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安眠穴联合三阴交温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失眠的临床效果

2019-02-16季奎张学慧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针刺

季奎 张学慧

【关键词】针刺;安眠穴;三阴交温针灸;痰湿中阻型失眠

失眠是由于睡眠质量降低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表现。失眠常表现为入睡时间长或入睡困难,或是睡眠浅、睡眠时间少、日间记忆力与注意力差、白天困倦等,从而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影响。中医认为,失眠属于“目不暝”“不寐病”范畴,其多忧思过度、耗伤心脾、或胃气失和、痰热内扰等因素有关,多属于痰湿中阻证。安眠穴与三阴交分别属于经外奇穴、足太阴脾经,其可调节人体的阴阳与气血,安眠穴启动的通道在经络之外,又能汇合于经络通道,二穴联合配伍功效在于疏经通络,疏肝健脾,和中安神,从而改善失眠。对失眠症患者采用针刺安眠穴联合三阴交温针灸治疗能健脾化痰祛湿,还可改善睡眠质量。本文探讨针刺安眠穴联合三阴交温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门诊部2018年7月~2019年6月治疗90例痰湿中阻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协议书。纳入標准:(1)入睡时间>30min;(2)整夜觉醒≥2次;(3)总睡眠时间<6h;(4)情绪波动大;(5)日间注意力、记忆力减退。排除标准:(1)不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失眠临床诊断标准;(2)不符合中医痰湿中阻证诊断标准;(3)对针灸过敏者;(4)服用安眠药物者;(5)肝、肾、心脏功能障碍者。研究组男、女分别25例、20例;年龄:平均(43.56±15.69)岁;病程:平均(3.51±1.33)个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平均(7.51±3.27)分。对照组男、女分别26例、19例;年龄:平均(44.24±15.97)岁;病程:平均(3.74±1.54)个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平均(7.55±3.66)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安眠穴治疗,具体为:患者取坐位,选用一次性针灸针(直径0.3,长度40mm),取双侧安眠穴,对其周围皮肤常规消毒,行针刺治疗,进针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共治疗5周。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三阴交温针灸治疗,具体方法为:选用一次性针灸针,针灸针规格同上,取双侧三阴交为主要穴位,对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对相应穴位进针至适应深度后,直刺提插捻转,当出现酸麻胀感后,针灸针柄套于艾柱套,并点燃下端施灸,在施灸过程中需要注意烫伤情况,1壮/次,8 min/壮,30 min/针,30min/次,1次/d,治疗5周。治疗期间患者切勿饮用咖啡、浓茶等影响睡眠或提神的饮料。

1.3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治疗5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l)进行评估睡眠情况,对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项目进行评价,每项满分为3分,该量表总分为21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状态越差。观察与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催眠药物辅助睡眠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均数±标准差(π±s)表示,并分别行X,t检验。如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比较治疗前后睡眠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比较于治疗前出现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失眠主要因素有很多,例如患者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社会生活因素等,临床上常规给予失眠患者催眠药物或安眠药以改善睡眠质量,但因其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该疾病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属于“不寐”范畴,主要病机为阳不入阴,阴阳失交,气血失调,另外饮食不节、思虑过度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异常,也可诱发失眠。《素问·逆调论》提到“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饮食无度,导致损伤脾胃,脾胃失调,可引起气化无力,以致健运失司,水湿内停,出现痰阻中焦,从而导致痰湿郁结中焦阻滞气机,才会产生失眠之症。治疗运机制是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为原理。西药只能缓解失眠现状,针对重度失眠患者可需要长期服用催眠药物,对患者的产生副作用极大。因此通过采用中医治疗可从根源上改善患者失眠,调理身体机制,安全性高。安眠穴位于颈部耳后,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为经外奇穴,顾名思义有安眠的作用,其穴能够平衡阴阳,调理气血,还可改善组织功能。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经,其是肝经、脾经、肾经气血的交汇处,其中肝经是提供水湿风气,脾经是提供湿热之气,肾经是提供寒冷之气,因此其能够具有养血安神之功效,对该穴位进行温针灸,能够调理阴阳之气,在针刺安眠穴的基础上,加用三阴交温针灸还可加强温经祛湿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针刺安眠穴联合三阴交温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失眠具有显著改善失眠的效果,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安眠穴虽属经外奇穴,但能够通十二经络,从而起到通畅气血功效;另外,加用三阴交可滋阴潜阳,养血调血,从而可视阴阳得到调和,以提升安神助眠的作用。所以以上两者联合使用改善失眠的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安眠穴的疗效。本研究表明,针刺安眠穴联合三阴交温针灸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还可避免患者对催眠药物的依赖,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若采用中药治疗,其周期长,见效缓慢,相比之下,采用针灸治疗特点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在治疗痰湿中阻型失眠中,采用针刺安眠穴联合三阴交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且疗效强于单纯针刺安眠穴,联合选穴以加强催眠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针刺
调神宁心针刺法治疗静脉滴注后呃逆验案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1则
独取“内关”针刺临床验案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针刺治疗踝部扭伤136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