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知觉视角下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艺术重构
2019-02-15陈莉
陈 莉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人类的视知觉感知系统是通过获取事物的片段信息来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觉认识。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强调的是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物体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同时又强调物体整体性的重要性。即人的知觉感知力量远远大于视觉获取的物体信息;所有常规性的认知都是由事物的部分之间的组合产生完整的信息,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特殊的表现语言,由此构成我们对事物的一个完整认知。室内设计空间信息需要在完整、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播。而构成空间艺术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对比与变化会使得设计被重新构建。要通过装饰材料的艺术重构丰富室内设计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就需要把握其构成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对比与调和、整体与局部、变化与统一的关系。
一 装饰材料的艺术性演变
室内空间设计是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依靠装饰材料对空间做功能划分与美化的设计活动,是一项跨越技术与艺术的创造性行为[1]。材料首先通过对空间的围合、分割,起到了界定空间的作用;其次由于其自身特有的规格、方向、结构秩序等属性,也可起到调节空间比例与尺度的关系;最后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涵盖了生产、生活所需的所有功能,需结合空间材料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科学、合理地设计材料的使用。随着装饰材料的功能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模糊,借由材料来建构室内空间设计更深层次的美学意义与功能价值[2]。对室内空间而言,我们需要根据空间特性对其量体裁衣;对设计师来说,更多的是将各种界定空间表层的装饰材料进行艺术重构。如柯布西耶长期钻研混泥土在建筑空间中的独特艺术魅力;密斯在他的室内和家具产品设计中无不体现着他对材料性能的掌握运用的如此之妙。装饰材料不似空间具有三维立体的空间感,更多的是一种介于二维与三维立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物质。这一特质决定了装饰材料在室内空间中兼具功能与美化的双重作用。
二 装饰材料的视知觉语言特征
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认为不管是人工的材料还是自然的材料,都有它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设计师通过对材料艺术语言的学习与掌握,才能创造出全新的物体形象。
(一)视觉语言——色彩
色彩具有丰富的视觉觉语言,在光影的衬托下,它是最易被视觉快速捕捉的空间信息。它依附于形体、空间、位置、面积、材料而存在,室内设计借助其丰富的视觉语言来传递空间情感。不同材料的色彩搭配与组合都会构成室内空间视知觉感知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色彩在空间的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甚至是色域的面积对比。例如,室内空间中大量采用低明度色彩,给人感觉比较空灵、平和;色彩碰撞比较强烈的补色对比则会给人热情、活跃之感;大面积的冷色调带来的是冰冷感与现代感。室内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空间情感、主题、使用功能来决定空间色彩的搭配与组合。
(二)知觉语言——质感
质感是材料外在的“表情”,是指材料所具有的外在显性特征。从质感的形成方式来看,分为自然质感与人工质感。从质感的获取方式来看,可分为可触质感、不可触质感以及视觉质感。对于可触质感,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材料使用的舒适度。一个成功的设计案例,除了具有艺术性之外,也要考虑设计的合理性。非触及部分可以不用考虑材料的舒适度,更多的是在于表现材料的艺术张力与可塑性。视觉质感感知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物理结构来获取的,不同的材料具有软硬、光滑、粗糙等不同的材料“表情”。如竹质空间给人质朴、原始之感;玻璃给人感觉通透、明亮之感;丝绒给人雍容、华贵之感。
(三)言情语言——肌理
