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门诊换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9-02-16徐明冬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护理

徐明冬

【关键词】伤口湿性愈合理论;门诊换药;护理;应用

门诊换药处理工作一般包括的内容有:处理患者伤口,更换伤口敷料,查看伤口愈合情况,清除多余分泌物,彻底清理坏死组织等,以便保障伤口创面洁净、避免感染,加速愈合Ⅲ。目前门诊在更换伤口敷料时多选择干性换药法,其优点在于可吸收渗液,保证创面洁净,然而容易出现粘连、结痂、渗液等问题,再次换药容易造成伤口二次受损,不利于伤口愈合。据相关调查发现,伤口湿性愈合理论能够为其提供较好的愈合环境,促进细胞组织再生,且避免感染。本文以2018.1~2018.12我院外科门诊处理伤口换药患者60例为例,探究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外科门诊接受伤口换药处理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30例,包括男性20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38.4±1.5)岁。观察组总计患者30例,包括男性18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38.5±1.4)岁。两组患者基础信息经统计验证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为对照组患者选择的是常规换药方式,先对创面进行常规的清洗,并利用器械对创面上坏死的组织进行剔除,必要时可进行多次剔除操作,但需注意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保护,以免造成二次创伤。选择适当的敷料并以医用纱布覆盖,换药频率则需根据患者伤口恢复的情况决定,如创面过大时可选浸泡碘仿的纱布进行真塞。每次换药时先对创面进行清洁,待刨面干燥后再消毒、包扎,以免对敷料造成污染。另外还需每天注意渗液情况,发现渗液严重时需立即更换敷料。

为观察组患者选择湿性伤口愈合理论下的创面护理模式:(1)以传统方式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充分的清洗;(2)选择机械清除和药物清除结合的方式对坏死组织进行清理。最开始可选择清创胶涂抹于创面,要求涂抹后创面达到湿润即可,可不完全浸润,后使用透明敷贴对其进行覆盖,即可利用清创胶对坏死的组织进行溶解,并实现结痂软化的目的。如患者创面具有明显的感染迹象,则可更换为银离子敷料;如创面数量较多,或存在混合型创面,则应先对清理难度较低的创面进行清创,然后逐渐过渡到难度较高的创面。换药时如出现创面积液、化脓等问题,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例如:积液过多时可采用藻酸盐敷料进行填塞,以此吸收过多的渗液;如化脓时则需选择湿性混合敷料吸收脓液。每次更换敷料时均需以清创胶对创面进行湿润,以免周围组织发生脱水,促进新细胞的快速生长。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康复:伤口彻底愈合,无渗液、渗血、感染等问题发生;好转:伤口愈合面积超过60%,偶尔有渗液情况;无效:伤口愈合面积低于60%,出现渗血、感染等任一情况。总有效率:康复率+好转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换药间隔及伤口愈合时间。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满意情况。包括四方面内容,即:服务态度、操作技能、护理过程、环境。各项总分均为20分,得分越高,患者满意程度越高。計算各组患者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

1.4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9.0统计处理软件对本次护理结果进行分析,伤口愈合情况、不良情况发生概率等计数资料通过%表示,以卡方值验证,换药间隔、愈合时间、满意度等计量资料通过π±s表示,以t验证,组间差异以p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伤口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换药间隔明显长于对照组,而伤口愈合施加则较对照组相比更短(p<0.05),见表2。

2.3观察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各项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情况的总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见表4。

3讨论

外科门诊是医疗结构内主要的科室之一,其每日所接待的患者数量较多,且患者病情多变、复杂、人员流动性偏大,其中不乏很多需更换创面敷料的患者。此类患者大多数均为外部创伤性疾病,病情轻重程度不一,但换药时的疼痛感均十分明显,每次换药时均会为其带来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传统的换药方式以干性敷料为主,目的在于为创面营造干性恢复环境,从而降低细菌的滋生,但同时敷料也很容易与创面产生粘连,在换药时就难免会牵拉已经愈合的伤口,造成二次创伤,换药的频率越频繁,对创面形成的损伤也就越大,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也就进一步增加,还会增加医疗费用,也是门诊医疗纠纷的主要诱发因素,无形中增加了门诊护理工作的难度。

根据上个世纪50年代的研究发现,完整的水泡在恢复时间上明显短于已经破溃的水泡,随后医学家再次证明生物创面在湿润条件下表皮细胞的增殖和爬行速度要高于干燥环境。这是由于湿润条件下细胞更好地保留了细胞中的各种溶解酶,而这些酶类物质能够促进坏死组织的分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保护各种生长因子,促进血小板的衍化作用,还能保持创面在恒温条件下,有利于新生肉芽组织的发育,从侧面减低了疼痛感。另外,湿润环境还能创造—个低氧环境,而低氧环境可以加速新生血管的产生。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湿性愈合环境下由于清创胶的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坏死组织和细胞的自溶,再通过器械进行机械性清创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对坏死组织的彻底清除,从而缩短换药的时间,为伤口愈合创造条件。其次,湿性的愈合环境下临床换药间隔的时间会大幅度延长,降低了换药的频率,减少了对创面的二次伤害。同时湿性敷料会有一个逐渐变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面湿润度会逐渐减低,使创面的愈合存在一定的阶段性,有利于新生组织的生长和发育。

总之,患者在外科门诊处理伤口换药期间辅以湿性愈合理论效果更佳,可减少换药频次,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应用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