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硬任务把『三农』工作做细做实
——2018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
2019-02-15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文李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硬任务,着力点放在了硬任务的细化实化上,而不是提出更多的新任务,这不仅反映了“三农”工作作风的转变,而且体现了“三农”工作在于落实和取得实效上。
2018年12月28日~29日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了落实2019年和2020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部署了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深刻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中央要求做好“三农”工作,对于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强支撑,都具有重大意义。
毫不放松粮食生产
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我国农业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职能。尽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具有了多功能。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的这一基本职能不能削弱,只能加强。否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稳定的基础。
2018年,粮食虽然出现小幅度减产,但全年总产量仍然达到6.6亿吨,属于丰收年景;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供给相对过剩的稻谷等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而大豆等国内产需缺口比较大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产量继续增加。全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84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9%;产量达到1600万吨,比上年增长4.8%。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降低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冲击。
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多年丰收,供给总量仍然比较充裕,但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稻谷连续多年产量高于消费量,库存压力仍然较大,阶段性过剩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小麦产需基本平衡,但普通小麦市场价格低迷,农民销售甚至遭遇困难,而优质专用小麦供求关系偏紧。玉米种植面积经过几年调减后连续减产,加上消费快速增长,特别是深加工需求明显扩大,玉米产需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库存消化超过预期。大豆产需缺口在我国大宗农产品中最大,2018年进口量虽然下降到9000万吨以下,但产需缺口扩大态势难以扭转。解决粮食结构性矛盾,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继续发力。
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处理好绝不放松粮食生产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粮食和农业生产基础,着力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同时,要加快构建新型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走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道路,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和指标性任务。脱贫攻坚,就是要不让现行标准下的任何一个贫困人口落下,所有贫困地区都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条件。这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与整体建成小康社会的区别所在。
2018年,脱贫攻坚更加聚焦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扶贫资金资源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集中,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力度更大,深度贫困地区减贫速度大大快于全国减贫速度,也快于西部地区减贫速度。
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消除绝对贫困的中国标准更加清晰具体,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和下线。按此标准,到2018年底,估计现行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到1500万人以下,贫困发生率将降到2%以下。
中国扶贫减贫成就举世瞩目,还呈现在区域性贫困发展方面。2018年,全国将有近4万个贫困村退出,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了12.8万个贫困村将退出80%左右;再有近290个县脱贫“摘帽”,脱贫摘帽贫困县将超过430个,摘帽贫困县将超过50%。
咪蒙公众号在2017年曾被禁停一段时间,原因是文章的标题经常带有黄暴字眼,例如文章《你虽然快,但我更持久啊!》等带有谐音和少儿不宜的相关字眼,内容也是以毒舌、非主流价值为主。因此,通过广电颁布的政策后,咪蒙公众号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也是国家对当前网络内容传播的调控,当然重新更文的咪蒙公众号不仅没有掉粉、并且粉丝还在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咪蒙公众号经常向广大受众征集有趣的热点话题并以奖励的方式吸引大家参与,这也是在充分抓住受众的需求心理,提供受众喜欢的内容,如大学室友都有哪些奇葩事等,多是以年轻的群体为主进行的内容营销。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最繁重任务。2018年,通过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做好安置工作,推动产业发展,估计全国将有28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加上前几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全国共有大约870万贫困人口从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中实现自愿搬和稳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落下,在中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每个地方都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居民过上小康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这些硬任务明确具体,是约束性指标,只能实实在在地完成,没有弹性。消除绝对贫困,每个地方都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条件,这已经在中国所有城市实现,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农村也已经实现,在浙江和广东等发达省份农村也已经实现,中西部省份也必须实现,这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与整体建成小康社会的区别所在。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必须聚力攻坚,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左右,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聚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提高扶贫质量,稳定脱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注重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生产生活问题。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好饮水安全、控辍保学、健康扶贫、住房安全等硬任务;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切实做好搬迁人口社会融入,引导贫困农民逐步接受现代文明。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各地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做法,着力推进了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乡村绿化、乡村水环境治理和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脏、村容村貌差、农民如厕难等难题正在破解。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农村人居环境还不尽如人意,“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吹”,农业面源污染、农民卫生条件不理想、农村环境脏乱差,对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制约还比较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只有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民才能在感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感受生态文明,这是新时代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
2019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点做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
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初期,大包干、家庭承包经营,创造了中国农业发展奇迹,解决了国人吃饭问题,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改革40年后,农村改革,必将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入推进。2018年,新一轮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个维度的产权都具有了合法地位,并赋予不同维度产权清晰的权能。农村承包地改革经验法制化,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供给。农村征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全国33个地区继续试点,探索了可贵的创新经验。通过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用来租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增加了农民和农村集体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办理了农房抵押贷款,缓解了融资无有效抵押物和融资贵等难题。
农村土地改革,构建新型农民与土地关系,仍然是新时期农村改革的主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权能明晰的产权结构,坚持农民集体所有不动摇,切实保障农民承包权和资格权等权益,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要素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决定性作用,有助于集约节约使用农村土地,提高农村土地配置效率,打破农村土地要素瓶颈制约,激活乡村振兴其他资源要素,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集体产权,特别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最重要,也十分敏感。需要解放思想,划出红线,守住底线,允许试错,扩大探索空间,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上向下推动和由下向上推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要调动广大农民和基层探索创新积极性,既不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捆住基层手脚,又不能盲目突破红线底线走上歪路邪路。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补齐短板
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仍然是我国现代化的短腿短板。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城乡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在市场经济中,农业农村优质资源要素一般趋向于流向非农领域。农业萎缩,农村凋弊,往往是多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只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切实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人、地、钱难题。
干部配备优先考虑,不仅要强化党政一把手责任,而且要把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三农”工作队伍中,加强考核,提高待遇,提供晋升机会。
要素配置优先满足,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完善农村新增用地保障机制,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按照三权分置放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必须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矛盾。为此,要继续坚持财政优先保障,改变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农业农村比例不高的做法,并通过财政投入引导和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村。
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就是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优先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优先实施健康乡村计划,积极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参保计划农民全覆盖,实现农民老有所养。
总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硬任务,着力点放在了硬任务的细化实化上,而不是提出更多的新任务,不仅反映“三农”工作作风的转变,而且体现“三农”工作在于落实和取得实效上。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全国性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经发布实施,各地也都制定了相应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思路更加明确,措施进一步具体化,乡村振兴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加快部署,有的已经实施,成效开始显现。2019年要进一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除了明确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硬任务外,还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领域还有其他方面的硬任务。完成这些硬任务,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完成任务都十分困难,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结合各自硬任务,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偏,攻坚克难,完成硬任务,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