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营养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2019-02-15邱新连郑玮珊陈秀梅林发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放化疗个体化白蛋白

邱新连 张 萌 郑玮珊 陈秀梅 林发生 郑 崴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 350014

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足的情况,同时还伴有体重严重下降等不良情况,导致了患者治疗中依从性比较差,影响疾病的预后[1-2]。因此根据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营养风险的规律变化,应给予科学合理的个体化营养进行干预[3-4]。本研究将对个体化营养干预进行如下分析比较,以探讨其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72例于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依据实施放化疗的日期分成个体组与传统组,每组36例。个体组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8±6.8)岁,传统组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7±6.8)岁。排除准则:(1)放化疗前营养不良现象较严重的患者;(2)心、肾等重要脏腑存在障碍的患者;(3)对本次试验所用的营养成分耐受差的患者;(4)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患者;(5)有血液病与贫血病史的患者。纳入准则:(1)符合鼻咽癌临床诊断指标;(2)不存在放化疗禁忌证;(3)不存在交流与认知障碍;(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5]。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情况比较

组别 n 血红蛋白 血清白蛋白 总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个体组 36 10.67±1.58 10.15±1.64 40.17±7.84 38.24±4.53 81.36±9.17 76.53±5.28传统组 36 10.46±1.68 8.18±1.85 40.21±7.74 33.16±4.04 80.74±8.21 63.53±5.15 t 0.055 2.012 0.018 3.927 0.132 10.228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传统组实施常规营养干预,在放化疗阶段,进行常规的饮食指导与营养分析评估,期间患者需自行进食,当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及营养指标异常等不良反应时,遵医嘱进行静脉营养干预。

个体组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具体方式为:(1)建立专业技术熟练的营养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成。责任护士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并给予饮食指导,同时将营养风险评估的结果汇报给护士长,再共同讨论制订个体化的营养方案。计算出患者所需的热量,告知患者进食次数与进食容量。(2)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耐受性不同,所以干预时间应遵循个体化,依据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再根据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总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3)对营养不足的患者,在摄入的食物中添加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结合实际情况,我科主要采取的营养干预方式为:①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安素营养粉;②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加入适当的电解质与维生素等物质,使用量要参考患者的检验结果[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卡文和克林维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分析放化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总蛋白等营养指标变化;体重的变化,分析放化疗过程中各组出现不良反应率、放化疗中断率、中断天数。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与χ2检验,分别用()和“%”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放化疗之前,个体组与传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总蛋白等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个体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血红蛋白=0.125,t血清白蛋白=0.189,P>0.05),总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总蛋白=2.238,P<0.05);治疗后传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总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血红蛋白=1.994,t血清白蛋白=5.466,t总蛋白=5.479,P<0.05)。两组比较,个体组治疗前后变化程度低于传统组,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比较

两组治疗前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个体组患者体重治疗前后变化程度比传统组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情况比较

组别 n 体重(kg) t P治疗前 治疗后个体组 36 62.74±10.85 58.43±6.57 2.189 <0.05传统组 36 62.68±10.78 50.64±6.61 9.334 <0.05 t 0.020 5.769 P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放化疗之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放化疗中断天数比较

治疗后,个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个体组患者中发生放化疗中断2例(5.56%),平均放化疗中断天数(1.15±0.23)d, 传统组中断4例(11.11%),平均放化疗中断天数为(1.26±0.35)d,两组放化疗中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 P<0.05),两组放化疗中断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2, P>0.05)。

表3 两组放化疗之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本研究中,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的个体组能较好的控制体重下降的程度,相比应用常规营养进行干预的传统组取得的效果要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个体化营养干预能显著减轻放化疗致使体重降低的现象,在阻止体重降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7-9]。判断机体是否缺少营养的重要检查指标有血清白蛋白与总蛋白等[10-13]。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都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是个体组营养指标降低程度小于传统组。表示在放化疗中通过个性化的营养补充与营养评估可维持患者的营养均衡,继而降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肿瘤的侵袭与繁殖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乏氧、贫血状况,此现象会导致放疗的敏感性降低,患者再进行放化疗治疗,会进一步加重机体出现乏氧、贫血状况,二者长时间相互影响会出现恶性循环现象[14],本研究放化疗后传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而个体组较治疗前血红蛋白值降低较小,说明应用个体化营养干预能纠正放化疗导致的贫血现象,对于提升放化疗的疗效具有显著价值。在总放化疗使用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形下,延长治疗疗程的总时间会导致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率与局控率降低[15],本研究数据表明,个体组治疗过程中出现毒副作用的例数较少,说明此营养支持模式对放化疗所导致的毒副作用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进而降低了因放化疗过程中出现毒副反应致使的放化疗中断治疗现象,缩短了总体治疗时间。实施此营养支持模式还需定期给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其业务技能的熟练度,进而高效率的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工作。以防在评估营养风险时出现错评与漏评现象,致使不能在早期发觉患者营养异常现象。

综上所述,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可以维持营养指标的稳定,控制患者体重下降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放化疗个体化白蛋白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化疗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