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阎锡山:千年狐狸,演砸《聊斋》

2019-02-16拾文

百家讲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交通部门积压聊斋

拾文

1929年,北洋军阀已没多少力气折腾了,但“山西王”阎锡山仍是“官场不倒翁”,他所掌管的晋系军阀在北方举足轻重。就是这位最善精打细算的腕儿,在大同设立晋北矿务局时还是吃了闷亏。

为把矿务局办好,阎锡山特意聘请留日出身的梁上椿为局长,学习当时最完善的采煤技术,购置当时最先进的采煤设备,并在矿中重建排水、通风系统。经过一系列改造,煤炭产量大幅提高,每日就能开采2000吨左右。即使如此,阎锡山仍愁眉不展,因为煤炭销路不佳,主要问题就是运不出去,导致煤炭积压越来越严重。

当时,山西煤炭如果要往外运,通常有三条铁路可用,但只有同蒲铁路是山西自建自营的,其他两条都由南方的交通部门控制,对方不停地加码加价,运费实在高得吓人。阎锡山向来不做亏本买卖,更不愿被交通部门扒一层皮,可煤炭压着不动也不是办法,几千个工人的酬劳及各项开采费用同样数额不小。

阎锡山到底老谋深算,很快启动布局。他先找到太原和南京的媒体,与之统一口径后,对方开始铺天盖地渲染晋北矿务局当前的困境,并将矛头直指交通部门在运费上狠卡脖子的行为,批判南方政府影响山西煤矿产业的发展。阎锡山还亲自到矿井里与矿工握手寒暄,拍了一组场面温馨的照片,表示他愿与矿工共渡难关。这样的报道一出,社会上顿时舆论哗然。

南方政府似乎坐不住了,立刻表示将增派人手,就按同蒲铁路的运输价格,加班加点地将煤炭运出山西。得到这样的承诺,阎锡山就像吃了定心丸,要求全体矿工开足马力,执行日夜三班倒的工作制度,拼命提高产量。那段日子,晋北矿务局的煤炭像流水一样涌入全国市场。但阎锡山没想到,只过了一个月,问题便出来了。

煤炭运出山西的速度倒是很快,但出了山西就比牛车还慢。有些车皮在小站里一压就是半个多月,迟迟运不到买方的手里。南方政府給出的解释是:火车加运的班次太多,重新编组需要时间。尽管阎锡山一催再催,依然不见丝毫效果。他这才明白,对手实在太狡猾,自己费尽心思做了广告,结果如意算盘没打成,反倒被人家玩了一把。

现在煤炭扣在人家手里,阎锡山成了弱势的一方,他不敢再耍什么花招,只好多次派人跑到南方说情,并花重金疏通关系。这样算下来,竟比之前煤炭积压时赔得更多,阎锡山气得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等这批煤炭无比艰难地运完,阎锡山老实多了,再也不敢通过旁门左道公然与政府较劲,毕竟一山更比一山高。庙堂上的权威看似若有若无,但像他这样的草头王还是得夹着尾巴做人。

猜你喜欢

交通部门积压聊斋
蒲翁故里传唱聊斋俚曲
梁晓声:我与《聊斋》
波音的烦恼
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积压问题和解决对策
交通部门财务管理强化途径研究
浅谈交通部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重要性
蒲松龄纪念馆赴台举办蒲松龄聊斋文化展览活动
优化交通部门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分析
谈企业物资积压的防范与处置
我们班的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