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游县设施农业土壤酸化的改良探讨

2019-02-14陈乃珊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设施农业改良

陈乃珊

[摘要]介绍了仙游县设施农业发展概况,主要针对大棚生产中出现的土壤酸化的问题,阐述了大棚内土壤酸化的特征和危害、产生的原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良的方法,为仙游县设施农业生产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仙游县;设施农业;土壤酸化;改良

[中图分类号]S626;S15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仙游县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依山面海,地理位置优越,地貌类型多样,经过多年发展,全县设施种植业总面积达4200hm2,其中蔬菜1400hm2、食用菌700hm2、茶果2100hm2(含台创园甜柿1000hm2)。在发展设施农业中,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土地得以有效利用。但是,随着年限的增加,普遍出现土壤酸化的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设施栽培作物的产量、品质和农民的收入,而且严重制约着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壤酸化

1.1 土壤酸化与酸性土壤

土壤酸化是土壤中盐基离子被淋失而氢离子增加导致酸度升高的过程。酸性土壤是指土壤PH值小于6.5的这类土壤。简单地说,土壤酸化就是PH值变低了,所以PH值的变化是重要的参考量。

1.2 仙游县土壤现状

根据仙游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PH值4.6~5.5的酸性土壤占14%、PH值5.6~6.5的微酸性占82%、PH值6.6~7.5的中性土壤占3.6%,到2010年时的现状是酸性土壤占97.13%、微酸性占2.87%、中性土壤占0%,比较上述两组数据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设施农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土壤明显酸化。在设施大棚发展良好的乡镇中,度尾镇土壤PH平均值5.4、大济镇土壤PH平均值5.1、榜头镇土壤PH平均值5.0、钟山镇土壤PH平均值4.8,由此可見,土壤酸化及其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日益加剧,土壤改良要求迫切。

1.3 土壤酸化的特征及危害

设施农业土壤酸化一般表现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大棚内有一些土壤出现了板结情况;二是有一些土壤呈绿色,长青苔;三是严重酸化的土壤表面出现橙红色斑状物。

土壤酸化滋生真菌,根系病害增加,茄果类植株青枯病增加;土壤板结,物理性变差,植株抗逆能力下降,对作物生长不利,导致减产;H+增多,影响作物对其他阳离子的吸收;土壤酸化还会造成作物对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降低。

2 土壤酸化改良探讨

2.1 土壤酸化的原因

土壤酸化的基本原因是氢离子的形成,导致设施农业土壤酸化的原因有多种,其一,长期单施单质化肥,以氮肥的影响为最大,氮肥中的氯化铵、硫酸铵对土壤的酸化最强;其二,大量使用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等酸性肥料导致PH值下降;其三,设施内气流受限制,土壤含氧量下降,根系及微生物呼出的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形成碳酸,同样会导致土壤酸化,而且植物在吸收营养的过程中会分泌酸性物质,如乳酸、琥珀酸等,加重了土壤酸化;第四,在设施农业大棚内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雨水淋溶作用小,耕层土壤酸性离子的积累导致土壤酸化。

2.2 土壤酸化的改良措施

2.2.1 减少酸性肥料使用量。不同的化肥种类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程度不同,要减少氮肥使用量,少用酸性肥料,如氯化铵、硫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使用尿素肥料的土壤,改良时应配合硅、钙、镁等偏碱性肥料,在果实等关键发育时期宜施用中性速溶肥,叶面追施氮钾肥。

2.2.2 增施有机肥,避免施用单质化肥。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使土壤PH值升高;施用有机肥料利用率高,它能提高土壤的有效成分,改善了设施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发展,抑制植株病害的发生。

2.2.3 碱性物质改良。对于酸化严重的土壤,要使用硅、钙、镁碱性肥料、石灰或是贝壳粉等进行改良,中和酸性,提高土壤PH值,在换茬前整地时施用,尽可能与土壤混匀,石灰用量参考:PH值4.6~5.0的土壤控制在180kg/667m2以内,PH值5.1~5.4的土壤控制在120kg/667m2以内,PH值5.5~5.9的土壤控制在65kg/667m2以内,改良时配合镁肥使用。

2.2.4 加强田间管理。大棚内的土壤每隔2-3年要深翻一次,对表、底层土壤进行再均匀混合,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持水保肥能力,在夏季高温期揭膜休棚,利用天然雨水淋溶,减少H+聚集导致土壤酸化。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轮作,均衡不同作物对养分种类及养分比例的吸收,减缓土壤酸化。

2.2.5 配方施肥。依据不同作物对肥水的不同需求,区分施肥,可减少酸化,也可提高产量。在设施大棚条件好的地方,建立水肥一体化方式,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施肥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3 结语

设施农业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影响着土壤,造成土壤退化,土壤结构不利于植株根系发育,影响作物生长,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很低,导致化肥、农药用量增加,陷入恶性循环加剧酸化程度,通过对土壤酸化的改良,营造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设施土壤环境,解决生产效益与环境之间矛盾,提高作物的投入产出比,促进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乃明,常晓冰,秦太峰.设施农业土壤特性与改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陈志强,梁巍.土壤酸化的原因与改良方法[J].河北果树,2017(3):50.

猜你喜欢

设施农业改良
阜蒙县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探索设施农机技术推广路径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SWOT分析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改良经腹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1260例临床观察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