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有效发展路径探究
2019-02-14何仙珠
何仙珠
[摘 要]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如何为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福建省永泰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农村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有效发展路径。
[关键词]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精准扶贫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如何在农村中把金融服务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起来,是众多扶贫问题中的焦点所在。
1 研究现状
“金融扶贫”战略提出已经有一定历史,但是各个研究人员有不同的见解。Beck、Levine(2004)认为经济增长的分配效应如果偏向于穷人,则减贫效果会更为显著;Lee(2017)指出,金融扶贫支持是对新服务打造、新观念扩散进行有效支持。我国在90年代以后才开始关注和研究扶贫问题。朱玲(1995)认为,在金融扶贫现实中,必须完善金融扶贫相关制度,同时也要做到兼顾一般贫困人口需求的原则。黄承伟(2009)建议要建立多保障多措施的金融扶貧体系。田银华,李晟(2014)则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的关系。综上所述,现有的学者在金融方面对扶贫问题的支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以我国东部某个地区作为研究案例开展农村精准扶贫研究,却比较少见。
2 永泰县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
永泰县为福州市辖县,全县辖9个镇,12个乡,255个村,12个社区。作为福建省福州市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永泰县认真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和群众工作优势,精准发力,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2.1 永泰县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主要做法
永泰县一直把精准扶贫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注重责任落实,建立一套独特的“扶贫密码”—“1+3+N”工作机制,形成“村村有工作队、户户有干部帮”的格局。确保每个贫困村有省、市、县干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社会力量帮扶,形成了“源于永泰、惠及全市”的惠民资金网经验。在金融扶贫工作方面,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困难,尤其是涉及资金落实等金融帮扶等重点工作。构建专项—行业—社会扶贫的模式,进一步完善金融帮扶机制,重点抓好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旅游开发、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提升等专项工作,采取灵活有效的帮扶措施和形式,在“造血”上下功夫,在“减负”上下功夫,在“兜底”上下功夫,找对“穷根”、明确靶向,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重点抓好金融领域的扶贫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油茶林、蜜柚、金线莲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2.2 永泰县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主要成效
从2016年以来,永泰县上下紧盯脱贫目标,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1271户414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退出。2017年,永泰县重点县退出指标达标:贫困发生率降为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年均增长8.91%,高于全省2017年平均增长率;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全省98.15%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全省96%的平均水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永泰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时隔17年再次迈入“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和省级文明县城等称号。重点县退出后,永泰县还下达了2019年度第二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到户)的通知和2019年第六轮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补助资金的通知,确保在2020年扶贫期间扶贫政策保持不变,不会减少支持,将稳定摆脱贫困。
2.3 永泰县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2.3.1 金融扶贫的不良贷款率高
从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数据来看,永泰县农业相关贷款不良率超过了其他县域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部分都是基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容易受天气左右,风险较大;同时传统农产品易受市场价格波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明显不足。另外贫困地区的信用生态环境较差,信用评级困难。这些原因导致了贫困农户收入单一且微薄,缺乏稳定还款来源,也是造成高不良贷款率的主要原因。
2.3.2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不足,支农资金较乏。
四大国有银行大多只在县级设分支机构,有的只在少数乡镇一级设有零星机构,在村里设置四大行营业场所就更微乎其微了,四大行参与扶贫力度很小。虽然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可以实现全覆盖,但仍需要进行存贷比和效率评估,大大限制了贷款资金的数量,扶贫能力又受到相应的制约。商业银行担心自身资金的安全问题,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金融帮扶意愿并不高,支农资金比较缺乏,并存在分配不均的情况。
2.3.3 金融扶贫资金监管机制不健全
由于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当前金融扶贫资金约束机制在实际运行市场会出现失灵的问题。近年来, 永泰县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对违规违纪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在工作实践中,永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并调查了的两起典型的扶贫违纪案例。
3 实施农村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路径选择
3.1 不断构建完善的金融基础服务
首先室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对贫困人口的信用数据建立征信档案,从而提升后续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其次是加强金融技术服务。对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中遇到的金融问题进行技术培训及指导,对于金融政策进行监督监管,只有农户拥有合适的金融技术,才能为未来持续贷款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是建立地方科技服务站,通过利用闲置资源、资产,发展酒店旅游,扩大农村创收渠道。支持一些村集体共同组建经济联合体,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委托全县国有企业开展资本运作。同时也可以进行创新的科技与金融培训,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灵活培训模式带动当地金融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扶贫,加大金融宣传和扶贫力度,努力发挥全社会的作用,帮助贫困人口。
3.2 大力发展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
由于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数量少,国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不断增加贫困地区银行数量,以期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要构建网格化、数字化普惠制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网点、便民点、电子银行”三位一体的“普惠平台”。通过在县域布设金融网点、小额便民服务站、普惠金融站等,积极发展县域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客户,让扶贫开发重点县、乡镇、村贫困户享受同样便捷的金融服务,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提高农村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效率。同时要鼓励开展互助性质的信用合作。合作社成员以存入资金的方式,解决合作社资金短缺问题。只有在合作组织之间发挥相互信任和合作的作用,才能降低信用成本。
3.3 积极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政府要大力发展“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担保贷款业务,在担保融资的帮助下,为贫困家庭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要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创新增信机制,作为政府增信的有益补充,为农村扶贫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其次要加强农村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创新风险的防控。金融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政府扶贫部门的配合,把好扶贫准入关,强化贷后管理,及时整改风险隐患,落实风险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 田银华,李晟.金融发展减缓了农村贫困吗[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14(5).
[2] 伍翔.容县金融扶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7.
[3] 杨帆.普惠金融背景下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