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9-02-14山丽杰张源哲吴林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考核方式创业教育校企合作

山丽杰 张源哲 吴林海

[摘要]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制,发展至今已取得显著的成绩,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可借鉴意义。从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及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入手,总结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优质经验,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借鉴他山之石,通过大力推广通识教育,改善课程考核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等措施,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体系;考核方式;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实现了建设高等教育大国的梦想,学校数量、学生规模等都已位于世界前列。但距离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仍任重而道远。美国坐拥众多世界一流的高等院府,同时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为培养世界顶尖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基于对美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总结分析,提出了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2 美国人才培养的可借鉴经验

美国自1776年诞生至今从未停止的移民浪潮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如今美国社会的开放性,美国高等院校舍弃欧洲传统文化中守旧的元素,采用鼓励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主义教育管理模式,繼而造就了美国教育的人本主义和包容性。另一方面,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资本主义体系,因而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站在资本主义角度,其价值观更强调个人主义,追求个人个性的最大化发展。在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美国学生相对更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2.1课程设置多元

一般来说,美国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都会涵盖文学、哲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自由选择课程。学生最终选择的课程,可能与本专业跨度较大,但仍可以起到增加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科交叉的思考方式和创新意识,从而利用所学,更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另外,美国大学的课程体系也是多样化的,大学针对不同的培养目的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探究性学习课程和特色课程, 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选修这类课程,这为美国拔尖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2阶段性多元化考核方式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育理念,首先将课程考核看成是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手段;其次,课程考核被视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的监控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在考核内容方面,美国高校除了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之外,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其考核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兼具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多方面的考核要求也决定了美国高校多种多样的考核形式。在一个学期内的不同时间段,美国高校会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设计、讲座论坛加分、阶段测验、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总结经验。

此外,美国高校生的成绩评定采用多次累加的方法,综合平时成绩、作业情况、实验设计、课堂展示等多个部分。多次累加的考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测试,不敷衍、不抱有侥幸心理,保持一贯的学习态度。

2.3密切的校企合作和完善的创业教育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校企合作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发展至今,美国高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可借鉴意义。美国教育界与商界一致认为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实现双方共同的价值目标。

2.3.1 美国行业企业的利益来源。对于行业企业来说,美国院校能够提供给他们更丰富的专业技能,一流的研究设备和更优质的智力资本等。目前,不少美国院校已经与相关的私营行业企业建立了“便利通道”,其目的是向企业更便捷地输入人力与智力资源,以及供创新创业研究的基础设施,包括科学设备,诊断与检测设备等。此外,在企业的创新构想产生初期,院校可以委托专业研究人员对其新的构想做出专业的价值评估和前景分析,更有利于减少行业企业的失败成本。就这个方面来说,校企合作下的创新创业合作对于很多初创企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除了院校能够提供的技术保障的支持外,更能够帮助初创企业减少资金压力。

2.3.2 美国院校的利益来源。对于美国院校来说,行业企业能够提供的是多元化的教育机会,真实的实习工作环境,投资带来的利润以及研究成果商业转化的外部条件支持等。以MIT为例,麻省理工学院对学生采用的是“双元制”培养模式,即学生的培养培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它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旨在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该培养模式中有一项重要的培养计划——本科生研究工作机会计划(UROP)。在该计划中,本科生将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参与到有挑战性的研究计划当中,和教师在智力上协作;另外还将学生外派到企业,将企业的课题带回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同时也为院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美国院校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研究实验室、创业构想孵化基地等,也为美国院校提供了获取利益的来源。在创新创业技术研发的后期及成果的商业转化阶段,行业企业将会为其在社会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市场预测及公关处理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无论是从行业企业的角度还是从院校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都为双方的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双方的物质资源与专业技能的共享,达到了“共赢”的局面,形成“1+1>2”的效果。

3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等教育如果不能以人才培養为中心,将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统领,并在实践中坚持落实,高等教育就撑不起“高等”这面大旗,它也终将失去教育的魅力。无论是“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还是“在实践中一以贯之”,无疑美国高校已经给出了更加完善的体系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经验,可以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提供借鉴与思路。

