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稳定型心绞痛定位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02-16刘清岩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稳定型诊断心绞痛

刘清岩

【關键词】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稳定型;心绞痛;定位;诊断

临床上,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冠状动脉造影较为常用且检出结果准确,但是属于有创性检查,不适合大规模筛查,因此结合临床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当前适用于该疾病的筛查方法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本文研究期间选择稳定型心绞痛疑似患者,分别采用冠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进行疾病检查诊断,内容包括: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心血管科接收的疑似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进行研究,经过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绞痛患者,之后再分别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检查。疑似患者中男性人数多于女性,分别为33例、17例,患者年龄处于30岁~80岁,平均年龄为(43.7±2.5)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先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负荷采用Bruce踏车试验,运动过程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图,每2~3分钟增加负荷一次,每次试验共8~10分钟,当患者心率达到次级心率(约190-年龄)或出现胸痛、心电图异常时,静脉注射显像剂99mTc-MIBI 20~25mci;15分钟后,患者进食脂餐(250ml牛奶或者煎鸡蛋2个),1小时后,患者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显像时患者采用仰卧位,双手抱头,探头呈L模式,从患者的右前斜45°旋转至左后斜45°,共旋转180。采集30帧,每帧采集25秒。能峰140Kv、放大倍数1.0,如果患者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出现异常,第二日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本次检查结束14天左右时,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受检者血管狭窄程度,若狭窄率超过50%或大于该值则为阳性。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本次50例受检者稳定型心绞痛检查的金标准,参考该结果判断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法的效果,如果受检者负荷、静息显像均出现相同节段性显像剂分布稀疏或缺损,提示心肌梗死,若受检者静息显像正常,而负荷显像出现节段性显像剂分布稀疏或缺损,提示可逆性心肌缺血;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5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X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部疑似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属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例数为42例(84.00%),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出例数为40例(80.00%),两项数据接近,经过统计学方法对比无意义P>0.05,说明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疑似患者检查中有应用价值,且两种方法检查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检出例数分别为42例(84.00%)、41例(82.00%),检出部位准确,数据组间对比差别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的两种方法检查诊断效能方面,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后的特异}生与灵敏度分别为87.50%、83.33%,详细数据参见表一:

3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在劳累、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后,出现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疼痛可延伸至肩背部、手指等处,可伴有恐惧、灼烧等感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急性心梗甚至死亡,所以稳定型心绞痛的早发现与早治疗非常重要。稳定型心绞痛危害较大,需要养成良好的体检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确保及早发现和治疗,从而减轻疾病所致的各项痛苦与折磨。

作为金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而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属于无创检查,安全性高,可进行准确筛查,且检出结果准确性高,能够反映出患者心肌供血情况、心肌受损及心绞痛类型、严重性等,该法对疑似患者进行检查后,主要的判断依据为受检者心肌负荷显像、静息显像结果,如果负荷心肌显像出现节段性显像剂分布缺损、稀疏情况,而静息心肌显像结果上述节段出现填充,则提示患者发生了稳定型心绞痛,该法与常规应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检查中使用的相关方法进行效果对比,发现此法的应用价值高。本文研究中全部患者接受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所得结果较好,相关数据显示此检查法的检出结果与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检查金标准结果接近,说明适合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疾病检查中。

综上所述,要多利用与推广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方法,帮助患者无创、迅速、精准的确诊疾病,为患者疾病的良好预后赢得宝贵的时间。

猜你喜欢

稳定型诊断心绞痛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