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白内障并高血压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

2019-02-16梁燕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白内障高血压

梁燕

【关键词】白内障;高血压;护理;围手术期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白内障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大多数患者在60岁以上。三分之二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至少伴有一种慢性疾病。高血压是其中最普遍的,约50%的白内障患者伴有高血压疾病。

白内障是人体晶状体由于老化、外伤、代谢异常、遗传等原因而出现浑浊,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从而使眼睛无法看清周围物体的眼病。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多发生于60岁以后,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此外,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疾病也是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行白内障复明手术时,易受紧张情绪和手术中眼球牵拉,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更有引起血压升高等全身并发症和危及生命的风险。因此。在围手术期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稳定患者的血压,这对患者复明手术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老年性白内障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全程护理的效果。

一临床资料

将2018年4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年龄都大60岁,术前收缩压均在150~160毫米汞柱,舒张压均在80~90毫米汞柱,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手术均为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人工晶体置入术,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以常规护理,对护理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全程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压情况及患者的SAS评分情况。

二护理及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精心护理,对护理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精心护理,在手术全程中分别记录对照组和护理组的收缩压、舒张压、SAS评分,护理组的护理方法如下:

术前护理:新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健康的心理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容忽视,患者由于初次进入手术室后,心理上缺乏亲人的陪护及对陌生手术室环境的恐惧,担心手术失败或者出现意外,心理上难免自发性紧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等候区向患者介绍手术环境,包括手术室的温度,湿度,让患者了解手术的流程,包括术中患者的体位,手术的麻醉方式,手术需要的时间,手术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积极引导患者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来应对手术。

术中护理:患者上手术床后,帮助摆好手术体位,即前额和下颌保持在同一平面,并平行于水平面的仰卧位。接上心电监护,盖上被子并嘱咐患者手术中不可乱动手脚,以免污染手术无菌区,患者如有感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护士。由于眼科手术需给予手术铺巾,覆盖于患者面部,只露出术眼,因此告知患者,手术时双眼睁开,并张口呼吸,不可憋气,强调眼位固定的重要性。护士用一手指置于患者额头上方处嘱其重视,保持眼球,尽量不动。然后,示指缓慢向左,向右移动并固定,告知患者等术需要重视,便于主刀医生操作。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手术,避免盲目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术中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由于老年人耐受力差,对疼痛容易敏感,疼痛的刺激可引起病人血压升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变化,适时给予表麻,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降血压药物治疗,保证患者的血压值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从而避免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有肺部疾病或者呼吸困难的病人,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术中如有特殊情况发生,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手术结束后,送病人回病房,做好病人术后指导。

术后护理: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变化情况。由于血压升高,可以引起头痛,需告知患者如有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术眼疼痛,胀痛等症状,需立即告知护士,医生,进而及时采取相应的临床措施处理。术毕,给予患者涂抗生素眼膏,告知患者要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勿揉眼睛,勿用力咳嗽,勿用力过度做重体力活等,保护眼睛,以免受伤害。此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稳定的情绪,以免血压波动过大,有益术后恢复。

三结果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818 0软件进行血压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π±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焦虑程度评分,其中评分>=70为重度焦虑,评分60—69为中度焦虑,评分50—59为轻度焦虑。术前术后观察组和护理组的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過术前术后对照组与护理组的数据比较,P值均<0.05,具有显著差异统计性。因此。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对稳定患者的血压及情绪,对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降低手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四讨论

在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首次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由于缺乏对手术过程的了解,自然会引起其恐惧,焦虑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皮质容易引起兴奋,交感神经的活动增强,导致小动脉收缩,进而促使周围血管的阻力上升,造成血压升高,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手术全程护理,让患者熟悉手术全程,促使患者主动参与手术,主动配合医生,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血压值控制到患者能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白内障高血压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全国高血压日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对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