3.1大力推广通识教育

我国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之处在于过分强调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多角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专才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多样化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时代所需。综合我国国情和美国经验,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专才教育为基础,以通识教育为核心,大力推广通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知识体系的创新型人才。此外,我国高校可在此基础上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需求,选择辅修其他课程。

3.2改善课程考核方式

我国高校生的考核成绩仅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且形式单一,平时成绩大多由出勤和作业情况决定,期末考试也无外乎试卷和论文两种形式。这种考核体系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更造成了国内高校复习周“考前突击”、“划重点”等现象的广泛产生。

在考核形式上,老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增加诸如小组讨论、PPT答辩、讲座论坛加权分、小组互评等考核方式,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地综合素养和能力。PPT答辩可以考察学生的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小组讨论可以考察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讲座论坛加权分则有利于调动学生扩充知识面,完善知识体系的积极性。

此外,还应增加考核频率,增长考核周期,强化过程性评价。例如,在小组合作作业过程中,老师可以深入讨论过程,结合不同小组的特点进行指导和记录,而不仅以最后的成果汇报作为评价依据。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采用考核成绩累积的方式进行考评,定期的测验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小组讨论的表现等都作为最后考核的成绩来源。对老师而言,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调整教学计划,保证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对学生而言,即时性的反馈也有利于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持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3.3 强化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

3.3.1 优化创业课程体系。目前中国教育体系的总体理念仍是重理论轻实践,以课堂传授为主,课程体系较为封闭,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创业需求的知识呈现脱节的状态。而要改变这些现状,应从优化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开拓新的途径运行实践教学的管理与发展等方面入手。

首先,开设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目的的通识类公开课,制定学分要求,鼓励大学生积极修读或辅修该类课程。与此同时,该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也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善。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此类课程的考核每学期只有一次,且形式单一,题目简单,并不能引起学生真正的重视。为改变现状,我们应借鉴美国经验,择善而从,通过组织各类创业讨论活动,如创业计划展示,创业经验交流会,模拟论坛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此外,高校还可以开设“创业课堂”管理系统,打造创业论坛打卡、创业课程学分管理、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实训等模块,在学校内创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3.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在创业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教学成效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师资力量的强弱。目前国内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普遍缺乏创业实践经验,无法真正将创业理论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甚至出现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而行业企业中具有学术背景的企业家、自主创业者都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历,我们既可以招聘这些人才作为特聘教授,邀请他们以开设课程、讲座、论坛等形式为高校学生提供有效且准确的创业指导,也可以与其开展广泛的合作,使他们及他们的企业参与到高校的创新创业研究中来。

同时,高校也可以安排教师深入企业内部,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了解前沿动向,感受工作氛围,有益于后期的创新创业研究和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保证高水平且具有前沿性的理论教育和实际有效的实践教育相结合,如此才能给予高校生更优质的学习体验,更能激发学生对创业的敏感性,提高对创业的感悟。

3.3.3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完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首先,高等院校可以为行业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高等院校可以为与其合作的行业企业提供校内创新创业研究优质资源的优先共享,一流科学设备和技术人员的使用权等,帮助行业企业减少风险成本,有效发展。地方行业企业可以为院校提供实践场所与技术支持。行业企业中的创新创业专任人员、社会市场调查部门、投资分析人员等组成创新创业指导小组,为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专业性的市场分析和技术指导,增强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和前沿性,提高项目的利益价值。同时,行业企业可以开放特定的工作环境作为院校的实践基地,供高校老师学习培训,供学生实训实习。

[参考文献]

[1] 李煜凯.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6,27(03):7.

[2] 徐譞玮.美国大学课程考核方式对我国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以芝加哥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2):155.

[3] 谢梅,苗青.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借鉴——以美国三所高校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03):218.

[4] 李国仓.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J].中国高教研究,2015(02):56.

猜你喜欢

考核方式创业教育校企合作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