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十大普惠金融人物

2019-02-15

银行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普惠小微金融

编者按:2018年对于中国金融界来说是相当不平凡的一年,在这短短一年中发生了不少重大的金融事件,《银行家》杂志在2019年第一期杂志中就专门对2018年所发生的金融事件进行了精选汇总以及解读。而在本期我们将把关注点缩小,聚焦讨论2018年中国金融业中的普惠金融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过了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金融业蓬勃发展,经历了一个几乎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很难实现面面俱到,此前中国的金融业一直都注重深度发展,而在金融的广度,即普惠性上下的功夫还不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将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普及、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推进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以此大背景作为基础,《银行家》杂志特别开设了“2018十大普惠人物”栏目,评选出了10位在2018年度内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以及普及作出不小贡献的金融家们,并邀请诸多业内专家对这些金融家们在普惠金融方向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深刻的解读,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加深读者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了解,并进一步为普惠金融在2019年的发展提供新思维和新路径。

贝多广:投行精英,回归普惠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 贝多广

贝多广,上海财经大学学士、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博士,师从国内金融泰斗王传纶与黄达,先后成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和一创摩根CEO,操刀过工商银行、宝钢、太平洋保险等“巨无霸”企业的IPO。从普通的银行家到首席执行官,历经十八年,他抵达了投行事业的顶峰。2013,贝多广华丽转身,专注研究普惠金融,于2016年牵头成立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并出任院长。贝多广力图把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 将小微金融打造成国民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增强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社会居民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返璞归真,打开普惠金融新篇章。历经18年投行风云,贝多广深切感知到投行金融服务过剩,金融机构围绕着大企业转,导致大企业过度融资,而那些真正迫在眉睫需要融资的小微金融主体却饱受金融机构排斥。金融机构都向往和关注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优质客户,忽视庞大的金字塔底层的群体,导致我国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严重错配。2010年左右,贝多广敏锐地察觉到国内小微金融的萌芽,已经处在投行职业巅峰的他毅然转身,从云霄之上回归田野耕耘,亲力亲为开拓普惠金融研究的新篇章。从操刀几十亿规模的大企业融资,到关注几万块钱的小微金融,他反而感受到了更大的社会价值,以潇洒豁然的态度扛起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先锋旗帜。

与时俱进,洞悉普惠金融新价值。贝多广认为,普惠金融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他在数篇论文、报告及著作中均指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金融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构建银行体系阶段、发展资本市场阶段、发展普惠金融阶段。其中,现阶段正是急需建立更具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阶段。贝多广的研究紧跟时代脚步,在诸多论文报告和讲座会议中密切关注与探讨了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金融扶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等热门时代议题上的重要价值。2015~2018年,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这是国内普惠金融领域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2018年10月举行的“2018年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围绕“数字金融”“乡村金融与乡村振兴” “ 扶贫的金融方案”“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和教育”等熱门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革故鼎新,指明普惠金融新出路。贝多广在中金所从事投行业务期间,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客户恒生电子的发家史让他感慨颇深,从上市融资2.5亿的民营企业到市值近千亿的行业楷模,他深刻地认识到互联时代信息技术与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他屡次强调,普惠金融一定要跟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结合起来,普惠金融要插上互联网翅膀。互联网金融的集约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克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最重要的手段。数字为王的时代,贝多广将研究重点倾斜在了数字普惠上,指明了普惠金融的新出路,他本人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的重点研究议题几乎都是围绕数字金融展开的。

普惠金融是一项说易行难的事业,正如贝多广所说,无论他曾在投行风云中跻身怎样高的地位,在普惠金融领域就要从头开始,挽起裤腿站在泥地里亲手去干。他的睿智和勇气、胸怀和毅力使得他在短短几年之间就洞悉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大格局,在普惠金融大厦构建过程中不断为其添砖加瓦,身体力行地引导着一批批后来者,实乃当之无愧的普惠金融人物。

杜晓山:济世情怀,举旗普惠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 杜晓山

从小额信贷到普惠金融,杜晓山教授一直致力于如何满足中国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25年的普惠金融路,他以济世的情怀、满腔的热血投入到底层群众的金融救助与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中去。

