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9-02-16高菲菲孙元俊戴宏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效果应用

高菲菲 孙元俊 戴宏

【关键词】小儿护理;肢体语言沟通;应用;效果

—般情况下,由于儿科患儿的年龄并不是很大,不能充分认识到疾病危害及治療左右,因此在临床治疗时的依从性良差,并且发生抵触或者哭闹不休的现象,无法确保临床治疗得以顺利开展,甚至还会对医患关系的缓和带来不良影响,为此,小儿患儿接受治疗时采取有效的沟通措施进行护理,意义重大。本文作者对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作出以下报道,以期为临床有关研究提供部分参考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肢体语言沟通组。常规护理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0.9~5岁,平均(1.12±0.38)岁。肢体语言沟通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0.8~5岁,平均(1.11±0.39)岁。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主要给予患儿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以及饮食指导等等。

肢体语言沟通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增加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具体如下:(1)护理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个人衣物整洁干净,大方美观得体,并且禁止佩戴尖锐的饰品,预防划伤患儿。(2)护士需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接待患儿,护理时需要使用温和的语言来与患儿交流,保持充分的耐心,帮助患儿放松心情,让患儿感受来自医院的关怀,减轻患儿的抵触心理,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3)护士需要认真与患儿交流,或者陪伴患儿一起玩游戏,增进与患儿的感情,并且医生在治疗时需要详细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鼓励患儿主动说出对自身疾病的感知,有助于进一步掌握疾病症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缺点提供参考资料。(4)护士需要加大与患儿之间的肢体语言交流,可以使用抚触患儿头发以及轻握患儿双手的方式来鼓励患儿,进而提高患儿的临床依从性。

1.3观察指标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作出评价,其中患儿依从性判断标准如下: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不恐惧打针吃药,判断为依从;患儿对部分治疗与护理不存在抵触情绪,愿意接受治疗,但是依旧对部分治疗存有恐惧心理,经过医护人员鼓励后愿意配合治疗,判断为一般依从;患儿苦恼不休、内心恐惧,情绪失控,严重抵触医护人员工作,判断为不依从。两组患儿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如下:以100分为总分:得分大于89分,判断为满意;得分在60-89分,判断为一般;得分低于60分,判断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均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百分率(%)方式表示,并给予X2检验;p<0.05说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依从性对比肢体语言沟通组的总依从率98%,常规护理组总依从率72%,组间总依从率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1。

2.2两组患儿满意度分析肢体语言沟通组的总满意率96%,常规护理组总满意率70%,p<0.05;组间总满意率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2。

3讨论

肢体语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姿语,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环境及情况下医护人员凭借个人身体开展动作及姿势,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传达给倾听者。尽管肢体语言护理不需要医护人员嘴上发声,但是却更加真实、可视以及可靠,特别是应用在小儿患儿临床护理中,效果更加理想。小儿生病过程中,更加需要别人的呵护及关心,医护人员更加需要将个人的白衣天使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尽最大的努力给患儿提供优秀的心灵护理服务,充分获取患儿的信任,从而促使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进一步取得优秀的治疗与恢复效果。本研究结果中,肢体语言沟通组的总依为从率98%,常规护理组的总依从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语言沟通组的总满意率为96%,常规护理组的总满意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了肢体语言沟通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可意对患儿的临床依从性及满意度起到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效果应用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