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授信评审与内部评级的分工与协同

2019-02-15刘吕科

银行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评级风险管理经验

刘吕科

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发展能力建设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支柱。重视业务发展能力建设,轻视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是商业银行在业务快速扩张,“跑马圈地” 过程中极易踏上的一条“华容道”。无论国际或国内,历次银行危机都警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才是守住银行生命线的“普利茅茨之盾”。在当前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化的新形势下,面对竞争加剧和风险加大的金融环境,没有与业务拓展能力相匹配的风险管理能力,就难以实现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的战略目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从风险文化、风险偏好、风险战略到政策制度、管理流程、工具方法,再到风险监测与报告、数据与信息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与可靠性, 这张大网的细密程度及其与银行自身的匹配程度决定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在风险管理的诸多环节中,授信评审与内部评级是贯穿全风险管理流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两种工具,评审与评级分别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评判客户或债项信用程度,前者的可靠性决定了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灵活性与稳健性,后者的准确性决定了商业银行从贷款定价到拨备计提、绩效考核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从本质上讲,专家经验评判与风险量化都是金融风险评价工具,二者互为抵补。但从部分商业银行实践看,二者的协同性还有待加强。一是侧重专家定性评价还是模型定量评价的迷雾尚待消散;二是对同一标的风险评价结果可能会迥异。从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二者应相互取长补短、逐步融合,共同为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评审与评级的异曲:迷思与彷徨

从国内商业银行实践看,许多商业银行在如何看待专家经验评价与风险量化方式上存在“迷思”。在态度上存在两种极端:一种重视评审,轻视评级。持此态度的银行认为,在数据准确性不高、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不真实的情况下,数据量化结果不可靠。另一种则认为专家经验不可靠,“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专家的经验和观点都有极大的主观性,因此靠专家经验评价客户或资产信用是有局限性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很多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就抱持“轻评审、重模型(评级)”的态度。在信用环境差、数据可获得渠道少的情况下,持第一种观点的银行數量较多。因此在这些银行,评级就是“花瓶”,或者是应付监管的“摆设”,监管检查时,“拿香拜拜”,平时就“束之高阁”。评级体系的整个工作,包括评级政策、评级后督、模型验证等基础工作“形式化”和“表面化”。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风险量化结果“不可信”,风险量化结果也很难在贷款定价、绩效考核、资本配置等风险管理全流程深入和全面应用。随着国内信用环境的改善与数据可获得渠道的扩大, 内部评级与风险量化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重视评审,轻视评级”的局面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对待评审与评级态度上的迷思也在很多程度上造成商业银行在二者团队配置及功能设置上的“彷徨”。在如何处理评审团队与评级团队的关系上,不同银行有不同的做法,即使同一家银行过去和现在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差异化”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在此方面的“彷徨”。从实践看,大部分银行将评审团队和评级量化团队设置在不同的部门。同时,评级量化团队与评审沟通过少,造成评审是一套体系,评级是另一套体系,二者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衔接机制。如:评级团队很难充分借鉴评审经验针对低违约组合开发评级模型;评审团队则可能完全不考虑评级结果,即使评级结果与评审经验完全背离,也不细究背后的原因。在此情景下,评级与评审的不同结果又会给经营机构带来困惑,评审通过的业务评级不一定通过,评审拒绝的业务评级却较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评级与评审保持独立、相互制约能够提高风险管理有效性,但如果评审与评级“两张皮”就完全背离了初衷,反而会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

评审与评级的同工:一致与趋同

本质上,内部评级与授信评审都是风险评价方式,理想情况下二者结果应能够相互抵补相互验证,评审结果与评级结果应有一致性。评审与评级相结合,二者从政策制定到结果应用的趋同性是风险管理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评审容易受评审人主观因素影响,并且长期累积的评审经验容易受到固有思维限制,很难随着经济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评审思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模型不是万能的,评级能够通过大量违约客户信息刻画同一行业、同一规模企业的信用水平, 但对于无违约或低违约组合却难以依据统计模型进行量化。例如,对于主权评级和超大型企业的评级,即使国际评级机构也主要按照专家经验评判给出评级结果。同时,对于企业分立,企业承债能力受集团客户、产业链上下游或担保客户的影响等情况,模型是很难及时捕捉到的。因此, 过分依赖授信评审而偏废内部评级,或者过于相信模型结果忽视专家评审判断,都将降低风险管理有效性。

对于授信评审来说,合理参考评级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评审决策,评审决策的一致性将得以提高,评审结果的可靠性将得以加强。对于内部评级来说,一方面应充分吸收评审经验,在针对低违约组合的评级中,力争将评审经验定量化,确保评级结果既有风险区分力和前瞻性,又符合评审常识;另一方面,在统计模型开发和优化过程中应和评审团队充分沟通, 在确保风险区分力的前提下,尽量选取符合评审常识的评级模型,最大程度确保评级结果与评审常识的一致性,为推进评级结果在风险管理全流程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只有授信评审和内部评级相互借鉴、互为抵补,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打出“组合拳”,授信评审和内部评级工作才能持续精进,全面准确评价客户或债项信用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筛选出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客户和债项,并基于评级结果准确测算其贷款定价和拨备计提, 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风险管理有效性。

评审与评级的分工与协作:建议及展望

授信评审和内部评级趋同性是风险管理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无论是授信评审还是内部评级,目标都是准确评价客户或债项信用水平,筛选出风险与收益相匹配或收益水平超出风险水平的客户。二者不可偏废其一,授信评审和内部评级只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篱笆”才能扎牢。在现阶段,结合国内信用环境状况和风险管理现状,建议从三个方面完善授信评审与内部评级工作。

一是加大对风险量化资源投入。随着国内信用环境的改善与数据可获得渠道的扩大,内部评级与风险量化将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评审团队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量化人员数量及质量还有待补充和提高,相关工作的深度和精细化程度尚待提高。只有内部评级工作做扎实,评级结果准确可靠,商业银行风险限额、贷款定价、拨备计提、绩效考核等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才能合理和可靠。加大对内部评级人员及资源投入,才能补齐短板,提升風险管理有效性。

二是强化评级与评审沟通交流。考虑到授信评审和内部评级在大多数商业银行分属不同部门,建议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沟通机制。一方面,确保评审团队能够合理参考模型评级结果,如出现评级结果与评审经验严重背离的现象能及时和风险量化团队一起探究背后原因,合理做出评审决策。另一方面,风险量化团队能够听取评审反馈意见,及时优化模型。同时,在评级模型开发或优化阶段,建议评审人员与评级量化人员直接组成项目组联合开发模型,以便评级模型开发充分借鉴评审经验,提升评级结果与评审经验的一致性, 为更顺利推进评级结果在风险管理全流程的应用奠定基础。

三是确保应用政策一致性。在基本准入、贷款定价、风险限额等方面,授信评审政策与评级应用政策应保持协同,确保对同一客户或债项风险约束的一致性。最大程度地避免经营机构或业务人员以评审结果来博弈评级结果,或者以评级结果挑战评审结论。

通过以上分工协作,授信评审与内部评级能够相得益彰,“琴瑟和鸣”,相互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在远期,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计量能力的逐步完善,评审与评级合一将是大趋势,评审过程即是评级过程,评级结果也是评审结果。风险量化团队既要有建模知识,也应具备丰富的行业评审经验,授信评审与内部评级将逐步融合发展,以更高的视角, 更先进的方法,更灵敏的工具服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总行风险管理与质量监控部)

猜你喜欢

评级风险管理经验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