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布鲁姆知识分类理论的地理教学活动策略

2019-02-15余美君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概念性程序性元认知

摘 要:以布鲁姆的知识维度划分理论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为基础,将地理知识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元认知知识四类,针对每一种知识类型,提出适合的地理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并应用到具体地理教学案例中。

关键词:布鲁姆知识分类理论;地理教学活动;地理核心素养

一、 地理知识维度与地理教学活动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中知识的四个层次将地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地理事实性知識、地理概念性知识、地理程序性知识以及地理元认知知识。基于知识维度划分的知识分类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针对不同知识的教学活动设计,利于地理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 基于知识维度划分的教学活动策略

(一) 事实性知识的教学活动策略

“事实性知识是学习者在处理疑问时或者学习某一门类的学科内容应当明白的基础元素。”具体体现在地理知识中包括地理景观、地理名词、地理分布等。因此独立性、片段化是地理科学中事实性知识的特征,同时在必修1中的事实性知识多表现为客观性的特征。于是对于地理的事实性知识的学习需要采取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以助学生直观地吸收地理事实性知识。

例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学活动的实例引用中,通过学生与“星图”软件的人机交互的过程,学生将想知道和感兴趣的天体名称输入软件就可获得大量的可视化的感性材料,十分的便捷而且大量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事实性知识,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 概念性知识的教学活动策略

“概念性知识是指在同一系统的知识构成中各个基础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概念性知识具体可以包括地理演变、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等。概念性知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联系性,这种知识是具备组织联系的知识种类。同时,结构化与概括化也是概念性知识之特性。于是,对于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中由于有的地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不强,需要找寻该知识点间的组织联系,加强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的发展。

例如,“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教学活动中,对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知识点的学习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来整体的学习而不能将各个地理环境要素人为地割裂的学习,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通过地理分区,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进而选择分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同地理分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以及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所表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并且说明上述几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学生动手画出关系图。体现了教学设计凸显空间视角以及帮助增强区域认知,提升了学生收集信息的本领。而且对于这类概念性知识的教学也可用选择案例帮助学生加强逻辑分析的实践力。

(三)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活动策略

“程序性知识是‘如何做事的知识,即知道在特定情境中需要有怎样的步骤。”在地理知识中程序性知识表现为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地理程序性知识的实践性的特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该类知识后能够提高自身的地理实践力,因此教学需要有注重地理实践能力的地理教学活动。所以该类知识的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开展探究式教学实践,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知识和技能,了解和分析人地关系。

例如,“热力环流”教学活动中可以以生活中热力环流知识运用为线索贯穿始末。针对热力环流原理这种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性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就采用了直观教学的方法运用具有针对性的实验视频,以及通过难度梯度逐渐增加的实验问题,完成实验表格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并动手拼“热力环流示意图”的拼图来强调了“温度、气流、气压”间的关系。

(四) 元认知知识的教学活动策略

“元认知知识是对于相关的地理认知策略和个体有关本身认知进程的知识。元认知知识可以帮助引导学生调整与监督自己学习进程。”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的策略性知识最主要是地理认知能力。元认知知识能够协助引导学习者调整与督促自己知识累积的进程。所以引导功能与自查功能是元认知知识特有性质。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知识来说,元认知知识的情感性更明显,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善于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教学活动中,通过建立媒体发布会的情景,利用环保专家分解问题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理性思维,赋予师生以不同的角色帮助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有助于人地协调观念的形成。出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分别对海平面、旅游业、农业、水循环等方面产生的可能影响的图文信息,力求强化学生的图文信息转化能力,使其锻炼对于地理元认知相关问题的分析、归纳和综合等逻辑过程方法和技能,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地理核心素养。

因此,事实性知识的地理教学活动需提供的地理事实性的材料需要精炼有效,不宜过多的冗余;概念性知识教学活动需有意识地引导或者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理解概念性知识,适当的辅以乡土实例创设情境助学;程序性知识的地理课堂活动需教师注重顺序性以及条件性的特点,多利用流程图来巩固课堂所学习的该类知识;元认知知识的地理教学活动需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能加深对元认知知识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盛群力.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2.

[2]洛林·W.安德森(Lorin W.Anderson).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5).

[3]陆莉敏,蔡凌,陈实.巧用“星图”软件开展交互可视化地理教学——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J].地理教学,2016(24):62-63.

[4]陈杰,陈良烟.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以人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28.

[5]李由之,兰敏.地理情境教学下的学科渗透和情感发展教学设计——以“热力环流”为例[J].地理教学,2017(4):21-22.

[6]许昌文,黄玉琳.“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0):52-53.

作者简介:

余美君,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概念性程序性元认知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未来主义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把握错因有效分析纠正
夜郎古国游乐园剧院概念性方案设计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概念性知识对维、汉语小数读法的影响
浅析程序性知识教育游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