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改造质量控制技术

2019-02-15

山西建筑 2019年13期
关键词:拓宽新旧压实

史 录 军

(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0 引言

国内在公路拓宽改造施工实践中汲取了国外工程先进经验,和国内的道路拓宽改造施工项目相比较,期望在技术能力上实现飞跃。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空前迅速,公路工程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为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城市干线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既有路面的病害程度日益严重。在出现以上病害类型之前,主要是由于新旧路基结合位置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该问题已经成为现在路基施工中必须解决的事情。

1 工程概况

文章以某高速项目为研究案例,该项目区域内降水丰富,沿线分布有河流,天然条件优越,施工材料丰富且廉价,为项目施工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本工程项目全线里程72 km,是道路升级提质项目。当前,该标段已经竣工通车,经过夏季漫长雨季的检验,尚未出现严重的病害,极大地节约了后期维保投入。

2 施工工艺流程

高等级公路的拓宽改造施工工艺基本流程如下:项目现场施工放样→原有路基结构的清理→软土路基处理→路基结构排水施工→新旧路基结合位置的施工→新旧路基结合部位处理→原有路基填筑施工(不同层路基填筑料的压实度、标高值、路基宽度、路基横坡)等参数的测定。

3 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改造质量控制技术

3.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1)项目开工前应对路基设计施工图加强会审,必须详细、全面地掌握图纸施工内容;

2)熟悉设计图后要充分落实好施工放样过程,依照施工放样施工条件,设定施工边界桩点,适当增加放样宽度,并设定明显的标志,在桩点周围使用石灰粉洒布,作为边界标记线;

3)按照施工路段实情开挖做好临时性的排水沟,之后完善永久排水工程设施。

3.2 旧砌体处理质量控制要点

1)路基拓宽改造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处理旧水沟,并及时清除水沟上的覆盖物。对于处理难度较大的水沟,及时清理内部的杂物,保证内部畅通,以上施工流程完毕后,方可继续完成填筑施工;

2)改建工程中,如果填土高度较低,需要将旧有的砌体进行拆除。基础底部压实度应适当增加相关标准,且标准应控制在1.5%~2%范围内,可以保证基础底部承载能力的要求,防止原有路基出现剪切变形过大的问题。

3.3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控制要点

1)将占地红线范围内的地表土体或者树根等不适合填筑路基的材料,及时清理至路基范围之外,将作为废弃土方,统一运输到弃土场;

2)对于地质条件相对特殊的位置,应结合项目现场情况,使用常见的抛石法、土方换填法等,或者可以使用混凝土搅拌桩法和排水固结施工法;

3)低路堤拓宽施工位置的软土路基处治难度较低,可以增设透水层排水固结,以保证路基下卧层的承载能力,保证原始承载层的承载强度;

4)高填方路堤要特别重视其稳定性,可增加路基反压护道的方案,保护路基的整体平衡与稳定。基底处治方式可采用抛石挤压法,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案,例如砂石桩、碎石桩等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设置透水板层。

3.4 路基临时排水质量控制要点

1)路基排水施工应依照施工流程进行,具体可以简述为“截流、引流和外排”三部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排水设计系统结构,防止路基结构内部出现积水;

2)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地表水不进入路基中,可以适当使用土体坝阻挡,将其阻挡到地缘线以外,土体坝设置高度以40 cm为宜;

3)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层应防止积水,并在填方位置设定坡率为2.5%~3%的横坡;

4)在路基拓宽改造位置,以固定间隔设定横向碎石盲沟,并将其在纵坡位置引导出路基。

3.5 新旧路基台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路基填筑土体高度低于2 m,可以使用挖掘机开挖,开挖深度为300 mm,使用推土机将其推下,并设置坡率为2.5%~3%的横坡,在路基加快施工之前应保证土体的渗透系数值大于原始路基的渗透系数指标;

2)路基填筑高度大于2 m时,可以在原有的路基边坡位置开挖台阶,台阶开挖应遵循自下而上的流程,并与原始地面齐平,地面纵坡坡率值为3%。纵坡宽度不能低于1 m,高度控制在250 mm左右,使用砂土填筑时,应设置为向外发展的顺坡。台阶开挖完成后,和新路基同步分层填筑施工;

3)路堑结构拓宽改造时,开挖方向应为由上至下,将施工土体清运完成后,应及时修整边坡,保证路基开挖顺利完工;

4)原有路基进入纵向搭接的过程中,必须设定纵向开挖台阶,且开挖方向与原有路线相同,开挖宽度应不大于1 m。

3.6 新旧路衔接处理质量控制要点

1)若新旧路基结构结合位置为低路堤结构,必须进行相应的处治,常用的结合位置应设定叠合式土工布,布置形式为水平,且布设距离应控制在300 mm左右;

2)新旧路基结合位置为高路基,可以考虑使用高强度土工格栅处治;

3)若路基单侧的加宽宽度不大于2 m,可以使用植筋加固技术,借助钢筋提供新旧路基结合位置的结合力。

3.7 路基填筑质量控制要点

1)在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阶段,应该使用透水性更高的砂石材料填筑,以防止路基出现压缩变形,确保其水稳性满足要求;

2)使用细颗粒土填筑必须将其强度控制在规范要求内,并保证液塑限指数满足要求,液塑限不满足要求的不能作为填筑料使用;

3)路基加宽回填位置,其应与旧路基填筑料相同,若填筑料取材不足,可以使用强度更高的填筑料代替,常用的填筑料有砂砾和级配碎石;

4)路基填筑完成后,应敷设土工布或者土工格栅,保证敷设后回填土的密实度,回填应遵循先中间再两端的原则;

5)路基填筑高度大于设计厚度时,如果原有路基综合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直接回填。

3.8 路基压实质量控制要点

1)路堤上部路床压实度要求相比路基部分更高,必须保证压实度指标满足设计和承载要求,夯实下部路基土体的目的是防止在荷载作用下出现的变形过大问题,从而控制服役过程中的沉降水平;

2)压实应从两边向中间过渡,碾压轮迹重合宽度应不低于2/3轮宽,必需确保全断面范围碾压均匀密实,加筋土体必须防止内部钢筋相互错动,该过程中需封闭交通,不能通车。压实度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厚度控制在200 mm~300 mm范围内;

3)选用多种压实组合技术,利用多种类型压路机的各自优势,对台阶位置的压实和断面进行补充压实,确保压实密实度满足要求,从而解决新旧路基结合位置的路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结语

随着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很多早期建设的公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通行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拓宽升级改造。高速公路改建拓宽路基施工过程中,要想有效防止新老路基结合部下陷,就需要加强局部强度,例如本文所述设置挖台、增设高强度的层叠式土工格栅或土工布方案,总之要防止新旧路基结合位置出现不均匀沉降和结合不达标问题,提升结合位置的抗变形能力,防止路面出现反射裂缝。经工程实践检验,本文提出的拓宽改造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能够为类似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拓宽新旧压实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拓宽宣传平台 讲好人大故事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