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不良反应原因调查及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2019-02-15刘亚梅黄九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血型血液检验

刘亚梅 黄九兵

江苏省南通市中心血站如皋分站,江苏省南通226500

随着医学的发展,输血已经是医院治疗与抢救患者过程中最关键的救治措施之一,其由医学科学逐渐分化,它是一门综合学科,其涉及到血液学、传染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1-2]。所以输血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感染病毒,对受血者身体危害很大。但是输血并不是直接从血源输入患者体内,必须在血型实验室予以严格检查后应用,因此血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十分的重要,输血检验主要通过采集血液标本、鉴定血型以及交叉配血等三查七对措施来保证输血质量[3-4]。本研究主要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来分析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9年3月反馈至我中心血站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9年3月反馈至我中心血站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病例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10~75岁,平均年龄(43.7±14.9)岁,其中A血型患者有31例,占20.7%;B血型患者有35例,占23.3%;AB血型患者有44例,占29.3%;O血型患者有40例,占26.7%。纳入标准:符合输血指标者。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尿毒症患者。输注的血液制剂有洗涤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去白悬浮红细胞、机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血浆、冷沉淀,均由我中心血站提供。

1.2 方法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的要求,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病例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包括科别、性别、年龄、疾病史、过敏史、临床诊断、输血史、输注血液制剂品种、不良反应类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日期等,并返回存档。本研究调取其回报单,调查收集输全血及成分血的相关记录。

1.3 输血不良反应及观察指标

参照文献[5]输血不良反应诊断标准,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超负荷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并记录输血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科室分布情况

输血患者科室分布情况比较,血液科有33例(22.0%),外科有40例(26.7%),肝病科有29例(19.3%),内科26例(17.3%),ICU 15例(10.0%),妇产科7例(4.7%)。其中血液科、外科所占比较较大。

2.2 不同血制品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以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率最高,共54例(36.0%),所有患者中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详见表1。

表1 不同血制品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3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过敏史、输血次数、发血至输血间隔时间、原发性血液病为输血常见不良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输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目前输血医学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也逐渐进步,其临床重要性不可取代,临床适应范围也正在逐渐扩增。但是临床输血造成的输血反应是临床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应加强防范措施,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全面推广自体输血或成分输血,尽量减少多次反复输血[6-7]。方创茂等[8]研究发现自体回输血液技术与异体输血在改善患者携氧及凝血功能方面作用无差异,且自体血回输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异体输血,其即时抗凝、过滤、分离、洗涤、净化再回输给患者,可有效减少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又可以节约库血、缓解血源紧张。王艳春[9]研究认为反复输注红细胞能够引起受血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其可能增加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此应严格掌握输血的指征,合理利用输血技术进行临床疾病的治疗,可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质量。

此外,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输血管理,血型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血液的消毒与检验工作加强重视,以保证血液使用的安全性[10-11]。此外,在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血液的检查结果,均应建章立制。

3.1 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

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输血各个环节必须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临床输血检验流程的各个环节作出相关的规定,规范临床用血。(1)标本采集质量控制[12]。采血前必须做好相关的检查内容,并且还要求献血者详细登记好个人信息,以此确保血液质量。采血技术人员认真核查献血者的基本资料、血液情况以后,采集血液标本,确认血液标本合格,申请单相关信息填写无误后,及时送检。认真核对和验收血液成分,入库前认真登记血液成分、血型、数量等,保持储存血液环境的清洁,防治污染。(2)血型鉴定试验质量控制[13]。ABO血型鉴定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循操作规范,观察血清血球比,若患者存在蛋白异常以及慢性肝病时要用洗涤红细胞法予以鉴定。规范Rh血型鉴定,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严格和相应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做好试验记录,保障血型鉴定的安全。(3)血液发放质控。发血前仔细核对各项检查、取血单等,交接时双向签字,双查双签,发现疑点,立即确认,一经发出不得收回。(4)整理存档输血反应报告单,统计其具体情况,定期查找原因,对当前质控措施进行对应调整。

3.2 检验室环境保持及仪器维护[14]

各血液检测仪器在进行血液分析时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为避免仪器因素造成检验结果出错,要保证检验仪器的工作环境恒温恒湿,保持环境整洁无毒、无磁场、噪音及电场的干扰,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记录,制定规章定期清洗消毒、校准。

3.3 交叉配血试验的质量控制[15-17]

核查供受双方的血液标本后,检查血液是否存在凝集、溶血等现象,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查。完成检查后,应认真核查实验报告单、患者基本资料等信息,确保记录无误。血型检验和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治疗前常规检验工作,交叉配血指的是采取的方法能够将具有临床意义、和ABO不相容以及ABO系统外的抗体成功检出,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必须严格遵循《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完成操作。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规范临床用血,严格把控输血前、标本采集、血型检验和交叉配血试验等检验流程的质量,核查患者的基本资料、血液情况,确保血液标本质量合格,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检验,从源头上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3.4 检验人员定期组织培训

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血液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并为其讲解仪器出现故障时可能出现的故障信息及处理方法,减少人员因素造成的仪器故障而导致的血液检验质量问题。此外,规范流程,坚决杜绝因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临床输血检验流程管理不够重视,而增加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输血存在较多风险因素,需加强对血液管理力度,建立完善、规范化、标准化的预防措施,增加监督管理,保障输血的安全性。严格控制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是临床输血安全的有效保障,全面评估临床输血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风险因素,对献血者进行严格体检排查,输血前制定并严格完成针对性的输血检验方案,排除输血时潜在的风险因素,做好交叉配血试验等,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血型血液检验
血型也会改变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