中国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的引路人。小额信贷是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的重要构成。杜晓山的普惠金融之路是由扶贫社开始的。1993年,在尤努斯的影响下,杜晓山及其同事将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引入中国,并在河北易县成立了第一个扶贫经济合作社,开启了中国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扶贫的探索,证明了“穷人没有信用”和“扶贫小额信贷不可能自负盈亏”的逻辑是错误的。杜晓山及其同事们先后在6个贫困县进行了约20年的实践试验,验证了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模式在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是可行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正是他们多年的辛苦奔走与实验, 让我们了解了格莱珉的核心思想,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农村金融特别是扶贫金融的痛点。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的发起者。在发展扶贫社的时间里,杜晓山积极推动小额信贷领域的自律发展,发起组建小额信贷联盟。中国小额信贷联盟是中国小额信贷领域首家全国性会员制行业协会类的组织, 2005年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和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发起成立,从最初以公益性小贷机构为主,发展为涵盖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和服务类中介组织。2005年成立之初,命名为“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络”,2010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小额信贷联盟”。

中国普惠金融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在推进普惠金融方面,杜晓山带领小额信贷联盟在成立之初就率先引入联合国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概念。13年间,小额信贷联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6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意味着普惠金融在中国有了顶层设计,小额信贷联盟也受邀参与规划的宣传推广。杜晓山认为“普惠金融根在农村”,农村普惠金融,应该是建立一个满足或者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竞争适度、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性农村金融体系。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应是“道”与“术” 的结合。所谓“道”,是指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一些情怀或价值观,需要站在客户而不是机构或个人的角度考虑;所谓“术”是指技巧和风控。普惠金融应坚持逐利与弘义的平衡与统一。杜晓山强调, 发展普惠金融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初心就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命就是让穷人也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张学文:不忘初心,大行担当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 张学文

2018年对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来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自2007年成立至今,邮储银行已走过十余个年头。从1986年邮政储蓄的恢复开办到1997年邮电分营,再到2007年邮储银行的组建以及如今的发展壮大,可以说邮储银行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演进路程始终都紧紧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祖国和人民协力同心。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邮储银行继续着眼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坚持“服务社区、服务中小、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责任,不断摸索作为国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张学文自2012年12月起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行长,多年来一直走在推进金融普惠的前线。

紧随政策,落实乡村振兴。2018年,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中国邮储银行携手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产业化领域金融合作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双方合作的总体思路,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引导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与邮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有效对接,充分利用邮储银行“农村基础网点多、服务三农能力强”的基础优势,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以发挥农业产业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功能作用。《意见》提出,邮储银行力争在2018年度实现涉农贷款方面净增1000亿元以上,并在3年内实现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100个农村项目开发。

凝聚力量,助力中小民营。为了中小微和民营企业能够享受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充分发挥票据业务作用,以解决中小微和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18年11月末, 邮储银行票据业务已经累计服务企业客户4万余家,其中中小微票据业务客户占比接近94%;累计贴现投放资金超过2.5万亿元,占票据贴现放款总额的76%。邮储银行将积极顺应票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票据业务的独特优势,深入分析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特点,增强票据综合服务方案整合设计能力,进一步加大票据业务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融资和融智服务。

融合科技,探索普惠发展。近年来, 邮储银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尝试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拓展出一条可以使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渠道,构建出一个使得金融和非金融深度融合的服务场景,运用科技创新助力风险防控,寻求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之道,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上做了不少的探索。而在今后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向上,邮储银行提出三个方面:一是依托数字技术, 推动普惠金融规模化发展。二是打造包括征信、风控、信贷、支付、理财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生态闭环。三是推动金融服务输出,助力普惠金融。

张学文表示,邮储银行成立十余年来,始终坚守和践行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服务社区、服务中小、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主动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期待今后邮储银行会持续在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道路上大放光彩, 为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宋锐:深耕农村,服务三农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 宋锐

宋锐2014年出任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2019年1月初任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贵州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巡视员。多年来,贵州省农信始终坚持“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理念,带着深厚的民生和土地情怀,承载农村金融创新的擔当使命,带领贵州2.8 万名信合人主动融入贵州这一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坚持推进富民、惠民、便民、助民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

