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9-02-15袁礼芳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优势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摘 要: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拓展知识面,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导入、课堂教学,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优势;对策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使了教育的改革。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因其容量大、灵活多变等特点而具有优越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刺激学生感官和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数学的“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直观地给学生展现各种平面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形,促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直观和具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整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一、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信息技术能够将图片、声音等直观地呈现出来,促使静态化的知识动态化、多样化,它的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外部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该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而言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应试化的数学教育模式,难以实现兴趣培养、习惯培养的目标。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多角度的刺激,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视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 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视野

小学生数学基础不错,知识视野狭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丰富的知识容量,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丰富学生知识视野,力求取得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首先,信息技术能够将图片、视频等资源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促使静态的数学课堂动态化。尤其是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改变了过去单调的图形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互联网资源的优势成为教师拓展教学内容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补充,最终取得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三)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简化教学路程,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极强的学科。数学课堂中有很多抽象、深奥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则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重点难点。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给予学生直观的视觉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畫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各种轴对称图形是如何实现对称效果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远比教师知识的灌输更加直观和具体,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二、 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对策

(一) 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的优势,优化课堂导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机械地给学生讲解各种图形的形状、性质等。笔者在教学中,有效地结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通过一个有趣的导入,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开始,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参观一个魔法城堡,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图形,同学们要先能把所有的图形找出来,并说出各有什么特点,才能够拥有打开魔法城堡的钥匙。然后开始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各种图形。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们瞬间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可以说:信息技术手段是教师教学中最佳的辅助手段,是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在指导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首先,微课的运用。微课是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对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视觉,优化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在指导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重点难点讲解环节,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通过flash动画、图片等方式,优化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各种图形面积的求解公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计算公式的现状,如对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笔者通过动画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柱体展开之后的形状,再看到长方形转化成圆柱体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的由来,落实新课改“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多媒体图片、视频、动画于一体的教育模式,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乔敏.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9):26-27.

作者简介:

袁礼芳,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汇川区泗渡小学。

猜你喜欢

优势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