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奋斗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2019-02-16李宗辉
李宗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从20多岁起,他多年笔耕不辍,发表了数量惊人的作品,从这一点来说,堪称中国现代第一作家。他在1925年发表作品60余篇,1926年发表作品70余篇,1927年发表作品40余篇,三年共发表作品180篇左右。且他一生创作的结集有80多部,还不算其余没发表的习作、各种笔记和日记。沈从文著作等身,彰显其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给后人留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力量。从人性、审美、思想价值、湘西文化等角度研究沈从文的成果浩如烟海,但有关他的奋斗精神的研究几近空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1],“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2]可见,对沈从文的奋斗精神进行研究,试图提炼沈从文奋斗精神的丰富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源泉,以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沈从文的人格力量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这对于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沈从文奋斗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了奋斗的三重内涵,即奋斗是艰辛的,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是长期的,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奋斗是曲折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3]。通过研究沈从文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成就,可以看出沈从文的奋斗精神内涵也正符合其核心要素,主要包含: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百折不饶的斗争精神;躬行不辍的务实精神。
(一)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沈从文简省而耐苦的可贵品质直接映射了其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沈从文对物质要求极简省,而对待工作极耐苦。常思工作,心无旁鹜,有大成就者的精神状态莫不如此。
1952年,单位给他分了宿舍后,家里缺床,他就在书箱、煤油桶、旧书上搭张床板,拼凑一张床。晚上睡在床上,他一面担心板床坍塌,一面念着第二天的工作:“什么亲友会借我一个床铺,好每天安心睡个六小时觉,天亮时再起来做事?”[4](P366-367)1970年,沈从文被下放到湖北双溪干校。农村艰苦,缺乏基本工作条件,也不妨碍他进行创作。他因陋就简,常用八分钱毛笔,就一破碟蘸墨汁作书。这情景有一次被一位年轻医生邻居见到,他对这位著名文人简陋的工作条件感到大为吃惊,认为所用“文房四宝”如此马虎,哪宜写字?然而,沈从文就是在这种他人无法设想的艰苦情形下,创作文化史诗十多首。后来,他被迁到双溪村,所住的贫农大院中间有个天井,被大家用作沤肥池,正对着沈从文小房间窗户,难闻的猪饲料味直冲房内,床下已发霉,生长了点点绿毛白毛。终日坐在房中的沈从文却沉浸在工作中,浑然忘我,自得其乐。“他们只看到我桌上满是乱稿,完全想不到我是在就八千平方米陈列,上万件文物,用我的特别办法在开刀,真做到‘废寝忘餐’!”[5]
沈从文投身文学创作达到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许多佳作就是在这样简陋、恶劣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必须重视工作本位的人生态度。沈从文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让现代人对生命的本质体会更深,有利于提振现代人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工作精神。
(二)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
沈从文始终秉持生命以工作为本的信念,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将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生命处于什么状态才是正常的?沈从文的答复很素朴——工作中的生命,最正常愉悦。生命以工作为本,在工作中坚持不懈、不断进取是沈从文与命运抗争的积极人生观。
沈从文进取精神的第一个表现是工作让他不知疲倦。如他自己所说:“我有着工作至死不殆的强执处。”[4](P19)早年写作时,他的工作作风是,“我能在桌边一坐下来就是八个钟头,把我生活中所知道所想到的事情写出,不明白什么叫做疲倦。”[6]1952年,他改行到文物界,这工作繁重、繁琐、枯燥,不容易出成绩,并且对他来说是很大的跨界,但他一如既往地进取向上、精益求精地对待工作。许多人写文章回忆道,沈从文的满腔工作热忱在文物界是罕见其匹的。
沈从文进取精神的第二个表现是工作让他觉得生活有意义。沈从文认为,有工作在手,才觉得活得正常;没工作在手,就觉得活着没意思。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北京余震不断,他家房子受损,为躲避危险,夫妻俩到苏州亲戚家住了几个月。离开了工作,让沈从文不仅精神上不安宁,似乎连身体也感觉不适应。他唠唠叨叨要回北京,可是北京的防震警戒一直没有解除,他苦恼不堪。他认为自己在这里即或能活下来,也实在无意义可言。他不可遏止地想念他东堂子胡同那间小房子,认为与那一堆杂乱的图书资料共存亡,最为理想。