聚焦小微,探索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脱贫攻坚,发挥金融扶贫主渠道作用。宋锐作为贵州省联社带头人,积极倡导全省农信社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具有贵州特色的普惠金融业务,打造了贵州农信服务小微的五张名片。一是建设“农村信用工程”,开展农户信用评级,打造“信用组”“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信贷权。二是实施“信合村村通”工程,在全省建立“信合村村通”便民服务点17857个,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建立驻外农民工服务中心,在贵州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北京、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浙江等省设立13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发放农民工在外创业贷款和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四是创办“金融夜校”,利用晚间或农闲时间到田间地头为农户传播金融知识,提升农户金融素养。五是搭建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进村入寨为老百姓办理开户、转账、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与银行柜面一样的业务。

脱贫攻坚,发挥金融扶贫的主渠道作用。贵州有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贫困村。贵州省的深度贫困令宋锐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他屡次强调,“脱贫攻坚,金融先行,贵州农信,责无旁贷”。在他的带领下,贵州农信创新推出了精准扶贫“特惠贷”产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 万元(含)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低利率、低成本的贷款支持。截至2018 年11月,农信社积极发挥金融扶贫主渠道作用,引导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倾斜,向贵州66个贫困县(市)贷款2560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60%,向20个极贫乡镇贷款30亿元,累计发放“特惠贷”411.45亿元,惠及 80.8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贵州农信金融扶贫成绩突出,宋锐还曾获得“贵州省年度脱贫攻坚创新奖”,这使他在金融扶贫之路上步伐更加坚定和有力。

心系民生,担负扶危助困的社会责任。2015年,贵州农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与务川仡佬族自治县结成帮扶对子。三年来,宋锐同志多次带队深入务川调研,了解该县贫困现状、发展需求, 分析制约发展原因,提出了“资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扶贫走”的资金帮扶思路,累计向务川县捐赠帮扶项目资金4.7 亿元,改善贫困地区教学环境和医疗条件;统筹协调24家行社1862名干部开展帮扶活动363次,帮助务川修建“农信小康房”4栋,援建通组路20余公里,修建、改善村办公楼和村卫生室共16栋,援建产业生产加工建设项目27个,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产值共1000余万元;组织全省农信社338名员工与务川贫困乡开展“1+1” 爱心育才工程,落实捐赠物资65万元。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帮助务川实现了整县脱贫。除此之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支持全省贫困地区扶贫生态移民、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截至2018年末, 通过贵州信合基金累计向社会捐赠资金达25.7亿元。

作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宋锐带领农信人在贵州的广袤大地上辛勤耕耘,通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惠及庞大的小微群体,尤其是那些饱受资金困扰的贫困创业者,在当地农民心中竖起了贵州农信的独特标杆。宋锐是普惠金融实践开拓领域的先行者,他脚踏实地的行事作风和深耕农村的赤诚之心,将带领贵州农信在普惠金融创新与践行之路上越战越勇,一往无前。

黄军民:专注小微,匠心情怀

浙江台州银行行长 黄军民

2018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影响了微观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整个银行业的发展。当前,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这既是小银行难得的发展际遇,也是考验“内功”的关键时期。

这一年,也是台州银行发展史上的第30个年头。台州银行起源自1988年成立的“银座金融服务社”,立足台州和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30年专注于小微金融服务,把99%以上的信贷资金投向民营企业,努力竭诚解决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通过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金融服务,其自身也成长为一家成熟稳健的城市商业银行。台州银行30年的发展史,也是支持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发展史,台州银行也成为中国银行业小微金融服务的佼佼者,曾连续五次获得中国银监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连续多年在同级别城商行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黄军民,目前担任台州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他作为银行经营管理团队带头人,专注、专业从事小微金融服務20多年,利用其金融和IT技术复合型的专长, 潜心小微金融服务领域的研究、实践,在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机制、产品和智慧小微方面有诸多的创新和领先做法。

黄军民一直坚持三个理念:

首先,小银行应该充分认识自身的资源禀赋,实行差异化错位竞争策略。战略首选的客户应该是当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农客户。对台州银行来说,小微企业目标市场定位是自身选择的结果,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

其次,专注才能成就专家。要想的办法是如何做深做透,筑牢基础客户根基, 形成独擅的客户服务、风险识别等核心竞争能力。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是贷款,以及业务结算和日常的存款。台州银行坚持业务以存贷汇为主体,这既符合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也符合当前监管部门强调得“银行业务回归本源,做好传统业务”要求。

最后,小银行与小企业唇齿相依、共生共荣、相得益彰。小微金融服务到位, 就能更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与此同时, 银行把小微群体服务好,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客户群体而发展壮大,而且能成就一批企业,也切实履行了责任和使命。

