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与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2019-02-15王迪斌李秀珍张康振
王迪斌 李秀珍 张康振 张 玥 谭 晓▲
1.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 210011;2.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科,江苏南京 210011;3.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南京 210011
高血压病是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依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7》,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高达2.7亿,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高。左室肥厚作为高血压病重要的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重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寻求有评估价值的指标,早期预测,尽早干预,对预防及延缓高血压亚临床并发症,甚至靶器官损伤提供参考。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尿酸是高血压的独立调节因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随尿酸(uric acid,UA)水平升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1],而降低尿酸水平可以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2]。而尿酸作为代谢指标,目前简单易测。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及对左室肥厚/重构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初诊未服药的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健康对照58例。高血压组男65例,女57例,平均年龄(49.9±11.2)岁,平均收缩压(155.10±18.80)mm Hg,平均舒张压(96.95±12.00)mm Hg;健康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平 均 年 龄(48.9±11.4)岁,平均收缩压(115.38±10.81)mm Hg,平均舒张压(70.36±9.05)mm 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高血压的诊断依据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在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情况下,依据诊室血压升高水平进行分级,即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 Hg和舒张压<80mm Hg;正常高值:收缩压为120~139mm Hg 和(或)舒张压80~89mm Hg;高血压:收缩压≥l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已服用降压药物、已服用降尿酸药物或者有痛风发作史、心肌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50%)、心力衰竭(BNP>100pg/mL、NT-pro-BNP>300pg/mL)、糖尿病(空腹血糖>6.1mmol/L)、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参考2018年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肝功能不全(我院采用速率法测定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正常参考值范围:谷丙转氨酶:9.0~50.0U/L);谷草转氨酶:15.0~40.0U/L、肾功能异常(我院采用酶促动力法测定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正常参考值范围:肌酐:57.0~111.0μmol/l;尿素氮:3.60~9.50mmol/L)、肿瘤、妊娠妇女及合并呼吸道感染、胆囊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专人仔细询问研究对象病史,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测量血压的标准操作规程,测量2次诊所血压并取平均值,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对研究对象进行血压分组,分为高血压组122例,健康对照组5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获得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然后根据 Devereux 校正公式计算得到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LVM(g)=0.8×1.04×[(LVEDD+IVST+LVPWT)3-LVEDD3]+0.6;LVMI(g/m2)=LVM(g)/体表面积(m2);体表面积(m2)=0.0057×身高(cm)+0.0121×体量(kg) +0.0882(男性);体表面积(m2)=0.0073×身高(cm)+0.0127×体量(kg)-0.2106(女性)。依据2018ESH/ESC高血压管理指南推荐(表1)[2],按照男≥115g/m2,女≥95g/m2作为左室肥厚诊断标准;计算相对室壁厚度(RWT)[RWT=(2×LVPWT)/LVEDD)],以RWT≥0.43作为左心室重构的诊断标准。依据诊断标准,分为两组,LVMI(男性)≥115 g/m2,LVMI(女性)≥95 g/m2或者RWT≥0.43为左室重构组(102例);LVMI<115g/m2(男性),<95g/m2(女性)并且RWT<0.43为正常组(64例)。其中高血压组尿酸缺失4例,健康对照组尿酸缺失2例;左室肥厚/重塑组尿酸缺失4例,心脏超声缺失4例;非左室肥厚/重塑组尿酸缺失2例,心脏超声缺失4例。比较血尿酸水平与初诊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水平及左心室肥厚/重构的相关性。
表1 LVH/左心室重构的几何构型分类[3]
1.3 实验室生化检测
采清晨空腹血,离心分离血浆,检测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
表4 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4 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 BMI(kg/m2)肌酐(μmol/L)尿素氮(mmol/L)胆固醇(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甘油三酯(mmol/L)高血压组 118 24.64±3.15 75.40±17.09 5.05±1.23 4.68±1.14 1.21±0.36 2.87±0.89 1.98±2.02健康对照组 56 20.59±3.43 70.26±15.52 4.59±1.16 4.61±1.02 1.56±0.64 2.70±0.71 1.09±0.48 t 7.832 1.895 2.333 0.360 -3.907 1.378 4.513 P 0.000 0.060 0.021 0.720 0.000 0.170 0.0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22.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比较采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尿酸水平比较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尿酸比较
