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高效课堂的思考

2019-02-15顾嘉诚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新课改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正逐渐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逐渐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教学。在新课改中,“高效”一词在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中尤为突出,但是,如何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中完成教学目标并达到教学成果;如何根据新课改理念,面对现有的学情,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我从一堂课的各个环节入手,思考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数学课。

一、 备课

首先,在备教材方面,我向教学前辈学习,熟悉小学阶段各版块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帮助我梳理知识,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会出错。教材中的每一道习题也非常重要,教研室将习题放在教科书上是有明确的意图的,而我们教师就是要充分地整合这些习题,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其次,备学生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学之前,要充分地了解学情,这不光是知识层面的,还有智力层面的。

再次,备教具要三思。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几乎每一节公开课都会用到像PPT这类的教学媒体,像“魔方”这个神奇的盒子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然而,教学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并非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教学组成部分。

最后,再说课前准备。不仅老师要备课,学生也需要“备课”。其实学生的“备课”很简单,最基本的文具学具是要准备好的,课本、草稿本、作业本按需要拿出来放在桌角。

二、 上课

(一) 导入

在这里,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在新授课中,设计的目的始终是为了导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要尽可能的简洁,问题也要明确,流程也是步步深入。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中,可以利用各种平行四边形的生活图片引入,让孩子们观察图片,找出相同的图形。在以往的学习中,孩子们已经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对它的形状有了大体的了解,很容易就能找出图形。这时教师可以顺水推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这样一个简短而明了的新课引入就完成了。

(二) 新知教学

新知教学是一堂课的核心,利用一节40分钟的数学课大约60%的时间完成该堂课的教学目标,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先进的教学手段。这里丰富的教学经验包括:合理的教学设计、熟练的教学组织手段、清晰的教学思路、明锐的教学判断等一系列教学经验。而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指充分结合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方式。

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中,我摆脱了教材原有的教学情境,进行了如下设计。

我在PPT中首先设计了一个快餐店開业酬宾的广告。在引入环节,让学生自由配餐,并引出探讨搭配中的学问。而在新知教学中,让学生将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接着增加主餐和配餐的样数,再次询问所有的搭配方法共有几种,并归纳总结如何求搭配方法的总数。这样的设计贴近生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也紧紧围绕着问题展开。同时通过画图、列表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探索出如何求搭配方法的总数的问题。过程紧凑而顺畅,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进行,学生学得高兴,收获也丰富。

(三)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且课堂练习的设计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毕竟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新知教学,留给巩固练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巩固练习中的习题要有新知巩固、基础练习、拓展应用等众多功能,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练习的题目不能多,那么如何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呢?这就要用到“一题多变”。

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后有这样一道题:

1. 少先队员割草。第一组14人,平均每人割草11千克;第二组13人,平均每人割草9千克。第一组比第二组多割草多少千克?

2. 少先队员割草。第一组14人,共割草154千克;第二组13人,共割草117千克。第一组比第二组平均每人多割草多少千克?

在原题的基础上,我加以修改:

少先队员割草。第一组14人,共割草154千克;第二组13人,平均每人割草是第一组的2倍。第二组共割草多少千克?这样就使得运算顺序发生了改变,达到了拓展应用的目的。

总之,在备课时研读教材是非常有用的,充分利用课本素材帮助教学也是每一位教师所要关注的。

三、 总结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教师一般用“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进行表述。这里要说的是板书的重要性,板书是对一节课中重点的标注,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应该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可以随时回顾知识点,起到巩固的作用。在总结时学生也可以利用板书唤起记忆,回想课堂流程,这样知识点就一个一个被梳理出来,这是PPT所不具备的。

参考文献:

[1]李成良.聊聊“懒”课[J].人民教育,2009(1):38-41.

[2]王翠.唤醒学生经验 提高教学效率[J].江苏教育,2014(3):42-43.

[3]李星云.小学数学新课改热点问题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8(4):43-48.

作者简介:

顾嘉诚,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市文亮小学。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新课改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