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阳青花椒产业和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2019-02-14吉吉衣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农民增收影响因素

吉吉衣石

[摘 要]金阳县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80年代大量种植青花椒,到本世纪初开始,青花椒成为很多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成为了该县的特色品牌和经济支柱。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现持续稳产,稳定收入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了解青花椒对农民增收的情况入手,浅论农民稳定增收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金阳青花椒产业;农民增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金阳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金沙江下游北岸,金沙江流经金阳98.8公里,县境内地势北高东低,由西北向西南倾斜,最低海拔460米,最高海拔4076.5米,相对高差大,地形复杂,境内年平均气温15.7℃,平均年降雨量800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金沙江河谷一带形成了适合青花椒成长的干热气候,全县在海拔800-2000米区域宜种面积92万亩(最适宜种植面积57万亩)。从70年代大规模发展种植以来,青花椒逐步成为增加全县级经济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 青花椒产业和椒农增收情况

金阳全县34个乡镇中已有28个乡镇,47000多户椒农,14.3663万人种植青花椒,总面积达到6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5万亩,已挂果椒树单株均产鲜花椒15斤左右,可晒干青花椒3-4斤。全县青花椒总产正常年份达5200吨,产值达4.8亿元,使青花椒成为金阳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全县由此出现了一批产椒大乡、产椒大村和产椒大户,如红联乡青花椒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70多户。芦稿镇油房村的300户1000余人靠种植青花椒走上了致富路,80%以上农户收入上万元,人均收入1500元,目前全县收入上10万元的有100户,收入上20万元的有20户,部分椒农过上了小康之家的生活。

南瓦土沟乡村民阿曲约某,是个地道的农民,家里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读小学三年,两个尚小,一般只能靠种地自给,除些花椒收入外基本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来源,2016年青花椒收入达13599元,这笔收入成了家里的开销来源,按16年国家贫困户人均最低收入3100元的标准,即使没有其他收入,只要再养一头过年猪卖,基本就实现了最低收入保障。

桃坪村洛觉村洛觉组罗某一家, 2015年花椒收入有近六万,16年虽然减产到只收入两万左右,但是花椒收入仍然是一家人生活和在外读书的孩子的学费来源,因为有了花椒收入,即使没有劳动力外出务工挣钱,但生活还能过得去,明年如果能按去年的收入的话,都可以再借少部分钱,就可以改善现有的住房了。

青花椒产业产业的发展,花椒收入保障和改善了大量类似与以上案例中贫困家庭人口的生活,使大量原本贫困的家庭摆脱了贫困。“花椒收入基本上占到了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金阳县的农民只要善于管理经营,农民依靠花椒就能过上好日子”,有的种的多,甚至依靠花椒收入过上了小康生活,。

2 影响花椒稳定增收的因素

花椒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给椒农增加了收入,保障和改善了生活,但是受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花椒生产不稳定,品质不稳定等,进一步影响了椒花产业的增产增收,影响了椒农的增收。

2.1 客观因素

2.1.1 天气环境影响

天气环境是影响青花椒的主要因素之一。花椒由于自身的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只要天气变异常或者自然灾害时,会影响花椒的结果和质量,从而影响收入。比如,2008年1月 的雨雪冰冻灾害使得整个县的青花椒产业 受创 ,海拔1500m 以上的青花椒树受冻较为严重 ,受灾 2.57万hm2,绝收 l万hm2,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2009年 的持续春旱又使该县青花椒受到巨大损失,不少地方农 民 减收达90%,极大了影响了椒农的生活,许多村民被迫外出务工。青花椒生产周期长,不仅影响当年的收入,而且影响了之后几年的收入。

2.1.2 易发病虫害,减少产量

金阳县青花椒产业受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虫害频发 ,影响青花椒的产量和品质 ,减少椒农的收人。金阳县青花椒产业病虫害主要有锈病、蚜虫和蚧类等。虽然金阳县青花椒产业受病虫害的影响较小,但是由于科技力量十分薄弱,椒农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导致较少的病虫害可导致青花椒树的死亡以及减产。