台州银行从2010年开始走出台州, 实现跨区域发展,至今业务范围覆盖浙江省,并在北京、深圳、重庆、江西等地设立村镇银行。这些异地机构都秉承同样的文化、理念和流程。通过实践检验证明, 他们这一套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具有较好的可复制性和生命力。

新时代已经到来,对整个银行业来说,都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对此,黄军民的想法是,新时代、新经济下小微企业在转型,小微金融服务也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于是,台州银行通过不断深化和创新,积极应用金融科技等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使小微信贷技术和体系从以往的“下户调查、眼见为实、自编报表、交叉检验”等传统模式,开始朝着“数据驱动、线上流程、行业专家、现场交叉”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迈进。

近年来,在黄军民的带领下,台州银行正在积极开发和应用金融科技手段, 开展数字化转型,建设小微金融服务智慧平台,创新“以业务枢纽系统为核心的一站、一分行、一平台、一中心”模式:推出客户服务移动工作站,让客户经理上门实时办理业务;建立线上分行,让客户在线申请贷款;搭建大数据平台,构建起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居民、农户等不同细分客群的贷前准入、贷中审批、贷后监控三层的风险评级和控制体系;搭建后台作业支持中心,建立前端批量获客、中后台集中作业的“半信贷工厂”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化转型手段,努力解决小微金融服务领域中如何提高服务的效率、如何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如何提高服务的价值这三个关键问题。

对于已经到来的2019年,黄军民认为,在当前,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举国上下十分重视的大事和要事,这对于台州银行来说,既是际遇和机缘,也是使命和挑战。未来的发展路径十分清晰,就是既要坚守定位,又要深化和创新。坚守定位就是要坚守社区银行商业模式专注于小微企业,坚持存、贷、汇业务为主体,坚守资产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深化和创新发展就是要充分重视时代变迁带来的金融交易方式的变化,综合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效率、水平和价值。他坚信,小微金融“应该做、值得做、能够做、可做好”,小微金融大有可为!

王钧:创新服务,践行普惠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董事长 王钧

自1993年创立至今,25年来王钧带领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泰隆银行”)专注小微务,践行普惠践,全面服务小微、三农和普惠金融客户,将99%的信贷资金投向小微企业。截至2018年9月末,泰隆银行贷款500万元以下的客户数占99.84%、余额占比为92.45%;100万元以下的客户数占96%、余额占比为68%, 户均贷款29万元,已经创建了一套商业可持续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

定位小微,深化服务。王钧认为, “做好小微金融,市场定位比信贷技术更重要”。他带领泰隆银行主动把目标客户定位为“信贷需求强烈但得不到很好满足”的小微客户,持续推动机构和人员下沉。一方面,将机构和人员向市场一线延伸。目前,泰隆银行300多家网点,90%以上分布在农村和社区,服务范围覆盖1700 多个乡镇;8100多名员工,近50%为客户经理。另一方面,将小微客群进一步细分为“小”和“微”。其中,“小”是指小微企业类客户,“微”是指普惠类客户。

“三品三表”,解决信息不对称。“三品三表”是泰隆银行破解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一套风险评价技术。“三品” 就是人品、产品和抵押品。“三品”中, 一看人品,主要解决“信不信得过”的问题。二看产品,主要解决“卖不卖得出” 的问题。三看抵押品,主要解决“靠不靠得住”的问题。“三表”即电表、水表和海关报关表。“三品三表”结合侧面打听等风险评价技术,基本解决了困扰小微企业贷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了信贷资产质量。

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内部和外部数据积累逐步增多,浙江泰隆银行在充分汲取业务专家经验、实施正向激励机制和引入量化风险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广义“三品三表”的信用风险模型。同时,泰隆银行大力推广PAD移动金融作业平台和信贷中台集中作业,实现客户经理人手一台PAD,主动服务上门。大数据量化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有机结合, 帮助泰隆银行有效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效能和便利性。目前,泰隆银行移动金融替代率为73%,已经做到“让客户最多跑一次”及“甚至一次不用跑”。

