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2019-02-15向云驹
向云驹
【摘要】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支撑起改革开放40年面向世界的稳健步伐,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文明互鉴。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仅是我们对未来蓝图的憧憬,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我们将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 文明互鉴 中华文化
【中国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40年来,中国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开放中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科技,全面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文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使之呈现出海纳百川的时代气象。
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伟大成就的中国,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面貌、全新的作为向世界贡献中华文明的最新成果,贡献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经验。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支撑起改革开放40年面向世界的稳健步伐
改革开放是40年伟大发展成就的最根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证明,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综合国力。在市场、信息、环境、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联系日益紧密。在这个时代,封闭和自闭无疑是逆潮流而动的,也必然会使自身处于被动状态,失去创新和创造的动力,最终必将导致落后和停滞。几千年的中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曲折历程,都证明了这条历史发展的铁律。
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证明,中国走向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全球化的参与者,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40年来,在开放中,中国人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见识;在比较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在拿来中丰富了创新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了思想的启迪,在竞争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世界的丰富多样造就了人类智慧之花的繁华似锦和科学技术的百舸争流。知识共享、发展共赢、文明共荣是全球化的核心要义。若脱离历史潮流,自外于人类文明进程,对于一个饱经历史沧桑的民族来说,是重蹈历史覆辙,是自缚手脚,也是掩耳盗铃。40年来,我们如饥似渴地采撷人类文明精华,我们汗流浃背地劳动创造,我们勇敢地面对世界给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不断激发自身的潜力和活力,我们坚持弥补自身欠缺的思想、科技、制度、文化、方法、机制、体制,从中不断获得发展壮大的力量。
一个古老的民族和伟大的文明,一定有其伟大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伟大,正在于其与生俱来的谦虚、善学、勤思、苦干、聪慧、机敏、博大、自强的文化基因,这些基因支撑起改革开放40年面向世界的稳健步伐。
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证明,中国未来的光明前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轨道中铺就了远方,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仅是我们对未来蓝图的憧憬,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几千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了密切沟通的桥梁,通过陆路和海路等途径,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创造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奇迹,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物产、陶瓷、丝绸、茶叶,以及四大发明、儒家思想、文学艺术,都曾通过丝绸之路播撒全球,一次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世界文明史中書写了绚丽的篇章。一个拥有独特气质、别具创造才华的民族一定具有自己的独创能力,其思想、文化、艺术、科技、物产、制度、组织、管理等一切具有独创性的事物必然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已经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光辉历程,如今,我们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强起来的新征程中,中国的未来将更加现代化、更加世界化、更加文明化。古老的丝绸之路将在全新的“一带一路”建设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制造和中国精神将为人类物质文明的丰富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我们将不断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文明互鉴论”既是40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终极目标
40年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过程。新时代,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未来,我们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们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对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和世界文明的走向,当今世界有几种不同的声音。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以后,文明与文明之间必然构成矛盾和冲突,今后的人类社会也将面临着文明的冲突,这将是一切国际关系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也将是一切冲突特别是战争的主要诱因和根本原因。而美国学者福山则认为,文明已经归一,历史行将终结。他提出的“历史终结论”,作出了西方民主、西方制度、西方文明成为历史最后结局之论断,人类文明西方化是其唯一的出路和最终的选择。这些理论都带有极大的后殖民主义色彩和历史偏见。
中国坚持开放,坚持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着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就必须提出新的文明主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强调指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这是文化的自信,也是道路的自信。开放是中华文明的未来选择,“一带一路”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通融互惠的纽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中华文明向世界贡献的崭新思想智慧。我们的未来观和文明观是“文明互鉴论”,这既是40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终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是在文明互鉴中发展起来的,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文明互鉴。中国人民愿意将这一宝贵经验奉献给世界,中国也愿意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世界各国之民心所向。推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8年12月18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