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

2019-02-16侯明宇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新形势

侯明宇

摘要:随着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以此来应对2008年之后的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近几年来美联储加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的工具,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使得货币政策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人们感受最为明显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4万亿政策,十年之后的2018年,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提升正是货币政策之后的效应。在新形势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当紧紧盯住全球货币政策的一系列变化,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入手,逐步提升货币政策的现实效应。

关键词: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新形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在21世纪的这十几年里,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风云莫测,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如2001年的“911”事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近期美英法对于叙利亚的导弹袭击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政策也在逐步进行一些调整,比如为了应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央行投放的4万亿,直接刺激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地产行业之外,我国的基础建设行业也在飞速发展,而后又有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政策,这也是国内产能过剩的一种直接的体现。

我国经济发展如今呈现出一种缓慢下降的趋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没有体现出来,但是经济速度下降之后,以前的货币政策遗留下的问题开始逐渐凸显。2018年年初,央行也进行了小规模的货币发行,只有几千亿元,但是这也是为了应对中国当前形势下的货币紧缩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如何应用货币政策这一工具,调节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2020年脱贫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全球货币政策的现状分析

2016年年末,美联储实施了加息策略,该策略直接促使其货币政策逐步缓和回到原始模式;2017年,美联储已经在前半年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并明确表示减少资产负债表,确定了稳定经济形势的方针战略。在此之后,加拿大银行也实施了加息策略,上调利率与美国一致。加拿大也是美联储之后第二个加息的西方发达经济体。除了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央行也紧随其后,对欧洲地区采取缓和的经济政策与手段,促使欧洲地区经济回到良好状态。英国央行行长卡尼也曾经表示,移除部分刺激非常必要,也会逐渐加入到加息的隊伍中来。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的一些变化,很可能让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难以跟得上其步伐。

西方国家实施的种种货币政策最终导致的显著结果便是资金外流。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外资在我国市场上的流通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态势。2017年的上半年,我国使用外资金额是4415.4亿元人民币,下降了0.1%。资金的外流对于我国的社会投资影响也非常显著,所以造成的影响十分显著。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的转变也会导致国债利率的变化,甚至是影响商品价格,进而引发期货、股权市场的头寸风险集中爆发,甚至会造成金融危机。综合来看,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无形中会对我国的经济形势造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外资入侵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等,都将对于像我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看,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联系紧密,货币政策外溢现象十分显著,正如前文所说,发达经济体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也非常明显。目前中央银行采取“被动缩表”方针,面对外国经济的影响,央行从2016年年末便逐步展开收缩。2017年5月,央行采用逆周期因子的策略来缓解外界经济的压力。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状况,货币政策的两极化发展,需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进行结合,防范系统风险的爆发。

二、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为货币政策提供方向

站在更大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的宏观经济现在处于一种关键的时刻。到2018年,距离改革开放已经40年过去了,在过往的40年当中,我国的经济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现在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过大、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的衰减、房价的居高不下,就在过去的一年,虽然新房交易量有所减少,但是2018年开年的租房市场价格,却迅速攀升,达到30%左右的涨幅,这些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都不是好的征兆。央行每年都会召开一些会议,把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宏观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会议中也讨论了供给改革等问题,以期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战略层面上来看,供给侧改革还是依靠“有形的手”这一有力的举措,并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供给侧改革要从调整经济结构着手,让货币供给能够和经济增长相匹配,并保持经济的总量处于稳定状态。2016~2018年,国家层面的目标要将GDP保持在6.5%左右,但是也希望能够在工作中争取取得更好的结果,也就是希望GDP能够实现稳中求进。如果货币的周转速度不变,那么货币供给对GDP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是或紧或松的货币政策都对供给侧改革产生负面作用。假若货币的供给过于宽松,就像2008年之后的4万亿,那么供给侧改革的最初的想法会受到影响。改革开放40年当中,虽然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非常快速,也能够在几个领域和美国相互竞争,但是大部分的经济发展还是依靠低端的制造业,特别是2006年之后,国家依靠房地产对进行进行拉动,每年地产行业为经济贡献40%左右的增长,所以货币政策的过分宽松,会让房价再次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三、根本在于创新货币政策,提高政策效率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外汇占款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发展,为了应对这种形势,央行采取增加供给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对银行内部流动进行调整,增加了流动管理方式,针对部分市场资金,不希望加入到国家的政策当中的企业或者个人,在货币政策稳健的前提下,探索一些辅助的作用,进行精准的帮扶,加大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一是要关注和重视流动性供需的变化,及时采取对策来优化调整。央行借助改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促进工具种类增多等方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抵押补充贷款(PLS)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了不同期限的流动性,避免一些金融机构的期限配错;二是央行拓展抵押补充贷款(PLS)支持领域,充分体现信贷政策的优势、发挥定向支持的用处,把民营银行纳入再贷款的支持行列,提供扶贫贷款优惠政策,从而贯彻落实扶贫攻坚战略。

货币政策与供给侧互相结合,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才有助于帮助我国金融体系获得较好的进步与发展,有助于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好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问题,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优化利率结构,促进利率市场的变革与创新,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与收益率曲线,提高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效率,强化央行利率调控;其次,制定和出台资产业务管理的相关规范政策,强化嵌套投资监管,借助穿透式管理,减少融资的链条,减少社会的融资成本。针对一些游离在考核之外的页存进行重视,潜在的“以钱炒钱”和不合理的加杠杆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最后,优化支农再贷款以及支小再贷款,贯彻和落实扶贫再贷款支持政策,充分体现定向基准考核的优势,针对政策实施的结果展开高效的监督与评价。防止在利用结构性工具时出现总量过多的问题。

四、结语

货币政策是发达经济体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美国开始借助于货币政策调节货币利率,加拿大、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也开始纷纷上调基准利率,发达经济体的利率调整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国内本身的发展也对宏观经济的增长有所限制,比如人口红利消失,房地产行业的杠杆率居高不下,行业不景气带来的产能过剩等。对此,中国的央行应该在稳定货币总量的前提下,配合供给侧改革的步伐,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软着陆。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经济政策的发展面对着外界的严峻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也迎来了改革与发展良好机遇。货币政策的管理应当建立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操作手段与调控手段,来实施顺应社会发展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建设应当重视货币政策的实施,保障货币流通的稳定与合理,保障经济运作能够良性展开。货币政策的管理与实施要能够兼顾内外,合理调控,确保预见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保障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林.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测算[J].统计與决策,2018(07).

[2]邓创,张甜,徐曼,赵珂.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与宏观经济景气之间的关联动态研究[J].南方经济,2018(04).

[3]郭净,周亮,肖坚.宏观经济与商品期货价格:因子构建及关联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8(03).

[4]汪川.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模式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8(03).

[5]吕风勇.非对称部门冲击、经济波动与结构性货币政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04).

[6]黄旭.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问题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1).

(作者单位:北京乐码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新形势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