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下村庄空间建设模式与经验启示
2019-02-14王涛王永祥沈淑瑜徐健周彩鑫
王涛 王永祥 沈淑瑜 徐健 周彩鑫
[摘要]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已在全国多地广泛开展,而绍兴地区一直走在前列,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机制,获得2017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系统阐述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础认知及地方实践,基于绍兴地区32个典型村庄的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其党建引领下村庄空间建设的内涵与要求、模式与特征、经验与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导。
[关键词] 党建引领;村庄空间;建设模式;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始终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又一根本性举措。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目前,各省市地区从不同视角开展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诸多探索与尝试,并在乡村空间建设上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与经验。本文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背景,以绍兴地区为例,对其村庄空间建设模式与先进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发展和治理创新实践等提供参考借鉴。
1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践
1.1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全国实践
2017年以来,我国地方各县市党委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加強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统筹推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形成了许多的先进做法和成熟经验。其中,广东阳江市的“创新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建设富美的新农村”等;浙江江山市探索出一条以“5好”为引领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创新推动基层党建转型升级,全面实施党建引领下的“强、富、美、和、安”乡村振兴战略。此外,四川广汉市的“打造党建工作新载体,引领乡村振兴新发展”,辽宁抚顺县的“创新开展‘党建+N,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在全国前列”,湖北武穴实施“大抓党建、抓大党建促乡村振兴”,江苏常熟突出农村党建“六强六在前”等,均构建了多元差异的振兴模式与发展路径,在乡村空间建设上也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模式与特征。
1.2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绍兴实践
在众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中,浙江绍兴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2017年,绍兴市便提出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并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创建了“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机制,并荣获“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绍兴地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核心体现在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建为引领,以“富裕、美丽、和谐、文明”为目标,持续深化“整乡推进、整体提升”工作,以基层党建全域提升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按照标准化理念建立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全域提升成效标准,提出基层党建星、富裕星、美丽星、和谐星、文明星五大类标准,每一颗星对应“4个有和4个无”,形成“20有”创星标准和“20无”底线标准。在乡村空间层面上提出了明确的建设要求与目标,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功能配套不完善、生态环境不和谐、景观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同时立足农村地貌特征、人文特色和产业特点,彰显农村山水林田格局、空间布局、景观风貌、历史人文以及地域建筑等特色。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下,全市共有851个村成功创建“五星达标”村,占全市村庄39.13%;51个村成功创建“3A示范”村,占全市村庄的2.34%(见图1)。2019年度,绍兴又有646个村正积极创建新一批“五星达标”村,52个村正在创建新一批“3A示范”村。
2 绍兴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下村庄空间建设模式与特征
综合考虑区位、产业类型、地形环境、空间均衡分布等影响因素,对绍兴市32个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踏勘与深入调查。分析发现,绍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下的村庄改造建设在入口及道路沿线空间、特色党建空间、特色场所空间等方面形成了典型的建设模式,并逐步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绍兴样本。
2.1 党建主轴建设模式与特征
绍兴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下,大多数村庄都建设形成一条体现村庄特色的党建文化体验轴,并将各个改造节点及场所空间有机的串联在一起。根据主轴线与村庄的空间关系,其建设模式可分为中穿式、侧边式和迂回式。其中,中穿式轴线比重较高,约60%,并多与周边道路形成鱼骨形空间肌理。而侧边式和迂回式轴线比重接近,约各占比为20%(见表1)。无论哪种布局模式,其体验主轴都依托村庄内人流量较多的主要道路,以便于党建文化宣传以及与村庄空间的融合发展。目前的主轴多为单向,尚未形成具有连续性的循环路线。
2.2 入口及道路沿线建设模式与特征