技术输出,扩大服务范围。2016年, 泰隆银行提出“走出去”战略,对外输出小微金融技术。泰隆银行成立了王钧任组长的大合作领导小组,帮助中小银行搭建小微金融服务体系,以突破地域限制,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范围。目前,泰隆银行已经设计并形成技术输出、“技术+管理” 输出、“技术+管理+风险池”输出和“技术+管理+资金”输出等多种合作模式;已与广东珠海農商行、山西阳曲农商行、安徽合肥科技农商行和安徽祁门农商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展开合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25年来,王钧带领泰隆银行专注小微金融定位,并进一步提出要喜欢这个定位,要有小微、普惠情怀。展望未来,王钧表示,泰隆银行将不忘初心,坚持定位,继续努力,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贡献绵薄之力。

王晓明:国际大行,普惠新篇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长 王晓明

村镇银行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为落实国家三农政策,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国银行与新加坡淡马锡下属的富登金控合作,自2011年起在全国批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18年底,中银富登共设立村镇银行法人机构127家,在乡镇设立支行网点151家,在行政村设立助农服务站380家,已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形成了覆盖全国22个省(市)县域农村的金融服务网络。

作为中银富登的负责人,王晓明董事长是普惠金融领域的一名老兵。八年来, 他带领中银富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村镇银行发展之路。自成立以来,中银富登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50万户,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200亿元,共为30多万客户提供了贷款服务。截至2018年底,户均贷款仅为23.91万元。更为可贵的是,中银富登将当地资金全部投放当地,不做县域资金的“抽水机”, 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位,因地制宜做好产品创新。中银富登始终专注“支农支小”,只做基本的存贷汇业务,从源头上确保了村镇银行的战略定力。贷款投放上以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为主,涉农及小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0.62%,农户贷款占全部贷款的43.31%;地区分布上不断下沉服务重心,中西部地区机构占比65%,列入全国“832个贫困县”统计的达34家, 为经济运行最薄弱的地区送去金融的源泉活水。中银富登不将有无可以登记抵押的房产、有无过硬的担保人作为贷款唯一标准,而是综合考察客户的经营业绩、发展规划、盈利模式等情况予以放贷。针对到三农客户普遍面临的信用制度建設不完善、缺乏合格抵押物等“痛点”,创新推出11大类、58个子类的欣农贷系列产品。

坚持科技引领,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中银富登建成了以CRM(客户关系管理)、CBS(核心银行系统)、CMS(信贷管理系统)为核心,包括几十个外围系统的IT系统平台,实现了数据大集中。清算方面,中银富登连通了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银联、同城清算等支付清算系统;电子渠道方面,在实现ATM、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POS等渠道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快捷支付、移动发卡、二维码等新兴电子渠道。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的大趋势,2018年中银富登启动了业务数字化升级的“一号工程”,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以及纯线上业务模式,为村镇银行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完善风控体系,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中银富登根据农村金融的特点,建立起一套适合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资产质量持续保持稳定。借鉴国际先进同业的小额信贷技术,设计专门的信贷流程, 并借助科技系统全部实现无纸化审批;基于全流程线上运行产生的数据,推出了平行监控系统,在总部层面对村镇银行各项业务进行实时、同步的监控。中银富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简洁、灵活、有效” 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高效的合规审计队伍,凝聚前中后台共同防范道德风险的合力;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将“不取客户一针一线、不弄虚作假、不放弃任何帮助别人和提升自己的机会”的“三大铁律”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和立行之本。截至2018年底,自设行不良率仅1.52%,关注类贷款占比仅0.8%,拨备覆盖率达279.42%。

探索批量化并购机制,推动优化行业资源配置。除了经营好自设村镇银行外, 中银富登在村镇银行批量化并购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批量化收购了国开行持有的15家村镇银行股权,以及建设银行持有的27家村镇银行股权。通过抓好监管报批和多元主体沟通协调、系统切换、资产质量修复、商业模式落地、员工队伍稳定与企业文化融合等五个关键环节,形成了相对标准化的并购操作流程。通过并购方式实现主发起行股权有序流转,将村镇银行集中到有丰富管理经验、有平台支持保障的主发起行,进一步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提升村镇银行支农支小和实体经济服务水平。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019年,中银富登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战略机遇,始终保持创新动力和创业激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扎扎实实做好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金融服务,奋力谱写新时代村镇银行事业的新篇章。

李南青:数字普惠,引领行业

微众银行行长 李南青

作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开业4年多来,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探索普惠金融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中国银行业在新时代的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初步探索出一条新路。自微众银行筹建之初便加入创始团队、现任行长的李南青当然功不可没。

