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术立场,进行史学梳理:张新英访谈

2019-02-16孟尧MengYao张新英ZhangXinying

画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批评家策展当代艺术

孟尧(Meng Yao) 张新英(Zhang Xinying)

孟尧: “在路上”是关山月美术馆2013年发起的一项持续关注70后、80后艺术家的当代艺术项目,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前面5届的主题,依照媒介来划分,分别做了油画、水墨、版画、雕塑、新媒体的方向,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则是以“无人”为主题。你们是在创办这个项目伊始,就确定了后续5年的展览和论坛的主题方向吗?能否也具体介绍下“在路上”这个项目初始创办的情况?

张新英:“在路上”是一个持续的青年艺术项目,前5届属于第一季,是以媒介来划分的青年艺术生态的田野调研。第一季的展览规划是最初就已经确认了的,但论坛的主题方向不是确定的,而是根据每一届活动媒介的特点及其热点的学术问题而及时地进行了调整。当时创办这个项目是因为关山月美术馆意识到,作为一个全国重点美术馆,应该切实将研究和展示的工作深入到当代艺术领域中来,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个专业的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践行美术馆自身的社会文化责任,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当时以青年为展示对象的活动已经有很多,那么此系列学术活动是否是其中某一个活动的翻版,在学术理念和组织方式上同其他的青年展有何区别,其组织策划的意义何在,是我们重点考虑并反复讨论的几个问题。作为由官方美术机构组织的系列学术活动,“在路上”基于学术立场进行史学梳理的目的是始终明确的。当然,面对当下,没有一定审视距离的历史撰写必然是不够客观的,因此,“在路上”并非致力于得出什么样的史学结论,而是力求以亲历者的视角来感性地呈现当下比较集中而生动的艺术问题,并通过问题的分析和阐释,为艺术史的书写提供一定的线索。所以相对于当时众多姿态前卫的双年展、三年展而言,“在路上”更多地强调的是内容的文献性,通过对青年艺术群体长期、持续的关注,在若干年以后,形成一定的有意义的文献积累。至于为什么第一季的时候是以媒介作为分项的依据,主要是考虑到当时中国艺术发展的客观现实,以传统媒介进行的艺术创作还占很大的比重,同时,不同的艺术种类之间在当代转型的史学进程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每个艺术种类都有其史学梳理的特殊性。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了以传统的媒介分项在当代学术阐释上的局限性,所以在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上强调的不是画种的纯粹性,而是媒介作为一种语言元素在艺术创作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展陈方式上没有做任何的限定。

“在路上·2018: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

经过了前5届的展览,“在路上”基本上完成了第一季的田野调研工作,去年开始进入从学术问题本身切入,以当代理论的热点问题为线索,整理当代艺术文献的第二季。从“UNMANNED(无人)”这一届活动开始,我们不会再事先预定主题方向,也不再划分媒介领域,而是密切关注当下青年艺术的动态和理论的热点,让“在路上”更加符合当代青年艺术发展的节律,和当下的青年艺术共同发展。

孟尧:“在路上”是一个展览和论坛相结合的艺术项目,青年艺术展览和青年批评家论坛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你们在展览和论坛两块的诉求有什么差异?

张新英:实际上还不只是展览和论坛相结合,“在路上”是一个从提名到文献出版+遴选,到抽样展览+研究,再到学术论坛,几个方面相结合的一个综合机制。提名、出版遴选、抽样展览和学术论坛几个步骤依次推进深入,从田野调查到有针对性的研讨,兼顾史学的视野和批评的深度。其中,提名和出版注重文献性,在各专家和学术机构的支持下,力求做到客观全面,同时结合收藏,为艺术史的研究和书写留下系统的文献;展览注重实验性和媒介拓展性,整合青年策展人的力量,以学术批评带动展览策划,结合各媒介领域当下的学术问题,使展览本身成为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论坛注重学术针对性,凝聚青年批评家的力量,针对当下热点的以及在策展过程中浮现出来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以2018年的提名展和论坛为例,我们邀请了包括付晓东、胡斌、何桂彦、杭春晓等21位活跃在当代艺术批评和策展领域的青年批评家组成学术团队,提名青年艺术家并参与学术问题的讨论。展览以“unmanned”为关键词,分“自在”“诘省”和“无人”三个板块展开主题的视觉阐释,关注当下社会发展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未来艺术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艺术中的表现。论坛则将这一关键词放置到艺术史的大框架中,从工业革命与艺术发展的关系出发,以“未来艺术与人”为题,从“Unmanned时代艺术的生态和艺术家的状态”“存在”和“无人”在艺术史上的演变、“Unmanned时代艺术分析或个案分析”“存在主义在中国”几个层面展开讨论,通过“无人”时代艺术与人的关系,搭建起当代青年艺术创作与艺术史之间的学术联系,从而使整个活动具有了更为实在的学术意义。

孟尧:今天中国已经有了很多扶持青年艺术家的当代艺术项目、平台和机构,其中大多数是以评奖、商业推广的方式来运作的。你们则是明确以“学术诉求”为切入点来开展工作的,如果从策划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在路上”这6年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又有哪些经验和收获可以分享给同行?

