的疾病特点、护理要点、注意事项等知识,疏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2)环境护理:严格保持病房的清洁,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和消毒,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保持室内光线柔和。(3)运动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开展散步、太极、慢跑等运動量较低的活动,提升患者化疗期间的体能素质。(4)饮食护理: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清淡饮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减少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食品,让患者有良好的食欲,侧面提升化疗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护理方法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X2、t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以p<0.05为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2.1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对2组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2组对护理方法满意度对比对2组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肺癌患者接受化疗的过程中,由于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以及头发脱落等给患者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压力,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食欲不振、疲乏等不良反应。针对这一现状,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生理、心理上的不适,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在本次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应用舒适护理后,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疲乏、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显著的下降(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的提升(p<0.05=。综上所述,对肺癌化疗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舒适护理应用效果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