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增强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意识
2019-02-16郭桂聪
摘 要:当前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道德与法治建设也得以不断健全与完善,这也就对生活其中的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人们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以紧跟社会的步伐不断进步。基于以上现实情况,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各任课教师就需要在深刻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与研究,最终借助优质而高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们逐步增强道德与法治意识。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意识;教学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思想意识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与认识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大多任课教师都将学生成绩的提升当作自己学科教学的唯一目标,并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展开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这种教学模式却非常不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养成。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在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所教学生们的具体学习习惯以及道德水平等展开教学研究,以探索出更加具有科学性的道德法治意识培养策略,实现优质教学。
一、 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兴趣
通常而言,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呈现的知识内容都是比较枯燥的,学生们很难在具体学习中探寻到一定的趣味性,从而也就大大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利于他们道德法治意识的养成。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任课教师就需要基于此学科的教学特点,将以多媒体为支撑的视频教学法引用到道德课堂当中,从而以生动的视听情境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举例说明,在向初中生们讲述集体与个人关系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了将学生们的注意力聚焦于自己所讲的内容,任课教师就可以借助计算机、大屏幕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几段相关视频。比如,班长宣布学校即将要举办一次运动会,每个同学都积极报名参加了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比如长跑、跳远等,而没有参与比赛的同学则在班长带领下积极参与后勤工作,大家齐心协力,最后获得了班级总积分第一名的荣誉与奖励。在此视频情境的感染下,初中生们可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同时视频展示这一动态教学形式也给予了学生们不同的学习新鲜感,这些都可以促使学生们对教师即将要讲的集体道德法治知识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二、 注重实践,加深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最终教学目的即帮助初中生们形成高素质的思想意识,并指引学生们在生活中展开正确的实际行动。但是课堂教学总是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学生们对道德法治的认知往往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对其中蕴含的深刻意蕴进行透彻理解,当然也就很难付诸行动了。鉴于此种情况,初中任课教师就可以适时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以将课堂所讲落实到具体事例当中,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全面认知。
举例说明,在带领初中生们学习《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部分课本内容的时候,各任课教师就可以在讲解完相关知识以后的星期天带领学生们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比如,带领全班同学参与街道清扫活动;去一些孤寡老人家里,帮助他们打扫庭院、洗衣叠被;帮助菜农们采摘蔬菜等等,而当学生们看到干净的街道、老人脸上的笑容以及丰收的蔬菜果实时,就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帮助他人、勤于劳动以及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这样,初中生们就可以重新定义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即不一定是自己要达到怎样的成就,而要看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做了什么,自己做的事情有没有对他人及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进而在更多的生活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道德法治意识。
三、 家校联合,增强学生道德法治教育合力
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初中生们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各任课教师也就不可能仅凭几节课的时间、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完成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任务。因此,在平时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充分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形成道德法治教育合力,增强学生教育教学效果。
举例说明,在为学生们讲授《法律与我们同行》这一部分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任课教师在完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以后,还需要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等将此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家長,促使他们科学而有效地影响学生们的道德法治意识。比如,在实际买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欺骗性销售,学生家长不要忍气吞声,但也不要暴力大闹,而要据理力争或者是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教师指导与家长行为影响相结合的合力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们迅速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以指引自己的正确行动。
总之,在大力提倡道德法治与素质教育的当前社会,初中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任务是比较艰巨的,其需要在最有效的时间里帮助学生们迅速养成高水平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以为我国民族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其就需要在教学研究上投注较多的精力,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许思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究[D].中北大学,2018.
[2]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4,162.
作者简介:
郭桂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板蚌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