张新英:回顾“在路上”走过的这6年,我觉得还是很幸运的,得到了孙振华、殷双喜、傅中望、冀少峰等前辈专家,以及邱志杰、李振华、刘礼宾等青年批评家的帮助和支持,更得到了吴洪亮、盛葳、朱小钧三位青年批评家多年来结伴相携,一起走到今天,此外还有一众的青年批评家参与每届的论坛。正是有了大家为着一个共同目标的一起努力,“在路上”才得以在形形色色的青年艺术项目中沉淀下来,得以延续。也正是因为“年轻的美术馆+青年艺术家+青年批评家的共同事业”这样的定位,才形成了“在路上”今天稳定的学术团队,才确立了鲜明的学术形象,有了明确的学术方向。当然,困难和问题也还是存在的,正因为“在路上”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项目,避开了背后的商业模式,所以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缺少实力雄厚的经济支撑,以致在展陈和媒体的宣传方面始终未能尽如人意。雅昌艺术网2017年11月份的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显示,“在路上”系列活动学术性五星,策划执行力、现场效果和国际化能力都是四星,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却只有三星。对比同时上榜的其他商业机构支持的项目,不论学术性如何,现场效果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两项却都达到了四星或五星。不只是2017年,实际上每一届的活动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团队成员的精力有限,只能尽最大可能地守住学术的底线,这才是“在路上”的根本。

1. “在路上·2013: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展览现场

2. “在路上·2013: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论坛现场

3. “在路上·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展览现场

4. “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展览现场

5.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展览现场

6. “在路上·2018: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展览现场

7. “在路上·2017: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展览现场

孟尧:请你介绍下“在路上”的艺术选拔、推荐机制是如何运作的?

张新英:关于提名和遴选的具体操作,基本上是以广泛提名+策展团队投票遴选为主,尊重策展团队的选择和判断,以强化展览的学术针对性。同时根据每届的具体情况,也会做些许的调整。“在路上”最初的推荐选拔机制包括推荐和评审两部分,但经过了实际操作以后,发现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在第二年,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扩大了提名专家队伍和被提名艺术家的范围,同时也取消了评审团队,改由策展团队根据展览的学术需求遴选参展艺术家,遴选的标准也由原来的“优秀与否”调整为“与展览的学术主题契合与否”,由此提高了展览的学术说服力。再后来,我们又在提名专家队伍里加入了提名机构,从而使被提名艺术家的推介机制更加严密。2018年“在路上”进入第二季以后,根据活动史论性强、且不分媒介的特点,我们再次对提名专家队伍进行了调整,由活跃在全国各地的青年批评家和策展人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一方面推介青年艺术家,一方面参与学术研讨。至此“在路上”成为了这一批青年批评家共同的事业,借此进行学术的交流与交锋,也借此共同为当代青年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孟尧:对于今天的年轻艺术家来说,你觉得应该如何去应对今天纷繁的奖项和展览机会?

张新英:从表面上看,纷繁的奖项和展览机会让青年艺术家有了更多崭露头角的平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些奖项和平台也同样是一把双刃剑,甚至可以说是把中国当代艺术由一个精英辈出的大时代带向了一个蛰伏的小时代。面对形形色色的资讯以及前辈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高度,青年艺术家就像是置身于德国哲学家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的“镜屋”,徘徊着寻找艺术的出口。他们必须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态,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到底是哪里,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资讯和思潮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当下的艺术评价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一个奖项也并不能代表一种绝对的实力和水平,更不会有任何的事件可以轻易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令人满意的新闻效应。这也是这么多届以来,“在路上”从来没有设立过奖项的原因。我们在遴选参展艺术家的时候,只能说某一个艺术家刚好契合了我们对于该届展览学术问题的考量,能够为我们对于学术问题的阐释提供恰当的支撑。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展览并不是一个结果,不是得出一个孰优孰劣的结论,而是一个开始、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把当下艺术的某个问题尽可能客观地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从而推动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孟尧:这次《画刊》特稿,我们还采访了“新星星艺术奖”“青年艺术100”“常青藤计划”的负责人,你对这几个青年艺术推广平台了解吗?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工作?

张新英:这几个都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的青年艺术项目,“新星星艺术奖”和“青年艺术100”比“在路上”还要早上几年,“常青藤”和“在路上”的时间差不多。我想之所以能够持续这么多年,本身就说明了这几个艺术项目都已经找到了与中国青年艺术发展的契合点,并真正地在当下的艺术发展中发挥了作用。不管是市场方面的推广,还是学术层面的推动,这些同仁们所做的工作和努力都是值得尊敬的。

孟尧:“在路上”主要关注的是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群体,我想了解在当年的展览之后,关山月美术馆后续会一直跟踪和关注参展的艺术家吗?你们会持续做不同方式的回访和研究吗?

张新英:当然会一直跟踪和关注,“在路上”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艺术项目,在过去的几年里,就有青年艺术家不止一次地参与了“在路上”系列学术活动。同时,每届的展览也都会有一系列的巡展等后续拓展活动,或者经“在路上”推荐给其他的学术平台。比如2015年便有6位参展艺术家通过“在路上”的平台推介,参加了重庆青年艺术双年展。此外,虽然“在路上”不介入市场,但我们会考虑由美术馆来收藏作品。从第一届开始,我们就已经对参展作品进行收藏,这样可以在书写的文献以外,为艺术史保留更多的实物文献,二者之间相互佐证,才具有更为客观的史学价值和意义。

孟尧:“在路上”这个项目,你们计划做多久?2019年以后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张新英:2018年我们刚刚开启了“在路上”以艺术史上的关键词为线索的第二季,2019年会延续这个思路,和2018年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至于做多久,我想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们会一直持续下去。

猜你喜欢

批评家策展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策展哲学》
策展与时代:文化责任与学术发展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主题论坛纪实
新锐批评家
关于策展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今日批评家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