以普惠金融为目标。在2014年筹建之初,微众银行就将发展战略确定为“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数据科技为抓手、同业合作为依托”。拥有多年银行从业经验的李南青,对普惠金融有着深刻的理解:普惠金融内涵博大精深,要义是机会平等。受制于成本、风险和收益的结构性不对称,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惠及两类群体:一是财务状况较差的人群,二是居住地区较偏远的人群。微众银行选择普惠金融作为首要目标,既是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监管要求,也是作为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民营银行的使命和职责之所在。“开业4年多来,微众银行以深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重点拓展两大业务领域:一是面向长尾人群提供小额消费贷款,助其提前实现美好生活;二是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经营周转贷款,助其创业创新成功。同时在服务方式上,也相应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全线上,追求高覆盖和好体验;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O2O),植入场景和实体。”李南青表示。

普惠金融实践初见成效。微众银行在2015年5月推出了定位大众客户的首款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以“微粒贷”为代表的小额信贷产品具有“无抵押、无担保,循环授信、随借随还,7x24服务、15分钟贷款完成”等特点,让客户“随时可得,按需贷款”。这些产品自推出以来即得到市场和客户的高度认可,不仅在业务规模上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而且在实际效果中充分体现了较为鲜明的普惠金融特色。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由李南青带领的微众银行,自成立之初就不断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道路。微众银行利用自身积累的数据分析、风控建模的优势,于2017 年11月推出的面向小微企业的首款产品“微业贷”开始在深圳试点。“微业贷” 通过运用微众银行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风控,客户从申请至提款全部在线完成, 真正实现小微客户“不用跑一次银行,企业贷款已到账”。“三无”“三有”加“一快”是其突出特色:无需线下开户、无需纸质资料、无需抵质押,只要有企业、有纳税、有信用便可申请,门槛低; 额度最高300万且立等可见,资金15分钟到账,按日计息,随借随还,使用便捷。“微业贷”上线一年内,已有效触达超过20万户小微企业,其中67%的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在获得授信时, 69%的客户无任何企业类贷款记录,40% 的客户无任何个人经营性贷款记录,31% 的客户既无企业类贷款记录也无个人经营性贷款记录。同时,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微业贷”,微众银行不仅解了很多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满足了他们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还助力授信企业近50万员工的就业,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来应有的贡献。李南青曾提到,互联网产品扩大服务的边际成本低,微众银行将继续利用这一特性,进一步降低成本、优化风控、下沉覆盖客群,持续为小微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融资服务。

创新驱动业务发展。李南青一直推动微众银行通过科技创新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微众银行自成立以来即在前沿金融科技领域大力开展研发和应用,确保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4年来,微众银行科技经费投入占全行费用支出比例高达30%以上,科技人员占全行员工比例则始终保持在50%以上,使微众银行得以在底层技术研发、科技标准制定、应用场景探索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为各项业务快速增长奠定了扎实基础。微众银行采取开源技术,按分布式架构搭建技术平台, 建成拥有知识产权的可支撑亿量级客户、高并发交易的核心系统,极大地降低了账户运维成本,使服务和让利于普罗大众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李南青率领的微众银行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金融科技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金融服务实践,力求成为国内外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领域的先行者;坚持差异化、特色化道路不停步, 连接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构建开放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共同服务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我们期待,李南青带领微众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和数字银行发展之路越走越好。

井贤栋:科技赋能,普惠致遠

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 井贤栋

自从担纲蚂蚁金服以来,井贤栋带领企业践行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通过技术和开放推动普惠、均衡、绿色发展,为普通人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他还带领企业积极参与三大“攻坚战”,不断用技术手段服务千万小微经营者和数亿消费者,激活经济末梢,助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普惠金融生态。井贤栋长期从事金融科技企业的管理工作,历经多个岗位锻炼,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在他的带领和全体蚂蚁员工的努力下,支付宝在全球拥有9亿用户,移动支付方便了群众生活,激发了内需潜力。支付宝10多年来, 与数百个城市合作,将100多项民生事项放到网上,方便群众办事,支付宝成为百姓办事的“便利宝”。蚂蚁金服及此前的阿里小贷,累计为1200多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1.79万亿元贷款。蚂蚁森林将“互联网+义务植树”变成一个人人参与的行动平台,两年来在荒漠化地区植树5500多万棵。

