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与我国金融企业风险管理

2019-02-14屠花花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屠花花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许多国外金融机构纷纷入驻我国金融市场,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冲击,对国内金融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提升了国内金融风险的压力,所以,对国内金融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就需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加大对风险管理的力度。本文主要就我国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试图为国内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金融企业;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经濟全球化的趋势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使得大量的外国金融企业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冲击着国内金融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许多金融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在自身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如果把握不好将会面临着企业倒闭的危险。所以对国内的金融企业来说,要想在金融市场获得生存,就需要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压力。

1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对金融企业而言,需要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与此同时,也需要明白什么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从金融企业的角度来看风险管理,主要是企业如何将一个存在风险的环境通过管理的方式转变为企业可以掌握的风险环境;而内部控制则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对资产安全、会计信息系统以及经营活动等进行控制,确保经营活动具有经济性,提升企业经营的效率,及时自我调整、评价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的总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2008年出台的文件中针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权威的解释。《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认为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内部控制要实现的目的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促进企业的发展;而风险管理是将风险转变为企业可承受的风险。但二者也存在差异,内部控制倾向于规章制度方面的内容;而风险管理倾向于市场交易环节的内容。

2 我国金融企业存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问题

2.1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金融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二者的体系尚不完善,尽管当前许多金融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但是二者在金融企业中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金融企业建立的体系不够完善。因为在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时,金融企业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实际,一味地按照其他企业的设立标准来建立,使得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适合金融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金融企业虽说建立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但不注重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使得风险管理常常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节奏,影响企业的金融决策。

2.2 缺乏专业的审计部门

审计部门对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具有较大的作用,但是多数的金融企业能够想到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却忽视对审计部门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审计部门不能在金融企业中发挥效用,从而阻碍金融企业工作的开展,降低风险管理的效率。从金融企业的角度来看,审计部门在金融企业中主要是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落实,全方面分析金融企业的经营情况,如企业内部的资金周转、使用情况等。但是由于当下的金融企业缺乏专业的审计部门,审计部门难以发挥作用,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作用的发挥。

2.3 信息传递和自评效果不佳

金融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不仅需要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建立,同时还要对信息传递方面的内容加以重视,因为当前是信息社会,信息对一个企业的决策来说十分重要,及时掌握前端的信息更有利于金融企业把握市场的行情。本质上而言,信息传递工作主要是把金融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通过整合、归纳、总结以及对比的方式生成重要的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帮助。但是实际上金融企业并不重视信息传递这方面的建设,所以使得金融企业在风险评估方面做得不好;此外,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金融企业建立了信息传递的相关制度,由于企业思想陈旧,使得信息传递的效率大大降低,影响信息传递工作,从而影响金融企业的自评效果。

3 提升我国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对策

3.1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创造内部控制环境

金融企业要努力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积极主动地创造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从而及时改善金融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第一,对金融企业的领导者来说,需要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不要随意限制内部控制,否则将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相反,如果企业领导者十分重视内部控制,注重信息传递和沟通,很大程度上能缩小管理者和被管理着之间的距离,提升企业的凝聚力。第二,员工自身要具备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了解内部控制是什么,身为员工应该做什么,这样才能积极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转中来。

3.2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金融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健全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构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设立独立的董事制度,当企业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时可以直接通过董事会来裁决,同时董事会还承担着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设立风险控制、内部审计等部门对经营管理中的各项事宜进行审核与排查,需要注意的是风险操作的部门要与其他结构相互独立,才能更好地配合工作。二是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金融企业在日常工作的运行中,要坚持以业务先行为发展理念,完善金融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促进金融企业在风险管控方面的发展。

3.3 建立内部管理机制,确保风险控制成果

从金融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决策机制上,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明确自身责任的边界,设置规范化的标准,保证决策程序顺利进行,企业各级之间要相互沟通,推动有效决策的制定和审核。其次,在执行机制上,需要制定流程化的管理,将企业的业务和经营活动纳入规范的操作范围内,确保各个环节的对接工作顺畅,并对自己的业务负责。再次,在监督机制上,发挥审计和财务部门的作用,保证审计部门在企业发展中具有较多的独立性,才能更好地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审计部门要对项目进行前期的调研,了解相关金融产品,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规范行为,管理监督企业的财务行为,把控企业的账户、资金。最后,在激励约束机制上,实施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把企业的风险与员工的收入相联系,才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从而将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降低到最低水平,避免出现主观原因而影响企业金融决策的现象。

猜你喜欢

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在转型创新中谱写发展新篇章
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