沈从文进取精神的第三个表现是工作要增加强度,而不使人生随岁月流逝而有丝毫的懈怠。被“文革”浪费数年后,年愈七旬的沈从文工作态度更加“疯狂”,工作强度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好像他把全部生命投入工作之中犹嫌不足。72岁时,他早晨五六点起床立即坐到桌边,晚上工作到12点,也不感到疲倦。工作到半夜已成为他的习惯,有时竟整夜不睡。他废寝忘食、永不停歇,还总是觉得做不完,来不及。
(三)百折不饶的斗争精神
沈从文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体现在他从复杂的抗战文化语境中所产生的忧国忧民思想与进步。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初至 1942 年,沈从文主要创作了《长河》《湘西》《芸庐纪事》《王嫂》等贴切反映战争年代人民生活疾苦的文学作品。抗战初期,全民奋起一致对外,保家卫国的爱国之情促使每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投身其中。沈从文则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战中来,不仅从思想上对国家重建进行思考,还在文学创作上对抗战予以深度回应,使得他的创作在整个抗战文学中闪耀着斗争精神的光芒。
沈从文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体现在他成为自觉的社会批评家以及创作的大量具有影响力的批判成果。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比如《柏子》《八骏图》《长河》等,敏锐地洞察并批判了各种弊端,包括对时政的批评、对都市文明及国民性的批评、对文学工具化和商品化的批评。归纳起来,这些作品主要体现两大特点:一方面是批评视野开阔,触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是刻画细微,勾勒出各种代表人物形象,凸显了一个知识分子批评与改良社会的责任担当与斗争精神。
沈从文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还体现在他“一生许一事”的日常工作磨砺与文学创作之中。建国后,沈从文转行到历史博物馆研究文物。坦白地说,作为主业,文物研究并不是很多人想从事的工作。然而,即使手上工作看上去没多大价值和前景,他仍一如既往热情地做下去,将全部生命力灌注其中。经过十年艰苦摸索,沈从文的文物研究工作终于开花结果。在与种类杂乱、数量巨大文物的广泛接触中,他逐渐积累了较深厚的研究底子。如古代绸缎研究领域,直到新中国成立,对这方面的研究都完全近于空白。沈从文几年中研摸了几万种实物,又有综合文物基础,问题差不多就弄明白了。在工艺美术装饰图案研究领域,由于工作过于复杂浩翰,过去无人敢下手,也无从下手。沈从文深潜进去,花费几年时间不断探索,线索渐渐明晰。他找到了自己工作在文物研究界的使命。“以全国言,搞综合文物研究工作的,简直是屈指可数。……一个人能够在许多新的工作中,担当披荆斩棘开荒辟土的任务,也极有意义!”[7](P301-302)
(四)躬行不辍的务实精神
沈从文工作中推崇实践,反对空谈,体现了他躬行不辍的务实精神。沈从文的工作方式更像手工创作的作坊匠人。他不像典型学者那样,阅读与思考等务虚活动占了大多工作时间。沈从文思想更简单些,他拿工具(笔)进行创作,去做实事,沉浸其中,将自身际遇、情感、信仰、想象力、勤劳、性格以及一些现实考虑,都融化于作品中。
他完全偏向实践的工作观念,常极突出、甚至偏执地表现出来。1950年,他被安排到华北革大学习,对于抽象、枯燥的理论学习极不适应,他置身人群,却恍如隔世,无法理解和融入现实环境。他念念不忘手头上要做点事,甚至认为,即便是打扫茅房尿池,也比每天讨论抽象的理论要有意义得多。他固执地想:“对知识分子的好空谈,做事不认真,我总感觉到格格不入,三十年都格格不入。”[4](P86)在华北革大,惟一让他产生认同感的,是厨房几个炊事员的工作。他们做实事的工作方式和终日沉默忙碌的工作态度,让他产生深深的共鸣,觉得这才是工作。他说:“大厨房中八位炊事员,终日忙个不息,极少说话,那种实事求是素朴工作态度,使人爱敬。”[4](P71)偏向实践的工作方式使沈从文特别能深入自己的工作实践,也能在欣赏别人作品时,把创作者的内心和创作过程体会得特别透彻。“有一点还想特别提出,我爱好的不仅仅是美术品,还更爱那个产生动人作品的性格和心,一种真正的‘人’的素朴的心。……对制作者一颗心,如何融会于作品中,他的勤劳,愿望,热情,以及一点切于实际的打算,全收入我的心胸。”[8]
总之,沈从文卓越的工作能力源于执著与强大的奋斗精神。正因为如此,他一旦认定一个目标,就会顽强的坚持下去。他认为如果成功,那人生就赢了;如果失败,就“路死路埋,沟死沟埋”。奋斗为本的人生定位,极重实践的奋斗品格,极其耐苦的奋斗态度,于困境之中安之若素的奋斗品质,形成了沈从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构成了其奋斗精神的核心内涵,极大激励自身以及后人追求人生远大目标。
二、沈从文奋斗精神产生的源泉
沈从文自小生长在近乎与现代文明隔绝的湘西,在二十岁远赴北平之前,他没接受过现代教育,关于奋斗的观念和奋斗的精神主要源于中国传统工匠文化的熏染、军旅生涯的锻造以及自我内在力量的提升。
(一)传统工匠文化的熏染
作坊工匠的工作方式、态度和理念成为他奋斗精神的最初源泉。沈从文幼年就读于私塾,却对私塾中的“小书”毫无兴趣,激发他兴趣的,除了在大自然中玩乐,就是作坊里辛勤劳动的匠人所从事的工作。这是沈从文对奋斗精神的认识启蒙,并成为他奋斗精神的重要源泉。