表2 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尿酸比较
注:高血压组尿酸缺失4例,健康对照组尿酸缺失2例
组别 n 尿酸高血压组 118 349.33±109.75健康对照组 56 279.71±60.58 t 5.377 P<0.05
2.2 血尿酸与左室肥厚/重构
与非左室肥厚/重构组比较,左室肥厚/重构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左室肥厚/重塑组与非左室肥厚/重塑组血尿酸比较
表3 左室肥厚/重塑组与非左室肥厚/重塑组血尿酸比较
注:左室肥厚/重构组:LVMI(男性)≥115g/m2,LVMI(女性)≥95g/m2或者RWT≥0.43;正常组:LVMI<115g/m2(男性),<95g/m2(女性)并且RWT<0.43.左室肥厚/重塑组尿酸缺失4例,心脏超声缺失4例;非左室肥厚/重塑组尿酸缺失2例,心脏超声缺失4例
组别 n 尿酸)左室肥厚/重构组 102 344.67±111.70非左室肥厚/重构组 64 301.36±76.32 t-2.965 P<0.05
2.3 回归分析
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MI、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酐、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排除年龄、性别、肌酐、尿素氮、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影响,尿酸、BMI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5,而高密度脂蛋白是有利因素。
左室肥厚/重塑组与非左室肥厚/重塑组比较,BMI、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酐、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提示,尿酸不是初诊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尿素氮、BMI是初诊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7。
表5 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尿酸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其增高主要与体内合成增加,而清除减少相关。正常人体内尿酸的合成与排泄处于相对恒定状态。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足以反映出人体内基本代谢、内环境以及免疫等功能状态。多项研究表明,尿酸水平高低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5],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6-7]。既往来自不同人种和年龄的许多研究证实,血尿酸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8-10]。本研究结果亦显示,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MI、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酐、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进一步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提示,排除年龄、性别、肌酐、尿素氮、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影响,尿酸、BMI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是有利因素,见表5。同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尿酸血症(UA≥420μmol/L)与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是相关的[11]。左室肥厚是原发性高血压最重要的亚临床靶器官损伤之一。本实验结果提示,左室肥厚/重构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重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左室肥厚/重塑组与非左室肥厚/重塑组比较,BMI、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酐、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而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尿酸不是初诊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7,考虑血尿酸可能通过影响血压水平而间接导致左室肥厚/重构。尿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损伤递质,可能通过下面几个机制引起高血压发生、发展[12]:(1)尿酸可以直接沉积在血管壁内膜,损伤内膜,同时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13-15],引起血管外周阻力增加;(2)尿酸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尿酸盐微结晶易析出,沉积于肾间质、肾小管,造成肾脏疾病;(3)尿酸可以使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下降,导致胰岛素抵抗;(4)尿酸可以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6];(5)尿酸通过诱导肾脏损害,减少尿酸排泄,进一步加剧血压升高,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临床上,降血压药物应个体化选择,对于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影响尿酸的药物,而且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也应关注尿酸水平,综合管理,改善预后。
表6 左室肥厚/重塑组与非左室肥厚/重塑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6 左室肥厚/重塑组与非左室肥厚/重塑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 BMI(kg/m2)肌酐(μmol/L)尿素氮(mmol/L)胆固醇(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甘油三酯(mmol/L)左室肥厚/重塑组 102 24.42±3.21 73.56±18.05 5.13±1.18 4.59±1.18 1.24±0.41 2.80±0.94 1.91±2.05非左室肥厚/重塑组组 64 21.43±3.81 74.45±15.06 4.59±1.21 4.80±0.96 1.49±0.57 2.80±0.68 1.35±1.12 t-5.296 0.332 -2.815 1.177 3.338 -0.03 -2.073 P 0.000 0.740 0.006 0.241 0.001 0.975 0.043
表7 初诊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重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