2.1.3 投入不足

从实际需求看来,政府和椒农金阳青花椒产业基础投入和发展过程中科技投入不足。

良种化程度不高,目前全州青花椒种植面积 70 余万亩,但还是传统的栽培技术,不少椒农见种就采、见苗就栽,栽培品种混杂,造林用种仍是未经选育的青花椒品种。因此,同样因为缺乏高质量的种苗研究和培育机构,影响了花椒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由于花椒树的生物学和生长特性,每个阶段和季节对外部的条件需求也不同,当外部天气环境变化时,现有的基础设施无法保障花椒生长的条件需求,而影响花椒的常量和质量。比如每年的 2 月到 8 月从花期分化到果实成熟,对水肥管理的要求都 相当高,既不能脱水,又不能受涝。很多青花椒园地处干热( 旱) 地带,旱季时间长,不能灌溉,导致椒树产量低、品质差,特别是近几年来的特大旱灾,由于没有保障的灌溉基础设施和水资源,致使大量的椒树旱死。

在管理技术方面投入不足。如果缺少政府和椒农共同投入,也会影响花椒的发展。在防止病虫害方面,原本椒农自身技术知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当遇到新的病虫害时,如果政府没有强有力的防治技术支持,也会影响花椒生产。“前两年有几棵大青椒生了病,请县上的专家看了,他们也看不出来是什么问题,最后只能砍掉了,以今年的行情至少平均每棵可以收入三百。”因政府缺乏支持,有些椒农又没有本钱投入,导致花椒减产。

2.1.4 在銷售和流通过程中,缺乏规范、系统、保障的流通体系

对青花椒这个产品,到目前,在市场上的销售是“不愁的”,但金阳的当地没有规范化的市场流通途径,缺乏政府和龙头企业有效引导保障的情况下,青花椒交易主要集中在金阳县城及乡村集市里,大部分是各自为政的散户经营,椒农都是在不同市场中自产自销是原椒产品,缺乏产品附加值,价格随市场随意变动,造成了花椒价格由来收购的商贩“控制”的局面。

3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椒农对花椒产业发展经营管理上,是是否能够能动地对外寻求青花椒资源的支持和对内经营管理观念和方式的“实事求是”、坚持、创新问题,作为生产的主体,他们的能动性,即内生动力,是花椒产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在产业化或合作社水平低下的情况下,青花椒产业种植户以散户种植为主,群众发展意识薄弱,缺乏基本知识,有小富即安的思想,虽然不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和生活开支都靠花椒,但群众重收轻管思想严重, 经营管理粗放,投放在花椒园经营管理上的精力不足。认为花椒长的好不好是靠上天,价格好不好是靠市场,把所有的因素都归结为了客观原因,忽略了人的主观因素。在土地肥力下降,保水能力差,椒树营养不足,害病虫时,不积极主动作为, 影响花椒产量,缩短椒树寿命,造成花椒单产低、 品质差从而影响增收。

以上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了花椒产业高效、有序发展,进一步影响了椒农的增收。

4 应对影响因素的对策

金阳县适种花椒土地面积近百万亩,花椒产业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民生的重要产业支柱。特别是在花椒为产业扶贫重要途径的背景下,下一步应该考虑怎样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带动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4.1 加强产品和产业研究

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引现有资源,依托科研院所,引进技术,不断地研究和培育适应性较强的花椒品种,改良现有品种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产业抵御天气变化、病虫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力,提高花椒的产量、品质和质量。

4.2 加强扶持力度

政府在花椒产业发展中要加大对椒农的扶持力度。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生产物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扶持,特別是对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种植户进行扶持。应把扶贫开发、退耕还 林、水土保持、天保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工 代赈等项目实施同青花椒发展结合起来,采取集中资金,加大基础 设施投入,继续推进合作社等整合利用资源统,筹管理生产的模式。提高抵御受大自然危害的能力,为实现青花椒的丰产、稳 产提供根本保障。

4.3 建立健全市场,形成有效的流通销售网络

政府主导,建立和健全交易市场,规范化管理,确保交易双方的权利;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花椒经纪人和花椒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搞活花椒产品的流通;引导花椒业主、企业与各类餐饮企业、连锁 店、超市等联姻,进一步扩大花椒销售渠道,保障花椒价格的稳定性。

4.4 加强宣传教育,逐渐引导发挥椒农主体能动性

通过政府宣传,多层次的专业知识培训等,让椒农意识从“靠天等收,等政府扶持”到“我们能改变和创造”的观念转变,让他们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农村的基础资源和可获得的外部资源,减少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增产增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红彤,范太云,王必海.凉山青花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3(09).

[2] 阿则晓龙.金阳县青花椒保障机制分析[J].南方农业,2016(02).

猜你喜欢

农民增收影响因素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农村宅基地制度谈农民增收的法律治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