自幼年起,沈从文痴迷关注传统作坊里匠人的工作,他的上学之路,常成了津津有味欣赏作坊工作之路。多年后沈从文回忆起来,仍如数家珍:上学路上有针铺,针铺门前必有一个老人戴一副极大的眼镜,低着头在那里磨针。有伞铺,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任人欣赏。有染坊,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还有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在这个店,沈从文常驻足良久,看他们贴金敷粉和涂色。“我就喜欢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7](P8)
上学路上观摩犹未尽兴,课间闲暇时,沈从文常迫不及待跑到周边工匠铺去围观,以至对工匠铺的工作流程、细节了如指掌。学塾周边有织簟子的铺子,多年后,沈从文自信满满地说,自己对于这一行手艺所明白的种种,似乎比写字还在行。有铁匠铺,观摩多了,沈从文成了铁匠铺制作的行家,他说:“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7](P19-20)很少小孩像他这样,对作坊工作怀着浓郁兴趣。作坊工作,总对他散发神奇魅力,吸引他入定到一个境界。辛亥革命后,凤凰城办了女校,沈从文的姐姐被送到女校读书。听说女校附近有新奇作坊,沈从文来了兴趣,常借口看姐姐,跑到女校周边观摩新作坊。有做小鞭炮的新作坊,看的次数多了,沈从文熟悉他们烘焙火药,碓舂木炭,筛硫磺,配合火药的工序。他明白了制烟火用的药同制爆仗用的药以及硫磺的分配分量如何不同。还有织布的新作坊,沈从文看得欢喜痴迷,不愿离去。“我平时是个怕鬼的人,但为了欣赏这些机器,黄昏中我还敢在那儿逗留,直到她们大声呼喊各处找寻时,我才从廊下跑出。”[7](P56)沈从文后来说,他的智慧是直接从生活中来的,不曾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中来。这深切阐释了他当年的学习方式,也体现了传统工匠业对沈从文奋斗精神的浓浓熏染。作坊工匠的工作形态、态度、观念,奠定了他一生奋斗精神的基本面貌。
最初从事写作时,沈从文的基本观念,就是工匠式的,极其单纯。他把写作视为一门“手艺”:一辈子安身立命的方式,这和传统工匠的观念完全一样。中国传统工匠,都要在师傅店里经过数年艰苦的干活和学习,在技术和心性上磨炼成熟,最后才能出来独自谋生。学一门手艺极不易,所以他们对自己职业抱着“一生悬命”的忠诚态度,兢兢业业一辈子做下去。沈从文的态度亦如此,最初通过写作来谋生,对写作抱着忠诚一生的态度,认为要花个三五十年,才可能把文字完全掌握住,才可能慢慢达到成熟境地,写出点像样的作品。他不像一些条件优裕的学者教授,以玩票的心态对待写作。一边拿着高薪,一边读点什么,写点什么,觉得没多大意思就停了笔。在工作中,沈从文完全务实,反感务虚的态度,更是传统工匠观念的体现,既区别于传统士大夫风气,也与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普遍尚读书、尚务虚的做法迥然不同。
即便走上文学道路和在大学教书多年后,沈从文的拼搏奋斗,本质上仍保持工匠本色,远不同于其他教授。他把生活作为创作“源头活水”,注重笔头创作远大于注重读书,务实而轻理论,同老百姓的共同语言远多于教授们。他说:“就现在说来,我同任何一个下等人就似乎有很多方面的话可谈,他们那点感想,那点希望,也大多数同我一样,皆从实际生活取证来的。可是若同一个大学教授谈话,他除了说说从书本上学来的那一套心得以外,就是说从报纸上得来的他那一份感想,对于一个人生命的构成,总似乎短少一点什么似的。”[7](P122)
(二)军旅生涯的锻造
沈从文的奋斗精神,有两点为普通人所不能及:一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二是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这主要得益于早年在军队的训练。
沈从文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始于年少时在军校的磨练。在民国初年的凤凰县,参军入伍无比光荣,是当地年轻人的主要出路。依照当地传统的家庭培育目标,为准备入伍,十三岁多的沈从文就被家人送入当地武备学校训练近一年。武备学校的严格训练和钢铁纪律,把每个人都锻造得强悍勇毅,使他奠定永不气馁的品格。训练时,姿势稍有不合,教官就是当胸一拳。服装稍有疏忽,就是一巴掌。盘杠杆时,一下子掼到地上,哼都不许哼一声。野外演习时,不管是水是泥,喊卧倒就得卧倒。沈从文说,“我的性格方面永远保持到一点坚实军人的风味,不管有什么困难总去做,不大关心成败得失,似乎也就是那将近一年的训练养成的。”[7](P122)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是优秀士兵的品质。士兵无法左右大局,所以不要过于关心成败,他们要做的,就是明知没有希望,甚至要牺牲生命,也一定要坚守战位。
沈从文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始于早年军营生活的磨砺。他十四岁多入伍,身心还是个孩子,就在军营过着枯燥粗砺的生活,在残酷的环境中与成人一样坚忍生存下去,“睡硬板子的床,吃粗粝陈久的米饭,在一种沉默中活下来。”军队伙食之简单恶劣,令人难以想象。“每天吃的总是豆芽菜汤同糙米饭,每到礼拜天那天,就吃一次肉。”一旦野外行军,日常保障更恶劣,最基本的吃睡都成了对人的磨练。“我三次占据一条窄长凳睡觉。在长凳上睡觉,是差不多每个兵士都得养成习惯的一件事情。”[7](P77-78)“斯巴达”式的生存训练使他脱胎换骨,形成了吃苦耐劳的顽强品质,形成了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今后漫长岁月中,无论处于怎样困难的境地,他总能平淡以对,并大有作为。
沈从文性格中强悍的士兵特征,融入到内在的奋斗精神之中,就是面临绝境也“抗争”到底。1947年,沈从文对国内政治感到绝望,放弃了外求发展的希望,越发专心一意于自己的工作,强调个人“做点事”,为下一代人的命运比这一代人稍稍合理做出一点贡献。文革时期,沈从文被博物馆划为“编余人员”,不能再从事文物研究。他手上所做的工作,正常人都知道完全没出路,于事无补,努力是白费。而他却无视前途无望,总强调“生命的挣扎”,认为做些事总有价值和意义。
(三)自我内在力量的提升
