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使命与担当研究

2019-02-14田静

时代人物 2019年17期
关键词:立德培育辅导员

田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常情况,在高校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第一接触人”,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让辅导员深刻了解与掌握其使命与担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使命

(一)响应时代号召,做新思想的传播者、践行者与信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治国理政,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要求高校应当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任务指明了方向。事实上,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核心组成要素的辅导员,应当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高校学生思政要求,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因此,作为辅导员,应当做好以下三个坚持:

首先,用学习推动工作。积极开展新思想的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各种概念、实践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校思想政治新要求思想下,开展高校学生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自己的思想认同感、理论认同感、政治认同感,确保思想政治思想要求符合新时代、新思想的要求。

其次,用问题引导工作。以问题导向为依据,始终立足于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问题,努力将学习成效践行在难题破解上,强化攻坚克难的本领,将资助育人工作转化为工作行为习惯,明确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成效,确保国家的政策等各类文件贯彻到实处,落实到位,取得应有成效。

最后,用新思想“武装”工作。认真学习新要求与新思想的内容与要求,并将其全方位、多层次、实时的传达给高校学生,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的中国梦思想,在激发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坚定党的领导,贯彻“四个意识”,落实“四个自信”,将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与个人的理想梦想相结合,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二)时刻提升职业能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规定》指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在生活中,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一要求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辅导员工作开展所提出的全新的要求与定位,也是高校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够力与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是高校辅导员转变价值取向与职业追求的全新方向。此外,现行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的职业化、专业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辅导员要以《规定》为基石,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积极储备理论知识,构建全新的知识架构,全方位、多层次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与素养,围绕“四有”好老师要求,点亮学生前进的路。

二、新时代、新使命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新担当的培育策略

(一)在实践中培育自觉担当意识

培育辅导员担当意识,简单而言,这一份意识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能够自觉的拥有担当意识,了解时代的使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重任。首先,在当下,新时代赋予了高校辅导员全新的使命,带来了全新的责任,这份使命与责任需要辅导员来承担,承担即担当,当这一行为在不斷的实践中有了自我认知后,对其所赋予的使命与责任的自我认同,从内心深处自愿接受责任,所有过程都是自愿的,没有外部力量要求。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去参观国家历史博物馆,对“复兴之路”展览予以进一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当代中央领导集体国家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与历史责任担当意识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于辅导员而言,其应当也具备这一强力的担当意识,要有责任感,了解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用直接的言行举止与思想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当辅导员具备担当意识后,工作不再是工作,而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同时这一行为将成为内驱动力,促使辅导员认真做好学生工作。其次,要培育辅导员的负责与风险精神。基于认同本质角度来讲,其实质上是一种建构行为,也就是将人的行为倾向于价值内化成个体的内在自觉行为。因此,培育辅导员担当意识,实际上就是培育与引领辅导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让辅导员的担当意识能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相伴同向而行。与此同时,辅导员担当精神还应当注重集体发展,跳出小我,融入大我,发展小我,推动大我。

(二)在工作中培育敢于担当勇气

首先,对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辅导员要敢于面对。对于一些同学所存在的价值取向扭曲、爱国主义情怀淡薄、社会责任感匮乏、心理素质较低、入党意愿弱化、参加党组织活动不积极等问题,要敢于积极面对,勇于面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其次,对学生所反映的各类问题,要集中安排,统一处理,勇敢面对。对于学生所反映的教学问题,主动联系授课老师,根据授课老师与学生的共同的反馈进行调整,改进教学情况,对于师德师风问题,应当在接到学生反映后,首先进行调研,然后反馈给学校,并将结果及时告知学生。对于学校管理服务,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应当予以重视,积极上报给学校,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学校服务管理质量,为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

最后,对于学生群体中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类错误思想与不当行为,要勇敢回应。对于学生盲目攀比、超前消费等不良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纠正,对于不当言论者,情节较轻者,予以当面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要敢于挺身而出,正面回击,对于性质恶劣、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上报学校。

猜你喜欢

立德培育辅导员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