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实验平台和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机制的建立
2019-02-16齐冬梅张宏萌蒋海强
乔 利,齐冬梅,任 萌,张宏萌,蒋海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山东 济南 250355)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高校应该以培养应用创新人才为目标,尤其在实验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善于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以科学研究为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在实验的教学中渗透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提升科研。建立共享实验平台和扩展校外教学和科研基地的建设,优化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运行机制,提高仪器的使用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
1 明确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作为高校运行和发展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缺一不可。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为了更好的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们应该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参与教学和科研,保证实验教学与科研两者协调发展,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提升科研[2]。
首先,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最基本的过程,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高效的获得已有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更多探索研究的基石。而通过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可以将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地充实到自身的实验课程体系当中,以弥补现有的实验课程体系与最新科研成果之间的知识断层。而通过实验教学,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研思路与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学的过程又是对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传播,教师把最终的科研成果及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形成“科研-教学-科研”或者“教学-科研-教学”这样的体系,在科研与教学的循环往复体系中,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提高[3]。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只能维持浅层次的教学,照本宣科,将使实验教学的课堂缺乏生机。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对教学内容必然有着更为深刻透彻的思考,对知识的把握也更为准确,更容易做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与理解[4]。此外,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不局限于教学内容,在大学课堂中,通过科研也会影响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面对问题的态度。在科技日益发展和科研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不断参与科研活动,参与科研实践,参加学术交流,在教学中渗透科研,在科研中促进教学。
2 明确临床应用与科研、教学的关系
“产学研”结合,可以通过生产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5]。从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进行科学研究,使科学研究紧跟生产的步伐,致力于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与传播。对于中医药高校,医院在实际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与高校实验室进行沟通,双方共同申报项目,进行研究,建立共享实验平台,双方互相帮助和扶持,使医院的临床问题多了一份支持的力量,高校的科研方向也有了更多的拓展,科研成果也有了更实际的应用,形成“临床-科研-临床”的体系,在该体系的循环过程中,临床和科研两方面都有了提高。
同时,“产学研”结合,可以促进课程结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5]。医学技术的进步也引起了医院科室的相应改革和对医务人员的要求的提高,因此相应的,高校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改革。加强与医院的联系,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过时的课程内容进行删减,增添最新出现和发展的医学技术课程,让学生随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3 加强共享实验平台的建设
高效合理的共享实验平台的搭建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7]。同时,共享实验平台的建设情况也体现了一个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利于充分有效地进行资源最佳配置和利用[8]。
共享实验平台的的建设应该按照大、中型精密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协作共用的原则设置,大型仪器设备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应本着“资源共享、有偿服务”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共享实验平台的正常运转[9-11]。我们要对仪器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管理,努力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水平、多层次、开放式的共享实验平台体系。
共享实验平台的建设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主要标志,以共享实验平台为基础的各学科建设必将极大地促进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12]。
4 扩展校外教学和科研基地的建设
加强高校科研基地的建设,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家宏观科技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科研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构建高水平、多领域的实习基地,为校外教学提供实践教育基地,同时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作为高校,在平常的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将学校、企业、研究所的教学场所、教学仪器、教学师资的资源进行共享,解决学校教学资源相对于实验教学中场所不够或不逼真、仪器不全或不实用、师资与生产一线或科研一线严重脱节的问题。作为中医药院校,要依托中医院科研教学平台、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中医药实验教学条件和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将实验教学与医院临床、企业生产、协同中心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开展企业生产进课堂、科研课题进课堂的教研互促研究,以一线临床和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实验教学。
学校应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建立校企合作,这样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专有人才和技术骨干,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13]。学校要通过科研基地的产学研合作,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4]。学校还应以科研基地为依托,加强与企业自建研发中心的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积极参与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做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形成一批教学理念先进、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实验教学团队和一批年富力强、具有较强科研实力、技术转化能力的学术带头人与创新团队。高校自身应成立科技成果推广科,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加以宣传,做好服务性工作;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参与到生产实践,开展“产学研”的结合工作[15],让高校教师有想法,有动力参与进来。
5 结语
总之,共享实验平台的建设是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而科研能力和水平又是目前评价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加强共享实验平台和科研基地的建设,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提升科研,推动学校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