沈从文的奋斗精神也离不开他自我内在力量的提升。2019年1月,北京大学到处张贴讨伐沈从文的大字报,使得沈从文的精神几近崩溃,严重打击了他对文学的深切热爱与自身才华的高度自信,以致对生活感到绝望而不得不放下文学创作。在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做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期间,他进入了个人的“思想改造阶段”。1950年3月,进入华北大学学习;1950年和1951年,他在《光明日报》两次发表文章:《我的感想——我的检讨》《我的学习》;1952年在参加内江土地改造时,又写了《“三反运动”后的思想检查》;1957年参加批判萧乾座谈会;1966年到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正是经过共和国初年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改造,沈从文终于获得进入新生活、开始新生活的通行证,从而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保持一致。
不难发现,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充满了一种“哲思性”,一方面,他从民间理想到社会现实对现代文明充满深刻的反思;另一方面,在他的思想体系之中,还十分重视对丰富体验的反思,这些体验大致来说都具有言说性、超时空性、终极性、神秘认知性、生命极致性和强烈情绪体验性等六大特征[9]。而且,与人性思想相适应,信仰生命、探索生命是贯穿沈从文整个创作的基本主题[10]。因此,沈从文通过对于“美”的体验来重造人性、人心进而改造世界的“重造思想”,成为了沈从文的奋斗精神的宝贵源泉。
三、沈从文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1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认识到:沈从文的奋斗精神焕发出时代的光辉,启示我们:要树立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要提高迎接挑战的奋斗本领;要保持时刻准备着的奋斗姿态。
(一)要树立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2],在工作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沈从文的一生是工作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沈从文以工作实践生动诠释了:奋斗是人生的鲜明底色,奋斗精神体现人的生命价值。
在现今时代,奋斗精神应成为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工作过程秉持的工作信念和态度。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个体生命的价值体现,奋斗使劳动者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因此,努力奋斗既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提升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技术如何发展,现代人都应以辛勤工作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要碌碌无为度过一生,也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社会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都要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勤勉奋发的干事创业。
任何劳动者,只要愿意学习、勤奋钻研、努力干事,锻造一种奋斗精神,练就一身真正本领,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能在劳动中开拓广阔的天地,在奋斗中体现生命的价值、展现人生的风采、感受自身的快乐。
奋斗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不懈奋斗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不懈奋斗才能铸就。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奋斗精神,提倡通过不懈奋斗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要提高迎接挑战的奋斗本领
光有奋斗精神还不够,必须通过发扬奋斗精神以提高迎接挑战的奋斗本领。沈从文卓越的工作能力,是建立在强大的奋斗精神基础之上的,其核心观念有:一个工作,哪怕穷其一生,也要把它做好的信念;对工作有至死不怠的强执;工作本位观念等。这种工作精神境界和强执的奋斗精神,开拓了沈从文早年从蒙昧小兵变成著名作家的“不可能”之路,并促使他在一个又一个工作领域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卓越的工作能力需要强大的奋斗精神,强大的奋斗精神能激发一个人卓越的工作能力。
在现代社会,强大的奋斗精神可以促使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要求,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工作态度、工作境界、工作习惯等方面始终追求做更好的自己。强大的奋斗精神应该鞭策人们坚守执着、专注专业,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细行律身、自律自省。
