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研究

2019-02-14崔爱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战略途径

崔爱霞

[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走乡村振兴道路,提出让农村成为现代人的美丽家园。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乡风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上要达到农民富、农村美,精神层面更要达到农民富、农村美。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途径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A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但是目前我国的“乡风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更好的方式来建设乡风文明,以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1 乡风文明建设的背景

乡风文明建设就是不断的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思想文化水准,重建农村的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我们国家最早提出乡风文明这个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在这个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要求,其中就有乡风文明的要求。之后在201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提到了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这个美丽乡村的概念不仅仅是指农民的物质生活富裕,也是农民的精神生活富足,更是指整个乡村的文明风貌的美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个字的总要求中也提到了乡风文明建设。由此可见乡风文明建设是极为重要的。

2 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1 有利于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社会和谐

现在农村的风气大多还处在一种野蛮的状态,这种状态十分不利于村民之间矛盾的解决,努力建设好乡村文明,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农村的安定和团结。

此外,邓小平在1987年6月12日的《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中写道:“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村的安稳与否关系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

2.2 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中国有将近9亿的农民,我们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也是农民,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要让农民物质富,更要让农民的精神富。努力建设乡风文明,在正确的乡风文明的带领下,有利于农民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他们抛弃那些传统封建的陈规陋习,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2.3 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宜居环境的构建

由于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差,加上一些环保设施的不到位,乡村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水污染和土地污染。20世纪末的时候,乡村中还存在很多可以下去玩耍的很浅的那种小河或者是小溪,但现在要不就是干涸了,要不就全是污水了。此外,乡村中的大型垃圾场也很常见,刮风的时候如果正是在下风向,家里的味道会很难闻。乡村文明蕴含了人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努力建设乡风文明,可以扭转村民的环境观念和生态大局,为乡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有利于为村民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

3 鄉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村民群众普遍素质不高,思想保守

由于现在的村民大多数都是从忍饥挨饿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所有人的教育,所以留在农村的基本上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由于文化水平的缺失,村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加之受之前封建小农思想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较城里极为保守,他们大多安于现状,不愿意接受新兴事物,环保的意识也比较淡薄。

3.2 文化生活缺乏,精神空虚

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的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其精神生活却没有跟上物质生活的发展。现在农村的文化生活大多还是跳舞、唱歌和下棋等活动,较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文化生活单一。只有极少的农村建有体育馆、图书馆或者是电影院等文化活动场所。我们要实现乡村振兴,建设乡风文明,就必须要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通过这些文化设施,让他们抛弃自己保守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3 法律意识淡薄,村民维权能力弱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们国家不断推进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但是这项进程在农村的进展却是缓慢的。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单薄,主要包括两个群体,一个是村委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另一个就是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有些落后地区农村的一切大小事务还是由村委干部说的算,村长说什么就是什么,真正做到了一手遮天。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很多村干部都会从村里给自己谋取私利,拿人民群众的钱来享受。由于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现在的农村遇到了纠纷或是利益冲突,很少有人在第一时间寻求法律的帮助,一般都是“私了”,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乡风文明的发展,原本应是历史自然发展的社会风气,而我们现在要将乡村文明进行人为的改善,必须要将法律纳入到这个体系中来。因为虽然人们的道德可以约束人的一部分行为,但是在利益或者纠纷面前只有法律才是最具有威慑力的。

3.4 乡风文明建设队伍人才的缺失

由于农村的经济效益不好,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离开了农村;又或者是年轻人考上大学之后大多不会愿意回农村工作,加上农村不管是环境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远不如城市,吸引不了人才,所以最后在农村留下的只有年迈的老人和年轻的孩子,因此农村的人才队伍缺失十分严重。大批的青壮年到了城市,农村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农村流传下来的一些优秀,具有当地特色的工艺也无人继承,对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是十分不利的。

4 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乡村文明”建设的途径

4.1 提高农村群众素质,加强乡风文明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狠抓基础教育,不仅仅是对年轻一代的教育,还有对中老年人的教育,可以在乡村社区办一些老年大学,让之前没有机会上学的人重新踏入校园,并且不断充实自己,增强他们的科学文化修养,跟上时代的脚步。其次,要在乡村文化娱乐上加大投入,多建一些图书馆、京剧会馆之类的文化场所,宣扬国粹的同时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再次,要在村委广场等地多多开展法律知识讲解的活动,讲解的法律知识要符合村民的身份水平,多讲一些村民在之后生活可以应用到的,或者是在社会能够用到的,争取做到每个村民都基本上了解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引导他们知法、懂法和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要着重发展乡村经济,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政府也要加大对毕业大学生人才引进的投入,多多吸引高水平人才在此就业创业,对于在此落户的优秀青年给予优待,加强乡风文明人才队伍建设。

4.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比方说尊老爱幼的家庭规范传统,与人为善的社交准则,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国家利益重于个人利益的大局观,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都将深深影响乡风文明的建设。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生态保护的思想,比如,孔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孟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敬畏自然,取物有节,墨家的尚俭节用,将传统优秀生态思想引入乡风文明建设,并加以继承和发展,定为乡风文明建设融魂铸魄。

4.3 发扬优秀家风家训,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家风是乡村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家风可以助推乡村文明建设,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家风如同一个人的气质,是他在家庭的长期生活中慢慢形成的,这种看不见的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的,甚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与我们的家风相关。如果每一个家庭的家风都是健康向上的,那么在这个家庭中的所有家庭成员都是积极向上的,那么由若干个家庭、若干个家庭成员组成的社会,其社会风气、乡风也会是健康向上的。

5 结语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乡风文明建设,但也可以看到,目前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成的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曾业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 赵淑暖.浅谈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J].南方论刊,2019(2).

[3] 吴胜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治理的路径选择[J].智库时代,2019(37).

[4] 胡银银,许静.乡村振兴战略下鄉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社会与文化,2019(3).

[5] 德红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风文明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9-05-10.

[6] 赵淑暖.浅谈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J].南方论刊,2019(2).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战略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培育解析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浅析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