根据建设形式,入口空间可分为分立式和整体式。分立式占比较高,约为75%,一般由多个相似的小单体组合来展现入口。整体式占比较低,约25%,大多都以一整块石头,或者其他材质来整体展现入口。大部分村庄的入口标识都非常醒目,多利用当地的乡土材料,并且与党建文化相结合,较好展现了村庄的入口特色(见表2)。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党建元素融入得还比较生硬,缺少与村庄其他特色文化的呼应与融合。
在街道景观方面,可以分为墙筑式和自然式2类。其中,墙筑式街道景观是指依托单独建设的墙体或房屋墙面所形成的特色景观,并多结合墙绘来展现党建文化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等,层次上较为丰富。自然式街道景观,多依托绿植和水系等来提升沿线景观。绍兴地区党建引领下的街道景观改造建设,主要突出了江南水乡特征,有效提升了村庄的整体风貌特色。
2.3 党建空间建设模式与特征
绍兴地区党建引领下的村庄建设实践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党建空间,包括党建文化广场、党建长廊、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小品、党建门牌等。其中,党建文化广场根据其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可以分为独立式和组合式。独立式一般功能单一、布局独立,为给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组合式一般多与远教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长廊等党建元素节点相结合,建设复合型党建空间(见表3)。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被占用作为停车场或者晾晒农作物场所。而党建长廊可分为贴墙式、廊道式和标牌式3种。贴墙式多依托室内外墙体进行展出与宣传;廊道式则多利用亭廊空间,可以一边休息一边阅读长廊中的党建文化内容和村内活动建设;标牌式是最为简单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多建设在路边及灌木丛中。党建长廊的展示内容主要包括村内建设情况、党建文化知识、党建联系人信息、村内近期公示信息等。
绍兴地区党建引领乡村建设所形成的特色场所空间包括美丽庭院、街头广场、文化礼堂等多种类型。文化礼堂可以分为院落式、独栋式和附属式等3种,其中院落式文化礼堂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由多个建筑体围合形成,功能较为综合,中间为广场活动空间、周边为各类功能性建筑。而独栋式文化礼堂一般仅有一幢建筑而缺少院落,附属式则多依托其他主体建筑而形成。美丽庭院和街头广场空间也是重要特色空间,主要结合墙绘、立面改造、绿化种植、围墙设计等进行综合改造提升(见表4)。
3 绍兴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下村庄空间建设经验与启示
绍兴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空间建设实践,历经两年多的不断总结与改进,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做法与经验,尤其提出了明确的适宜做法和禁忌做法。可供其他地区参考与借鉴。
3.1 突出自然生态与乡土气息
绍兴市党建引领下的村庄空间建设,力求呈现乡村的自然生态风貌,尽量保留既有的山、水、林、田、路、房等能夠反映村庄自然环境特色的乡土事物,科学合理地利用村庄的自然植被、坡地、湿地、河溇、溪流等,切忌乱砍乱伐、随意拆迁。综合考虑乡村水环境改善、水土保持和水生物繁育等生态治理,采用水岸生态驳坎和生态护岸,切忌水泥勾缝浆砌砌坎、砌筑高挡墙护岸,切忌河底衬护硬化成为“三面光”河道。
在建设材料选取上应采用乡土材料和天然材料,维护村庄的乡土气息;切忌盲目效仿城市做法,杜绝使用大理石、镜面石材以及其他各类高档建材等。在村庄绿化配置中,采用运维成本较低的本土树种以及多年生花草、爬藤类植物,不宜使用景观草坪、花坛盆景箱式花卉等城市化气息较浓的绿化景观。
3.2 注重环境协调与彰显特色
村庄空间建设都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在材料选取、色彩搭配、尺度体量等方面与村庄整体风貌相匹配,切忌使用原色不锈钢、PVC、塑料等与乡村风貌及周边环境不协调的材质。小品节点打造、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等,要充分考虑村庄的规模、区位、传统习俗、历史文化等,切忌随意破坏村庄原有的空间布局与肌理。
特色党建空间及其他场所节点空间,要彰显乡村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自身特色,切忌盲目建设大公园、大广场、大标志、非生态型停车和大面积硬化场地。结合村庄特色,建设党建文化广场、党建长廊、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小品、党建门牌等党建特色空间,宣传党的文化与政策。
3.3 建设美丽庭院与景村融合
注重美丽庭院建设,并融入特色党建文化;具体建设过程中,宜采用通透式围墙透景透绿,并且风格统一、使用乡土材料,倡导矮墙、绿篱;不宜新建高度过高的非功能性实体围墙,通透式围墙改造中实体墙部分高度适宜。
注重进村融合,在村庄立面整治过程中根据人文历史、自然风貌、乡风民俗,设置一些色彩协调、主题突出、景村融合的墙绘,不宜借立面改造过度使用墙绘、标语、刷白及其他宣传元素,不宜千篇一律画满墙。牌匾统一规范,各类场所空间不悬挂名不副实的牌子。
3.4 寻求科学规划与公众参与
党建引领下的村庄空间建设中,遵循规划、合法建设,强化建设基础环境整治,保护历史建筑和其他具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构筑)物;禁止一切未经规划设计和审批的乱搭乱建行为,避免重复投资与建设,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重环境整体。
突出“乡村居民”的主体地位,各类空间及特色元素的规划建设,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与价值认知;强调公众参与,深入了解村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各类建设项目的选择与时序安排等要充分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并与村民实际需求相匹配。
4 结语
绍兴地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已经连续实施3年,在村庄空间建设上积累了较多的先进做法与成功经验,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空间层面上深入落实“两山理论”、构建更加全面高效的提升机制、有效提升村庄的绿色宜居水平等,是未来创建实践的工作难点与重点,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晓芬.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地方创新探索[J].国家治理,2019(09):12-28.
[2] 王礼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地方实践与经验启示[J].国家治理,2018(15):42-48.
[3] 王涛. 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体系的系统构建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