坚守执着、专注专业的奋斗精神是一个劳动者的的本分与使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工作贵在专注专业,专注方能有利于取得成果,不坚守、不执着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人之于学,不专则不能,虽百工其业至微,犹不可相兼而善,况君子之道也。”学而不专一就不能进步。如果左手画圆,右手画方,那么两者都不成。工作只有专心致志,才有所成就;精神懈怠、见异思迁则一事无成。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奋斗精神是一个工作者的目标与追求。把做好一项工作、做好一件事情当作一种追求,做到极致,做到无可替代,才能从粗制滥造中脱胎换骨,从普通平凡中脱颖而出,在追求至善至美过程中享受工作的愉悦。
细行律身、自律自省是一个奋斗者的境界与修为。工作要从一点一滴细微之处严格要求自己,对任何工作瑕疵从不放手,工作成果才会保质保量。自律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工作中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的工作有改正机会。因此,要在工作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绝不妄作,切实以自尊、自知、自制、自谦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三)要保持时刻准备着的奋斗姿态
通过培育和塑造奋斗精神,保持时刻准备着的奋斗姿态。沈从文强大的奋斗精神得力于童年观摩工匠工作文化与年少时的军旅生崖的磨练。奋斗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育和塑造所得。如今,我们更要创造条件培养与塑造我们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要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与呼吁“劳模精神”“革命精神”“工匠精神”,为我们培养与塑造奋斗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与机遇。
首先,要创新培养奋斗精神的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艺,更要重视奋斗精神的培育。要在全社会各行各业倡导奋斗精神、培养奋斗精神,将全社会的奋斗精神品质提升到更高层次。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奋斗精神”的培育资源。沈从文强大的奋斗精神源于早年作坊工作文化的影响与军旅生涯的锤炼,这些中国传统职业文化对沈从文的奋斗精神的塑造是很深刻的。中国传统工匠的培养,既重视技艺的教导,也重视职业精神的传承。以精巧细致的产品闻名于世的日本现仍保留一些传统工匠制度,它的精神内涵大多源于古代中国,通过他们的教育理念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工匠行业的培育观[13]。
其次,要建设支撑奋斗精神的社会文化。奋斗精神本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需要在长期的激励中逐渐形成,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滋养、文化再造,才能使奋斗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坚守执着、专注专业,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细行律身、自律自省的现代工作态度都属于全社会正在营造的“奋斗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涵。培育“奋斗精神”,需要建设支撑起这一精神的社会文化,让全社会追求奋斗精神,崇尚奋斗精神,让奋斗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然后落实到每个人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每一种产品的行动之中。当前党和政府提倡“工匠精神”,就是呼吁每一个工作者都要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崇尚创造、弘扬奋斗精神的社会文化。
最后,要建立起支撑奋斗精神的制度保障。培育“奋斗精神”需要社会各界着力转变“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消除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的人才评价标准,形成培育奋斗精神的保障机制。让崇尚奋斗精神的工作者在社会上受到更多优待,让精工细作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得以克服。
沈从文百折不饶的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躬行不辍的务实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最根本的内在基因,是贡献给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无数人书写辉煌人生的动力所在。“时代决定使命,使命呼唤担当。”“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就是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14]为此,在新时代,中华儿女更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与弘扬奋斗精神,团结一致,敢于担当,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实现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