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16陈珍琳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优质护理模式全程

陈珍琳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新生儿护理

临床将出生未满28天的婴儿定义为新生儿,胎儿出生前主要通过脐带,自母体内吸收氧气与相关营养成分,胎儿出生时需剪断脐带,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脐带残留端可在1周内自行干枯、脱落,在脐带残留端脱落前新生儿脐部易受到细菌感染,因此优化新生儿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为论证新生儿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44例行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新生儿与44例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新生儿按照是否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将所有新生儿分为对照组(行全程优质护理模式)与实验组(未行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实验组44例新生儿一般资料如下:男(24例)女(20例)比例为6:5,胎龄在36周至41周,平均胎龄在(38.12±1.12)周,平均出生体重为(3250.12±10.12)g。对照组44例新生儿一般资料如下:男(22)女(22例)比例为1:1,胎龄在36周至41周,平均胎龄在(38.11±1.11)周,平均出生体重为(3224.12±10.1)g。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值大于0.05。

1.2病例选择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新生儿均为足月产儿,新生儿Apgar评分均≥7分,排除标准:(1)排除低体重儿、巨大儿。(2)排除先天性疾病新生儿。

1.3方法

1.3.1对照组:该组新生儿均行常规新生儿护理,护理人员在新生儿脐带剪断后使用络合碘对脐带周围进行消毒,而后在新生儿出生后第4天至脐带残端完全脱落后均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浓度为75%的酒精对局部进行消毒,在新生儿沐浴后使用无菌棉签将新生儿肚脐周围的水分吸干。此外,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以及新生儿喂养方式,指导新生儿家长科学哺育,新生儿餐后进行腹部按摩或调整体位,以促进排便以及饮食消化。

1.3.2實验组:该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全程优化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如下:①在新生儿脐带被剪断至完全脱落期间每次均使用四根医用棉签对肚脐局部进行消毒,在新生儿沐浴后先使用一根医用棉签吸收肚脐部水分,而后使用第二根棉签蘸取斯奥联络合碘,对脐根部进行消毒,第三根医用棉签落实肚脐周围消毒工作,最后第四根医用棉签经肚脐及肚脐周围水分、药液均吸干,从而最大程度降低肚脐局部感染发生率。②应用鸟巢式体位护理干预方式,护理人员结合新生儿大小裁取质地柔软的绒面不了,新生儿取侧卧位时将绒面布料包裹在新生儿身体周围,保证新生儿背部与臀部与绒面布料紧贴,布卷松紧度适中,在应用绒面布料前应先对其进行预热,保证其在33℃左右。此外新生儿家长应勤换尿布,避免新生儿发生红臀。③新生儿喂养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及产妇家属喂养姿势进行纠正,保证新生儿母乳吸吮时伏于产妇肩膀上,一手轻拍新生儿背部,从而避免新生儿乳汁吸吮过程中发生溢奶与吐奶。

1.4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红肿、脐部溢血、红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表示的数据用X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有3例、7例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

3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尚未满一个月,新生儿自身免疫功能较,脐部残端易感染细菌,若新生儿躯体受到病原菌侵害,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继而影响新生儿正常身体发育。全程优质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相比,对新生儿脐部处理流程更精细化,此外在实施护理模式过程中关注抚摸对增强新生儿与外界联系的作用,应用鸟巢式体位干预,并在新生儿乳汁吸吮过程中指导新生儿家长通过轻拍新生儿背部的方式,增进新生儿与产妇之间的联系,安抚新生儿负面情绪,为新生儿进餐创造安全、舒适的氛围。此外护理人员完善新生儿护理模式,可提升护理干预水平以及干预质量,促使产妇可动态掌握并了解新生儿喂养以及日常护理相关内容,从而提升产妇产后新生儿护理能力。

本次研究显示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由此可见,新生儿护理干预中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新生儿护理优质护理模式全程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