践行暖科技价值观。井贤栋注重技术创新和开放,带领蚂蚁金服钻研核心技术,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真实价值,并将之开放给所有机构,促进行业共同进步、提质增效。14年来,蚂蚁金服致力于用技术温暖每个普通人,“暖科技” 是蚂蚁的科技价值观。当前,蚂蚁致力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一方面攻克核心技术,一方面探索应用场景。在2018年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蚂蚁区块链成为唯一的区块链获奖成果,这一成果已经率先在全球应用到跨境汇款、1.5件商品溯源等方面,人工智能也已全面应用到蚂蚁的贷款、保险、风控等所有业务。井贤栋推动蚂蚁金股技术的全面开放,帮助行业特别是中小机构在技术开发平台便捷地进行创新和部署业务,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发展。

输出中国普惠的智慧和经验。井贤栋带领团队不断创新,不但让蚂蚁金服成为国内金融科技领域的标杆性企业,而且走出国门,与当地伙伴合作,助力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惠发展,而他自己也成为国际组织中最活跃的中国面孔。2018年10 月,井贤栋受IMF邀请加入全球科技顾问委员会出任顾问;11月,出任联合国“数字金融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工作小组”顾问。蚂蚁金服按照国家部署,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走出去”,目前在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本地钱包,让本地百姓共享移动支付的红利,也助力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同时,蚂蚁金服还与世界银行下属机构合作,培养当地技术人才;与欧足联合作,让足球和支付宝为更多人带去激情、梦想和快乐。蚂蚁金服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也传递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开放合作的良好形象。

唐侠:深耕小微,求索不止

飞贷金融CEO 唐侠

2018年11月,从事小微金融行业30余年的唐侠,在西班牙马德里获颁“全球小微金融奖——年度产品创新铂金奖”,这一奖项由世界银行和20国联袂推出,由唐侠掌舵的飞贷金融科技是唯一获此大奖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

放眼中国金融生态,微金融行业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进中的变化亦越发强烈,牵动整个金融神经。而微金融市场参与者们则随着时代的变化,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在唐侠的带领下, 飞贷金融科技却能紧随时代脉搏,持续变革在行业前端。被称作“金融创新小子” 的唐侠,始终谨记“金融,不创新,就灭亡”,于革新中积极探索解决,数次主动转型,率先打响“数字化+普惠金融”战略,助力持牌金融机构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改善金融服务体验,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地。

回溯2011年,正是唐侠初创飞贷金融科技之时,即针对小微金融服务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痛点,推出“信贷工厂”,将市场上普遍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信贷流程缩短至1天,大大提高了小微金融服务效率。在移动互联网萌芽之际, 唐侠团队首创O2O金融模式,推出飞侠APP,实现了线上获客、线下服务以及风险控制的无缝对接,再次提高小微金融服务效率,引领行业发展。在4G移动互联网发展浪潮下,2015年唐侠带领飞贷金融科技开启第三次转型,突破“申请难、获批难、用款难、还款难、再借难”传统贷款五大难,在全球首推飞贷APP,仅需一部手机,即可实现3分钟4步骤、随时随地、随借随还等极简贷款服务,完美契合普惠金融发展三大目标——提高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随着国家宏观层面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及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决心,飞贷金融科技于2017年全面开放技术,科技战略再升级,将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嫁接到持牌金融机构,服务更多小微企业主。数次大刀阔斧的革故鼎新,终使飞贷收获不俗业绩,带动行业热情发展。目前,飞贷金融科技已助力持牌金融机构放款超300亿元人民币,新增信贷用户近千万,服务百万小微企业主,为小微实体经济注入了蓬勃动力,亦助力银行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唐侠推动的数字化普惠金融,起于滴水穿石之力,终汇成江河潮涌之势,盖源于社会目标和商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唐侠言:“‘普是多,尽量让更多过去得不到服务的人能得到服务;‘惠是优, 让顾客以最便利、体验最好、价格相对较低的方式获得服务。只有发展科技,才可以实现‘普;只有做好风控,才能实现‘惠。科技企业只有帮金融机构赚到钱,它们才能降低贷款利率,才能让利给市场和需求者,为他们带来真正的实惠。”创办格莱珉银行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有言“融资权就是人权”,而在唐侠的信念里,“随借随还的融资权, 是人权”。

猜你喜欢

普惠小微金融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小微企业借款人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