肌理是指材料的表皮纹理,是材料内部密度和分子结构排列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材料表面特征的构成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自然肌理与人工肌理。自然肌理就是材料在原始状态下,随机形成的纹样,具有偶然性与随机性。如天然木纹、大理石纹,在自然外力的作用下,偶然形成的物质表面或剖切面纹理;人工肌理是指对材料表面特征根据人为意识进行二次加工形成的纹样,具有可塑性与仿真性,更多的是体现科技与艺术美,如借助技术手段加工形成的仿真木纹、石材纹、皮格纹、编织纹等。安藤忠雄先生设计的石原邸将玻璃砖加入混泥土结构中,借由建筑与自然的对话,把自然的情感引入室内空间,将有形的情感语言借助材料的肌理艺术言情达意[3]。
三 装饰材料的视知觉语言与室内设计的关联性
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主要通过材料的视知觉语言建构完整的空间艺术。而装饰材料的视知觉语言的表现也依附于空间环境的组合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不同材料的视知觉语言带来的空间情感与文化符号也不尽相同。
(一)装饰材料的视知觉语言对空间情感的表达
室内设计借助装饰材料的视知觉语言实现情感移情。装饰材料本身具有多元的艺术情感和功能,加强对装饰材料的情感语言研究,才能创造出更富有人文情感的室内空间作品。随着科技的进步,手工定制逐步被机器化大生产所取代,随之带来的是审美趋同性与设计雷同性,丧失了审美情感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室内空间的个性化设计要求我们对装饰材料有足够的认识与掌握,不断挖掘材料本身的情感语言与个性化特征,避免出现设计的同质化,力争在多元化审美的市场经济下打造富有情感和个性的艺术空间。
(二)装饰材料的视知觉语言对文化符号的隐喻
室内设计的多元化审美需求,打破了唯设计功能至上的理性主义,文化性设计符号的隐喻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挖掘创作灵感,结合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再现了空间主题的文化和符号。材料作为一个历史文脉发展的缩影,承载着某种意义,如马头墙承载着徽派建筑文化,丝绸承载着苏州地域文化,硬山顶承载着岭南的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装饰材料的文化性与特征性,不是对文化符号的生搬硬套,而是运用空间造型形式、视知觉语言特征、软装陈设等各组成部分通过含蓄的、夸张的、抽象的手法,塑造空间的主题文化。虽然不是装饰材料的直观呈现,但是所产生的整体空间意象又能够让人感知其深层次的涵义。
四 视知觉视角下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艺术重构
创与造是室内设计活动的核心力量,是以创新性思维、创造性活动构建全新的物质形态知觉。在具体的室内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掌握装饰材料视知觉语言的差异性,改变装饰材料的色彩、肌理、质感等视知觉语言特征,运用空间界面图形、材料肌理、材料功能置换以及地域性材料文化的艺术重构,赋予室内空间新的材料语汇,满足个性化审美需求。
(一)界面图形的艺术重构
室内空间界面依靠装饰材料的不同质感、色彩、肌理以及材料规格等各组成部分,在满足建构空间合理性设计的前提下,运用点、线、面、体四大构成元素将图形抽象几何化,通过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呈现完整的知觉认知[4]。设计者通过对材料形态、肌理、色彩、规格的处理,运用相似性图形组合、重复性图形组合、渐变式图形组合以及特异性构成组合关系,掌握界面图形组合中的节奏韵律对比、色彩对比、凹凸对比、材质对比等,打破对原始材料的经验认识,创造崭新的空间意象,增强材料的空间表现力。例如,木料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塑性极强的装饰材料,通过对木料的切割得出长条矩形的设计元素,能够保留或重塑其视知觉语言特征。它既可组合成菱形图形做重复性组合排列,产生线面交错的界面图形;也可通过对空间界面面域大小的切割,运用横向与纵向的线性排列组合形式产生新的界面图形组合。
空间界面图形的艺术重构从整体性、视错觉、空间感、形式美感等方面出发,在空间界面图形组合中,追求的是矛盾与统一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在保持高度统一、富有秩序的空间中寻求丰富的变化,以达到空间艺术视知觉的平衡与统一。界面图形的组合根据材料的原始形状创造新的观念图形,对经典图形语言进行提炼、简化、抽象、塑造,提升对材料组合本质特征与造型组合规律的把握。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室内空间中,需要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提炼,以此来提高装饰材料图形组合的创造力,使装饰材料的呈现具有艺术性、文化性,并且使材料之间相互的组合产生新的图形语汇。
(二)材料肌理的艺术重构
