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南疆兵团“四化”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2019-02-14李雄李鹏潘虎张思思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四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

李雄 李鹏 潘虎 张思思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有“绿洲灌溉农业”特色的南疆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兴起并没有给南北疆之间及“三农”问题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来良好的解决办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相互协调,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有效推进“四化”协调发展将对新时期兵团向南发展和农牧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及“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指明方向。因此,对南疆兵团“四化”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文献评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人稀地广,有南北疆、兵团和地方之分,南疆兵团包括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四师。总体来说,在教育、医疗、经济、交通等方面南疆四地州要落后于北疆地区。要维护边疆稳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加强南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本文将以 “四化”发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评述将为今后南疆兵团“四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国外研究现状

“四化”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情的具体实施,在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上首次提出,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国外学者对“四化”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少,但对单化方面的微观研究较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吸纳。

在工业化研究方面。马克思是工业化发展论述的最早提出者,在《资本论》中有力的评析了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并对未来资本主义工业的走向趋势作了具体分析。美国学者Lewis(1954)通过农业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关系分析得出,在传统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农业的过剩发展将会给工业的发展输送大量的劳动力,两者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Roses(2003)指出在现代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的发展极其重要,工业化能够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能够对教育、卫生、交通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效果。依据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得出,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融合,将会有力的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贫富差距的缩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城镇化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对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驱动创新和影响方面。Satterthwaite(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大力开发将会带动经济迅速发展,但会对农业耕地和农产品的提高产生较大的消极作用,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发展。因此,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文本,符合客观事实,不能盲目地追求城镇化率的提高。在发展中要顾全大局,正确平衡人口提高与经济增长的效率关系,城镇化的建设应具有可持续性。

在信息化发展方面。Ilyin,Alexander(2014)指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信息技术的兴起。信息技术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信息化在两者之间伴随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信息化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促进经济的飞跃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适应,能够调节社会基本矛盾,正确引导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度融合,提高社会的经济增长水平。对创新型的信息化和软件资源的升级作了深入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有效发展是提高国际综合实力,促进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存在于当今世界的每个角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通过借鉴国外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对提高我国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改革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美国学者Fakhruddial(1996)在关于农业问题的研究中指出,随着农业的创新发展,农村人口将会集聚化,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相反,工业化的兴起将解决大量的农村就业问题。分析得出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之间有着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鼓励创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要加大财力投入,提高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后备保障,要加强创新农业和创新管理并存,在管理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确保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的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有效供给。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四化”研究方面的文献甚多,先后经历了从“两化”融合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递增过程。基于对南疆兵团“四化”协调的分析研究,将有关“四化”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有序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相驱动,农业现代化和工業化的相互制约,“四化”系统整体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2.1 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发展的研究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相互融合方面,国内学者主要通过机制理论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杨亚琴(2003)等人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机理研究证明,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创新发展有显著的推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工业化的发展程度。因此,要大力开发第三产业,提升信息化的根本动力,让信息技术融入到工业化的各个角落,加快传统工业的转型,走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的创新型工业化道路。马眸眸(2018)通过构建EBA模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近十年的发展带给社会的经济效益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不同省份、城市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提高工业产值对GDP的贡献力度。近年来,我国“两化”融合水平整体处于上升状态,但是相比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且不同省份、城市的“两化”融合差异较大。因此,短期内应该大力开发网络技术教育,加大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融合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2.2 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关系的研究

国内学者王永苏(2011)等人运用数学模型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互动机制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来源。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工业化的兴起有力的提高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发展中得到了协调。廖茂林(2019)通过构建TVAR回归模型就我国金融行业近30年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协调作用进行了深刻研究。在特色小城镇和规模以上的企业建设中,要加大金融业对“两化”的投资力度,有效协调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唐晓灵(2019)利用数学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协整关系得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制约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学者运用不同建模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做了深入研究,剖析了“两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此提出了结论和相关建议。

2.3 关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证建模分析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喻开志等(2017)通过近十年的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纵横分析,得出经济增长的快慢与“两化”的协调状态没有必然联系。协调度只是用来衡量两者之间是否同步发展的一个指标,不能直接反映“两化”之间发展水平的高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更是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坚实后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城镇化的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只有正确协调“两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相互驱动、共同发展。

2.4 关于“四化”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在我国十八大报告上首次提出,近年来,关于“四化”协调发展研究的文献较多,由于论文篇幅有限,仅选择部分文献进行综述。

冯献(2013)等人在研究中国 “四化”发展中指出,只有调节好“四化”之间的内部关系,才能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刘红增(2017)用灰色关联度和熵值法对“四化”的协同发展作了理论研究,得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四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协调趋势将会稳步上升。刘方媛(2017)借助差值分析和熵值赋权对于我国东北三省的“五化”进行了协调度研究,得出各省市“五化”空间格局不够均衡,在系统的整体协调过程中,加强职业农民的培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提高“四化同步”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四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洪银兴(2018)指出,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时刻注重绿色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创新驱动道路,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四化”的推动作用。由此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四化”的研究主要利用各种数学建模方法和不同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四化”发展的协调程度作了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系统之间的相互驱动力和制约因素,进而给出相关政策与建议。

3研究评述

由于地理位置、各国经济来源的差异和增长幅度不同,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单化”方面的研究,在“两化”研究中更加注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相互之间协调分析,关于信息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及“四化”协调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学者从“两化”融合到“四化”同步研究的范圍比较广泛、效果也明显突出,但是在指标的构建中不同学者对指标的选取缺乏统一性,当然研究得到的结果公差较大。由于信息化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信息数据的获取相对困难,大部分学者对“四化”发展的研究主要以全国或各省份作为研究目标,对具体地区及省级以下地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笔者将以 “四化”发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评述将为今后南疆兵团“四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imited Supply of Labor [J]. 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05):201-214.

[2] Roses J.R. Why isnt the whole of Spain industrialized? New economic geograph and early Ndustria -lization .1979-1910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2003(63):995-1022.

[3] Satterthwaite,D. Mc Granahan,G,Tacoli,C.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ood and Farming [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2010,365 (1554):2802-2820.

[4] Ilyin,Alexander V, Ilyin, Vladimir D. Informatization of the normalized economic mechanism: E-services for resource planning [J]. Sistemy isredstva informatiki,2014,24(04):243-256.

[5] Fakhruddial, Abu Sufian. Levels of Rural Modernization: A Geographical Study of Central of Ganga—Ghaghara Doad. Asian Profile, 1996,24(03):147-151.

[6] 杨亚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关系及交互作用的制度结构安排 [J].社会科学,2003(05):24-31.

[7] 马眸眸.区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工业技术经济,2018,37(01):145-152.

[8] 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J].中州学刊,2011 (03):73-76+2.

[9] 廖茂林,李芳.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 [J].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02):34-39.

[10] 唐晓灵,刘越铭.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效应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协整和Granger因果分析[J].建筑经济,2019,40 (03):23-28.

[11] 喻开志,闻雁飞,张佳林.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度评价[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5):85-88+146-147.

[12] 冯献,崔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03):269-273.

[13] 刘红增.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湖南省“五化”协同发展研究 [D].长沙:湖南大学,2017.

[14] 刘方媛,崔书瑞.东北三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五化”测度及其协调发展研究 [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08):35-42.

[15] 洪银兴.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视角—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55(02):5-11+157.

猜你喜欢

四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