肌理艺术重构就是通过破坏原始材料的纹理构成,将常规性材料通过焚烧、剪切、拉伸、褶皱、腐蚀等艺术手法加以背离、重构,创作出新的材料表皮纹理。如,金属材料给人感觉坚硬、冰冷,有距离感,在空间主题塑造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通过焊接、喷砂、捶打等技术手段,为金属肌理呈现出新的艺术语言,打破材料的局限性,提高了材料的表现力;玻璃在室内设计中因其透明性,易产生空间神秘感、不安全感。通过对玻璃表面纹理的处理,运用喷砂、彩绘、压制可制作出磨砂玻璃、彩绘玻璃、玻璃砖等丰富的肌理语言;天然木材在自然环境生长过程中表面质地粗糙且纹理不均,通过对木材进行刨削、打磨、涂饰等使其产生新的艺术纹理。肌理重构不是摒弃了装饰材料的真实性,相反,是为了通过掌握其基本视知觉语言特征,运用破坏性艺术手法挖掘装饰材料的可能性。
装饰材料在界定空间围合关系的同时,通过肌理表现其独特的空间特质,在视觉感官与知觉感受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空间艺术体验。对装饰材料肌理的艺术重构可以是偶发性的,也可以是规律性的;可以是具象性的,也可以是抽象性的。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也让肌理在空间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某种抽象的概念,建构了不同的空间视知觉艺术,每个人都可以在空间中解读和建构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创造新的肌理语言之前,首先要对空间的设计立意与承载内容作客观分析,为材料肌理的艺术重塑提供客观依据。
(三)装饰材料功能置换的艺术重构
设计是一项不断求新、求异的过程,突破装饰材料功能使用的思维定式,拓展材料的功能界限。在符合室内设计使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可将常见物质通过新工艺与添加辅助材料,经过加工改变原有功能,置换到室内设计中。蚝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材料,因其味道鲜美而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同时也因其外壳质地坚硬,表面纹理清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运用到建筑界面设计中。在岭南地区蚝壳通过混入米浆、骨料泥浆、砂浆作为结合材料,配合其他支撑性结构而被运用于空间环境中,因其独有的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抗腐蚀、风化和隔热功能,加上其独特的肌理构造,使得蚝壳的运用为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知觉感受[5]。隈研吾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设计的民艺博物馆,打破了瓦的常规使用思路。瓦片除了屋顶的覆盖功能外,也被转换为墙体界面,通过交织的钢丝使其固定,自然光透过半透明的界面,产生出丰富的光影变化。
材料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功能需求与审美情趣的变化,造成材料的使用功能在某些应用范围内丧失了或面临着消亡。装饰材料功能置换的艺术重构是对材料样式、位置、呈现方式、结构的艺术拓展,也可通过改变装饰材料的形制、文化与功能拓展其使用边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材料功能置换的合理利用,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同时也要在客观、现实的指导体系下,通过更多实践的考核评估,作出合理的置换方案,提高材料资源的利用率。
(四)地域性材料文化的艺术重构
地域性材料文化的重构是传播城市文化、减少资源浪费的必要手段。材料因不同城市人文、宗教、文化发展水平,沉淀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立足于当地的文化根源,寻找材料与城市文化构建的连接点,运用现代化设计手法使地域文化通过材料在空间中重新演绎,得以延续与再现。王澍先生在设计宁波博物馆过程中,运用宁波当地特有的青瓦作为地域文化再现演绎的主要材料。瓦爿墙在江浙一带独具地域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变,很多旧城被拆除改造,这种独特的材料逐渐被钢筋混泥土等现代材料取代。王澍先生用从旧房改造拆除中搜集来的25万片旧砖瓦、陶片,通过层层叠叠的排列组合,形成了24米高的瓦爿墙,复活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同时也使博物馆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地域文化的再现通常表现为一种继承、发扬的形式,是充实室内空间文化价值,完善室内空间主题文化内涵的过程。将地域文化转化为隐喻性符号语言,通过空间造型、形态、色彩、肌理等呈现出空间文化内容的叙述性。它所反映的是不同的人文、气候、风土人情,同时包容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地域性材料文化的艺术重构一定要立足于文化根源,脱离了地域文化根源,室内设计就只剩一个空壳,也就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性与教育传播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