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郊区县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研究

2019-02-14乔睿刘淑娥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普惠金融

乔睿 刘淑娥

[摘要]随着数字新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机构经营普惠金融产品的过程中信息收集成本、金融产品经营成本、以及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都有望得到大幅降低,为金融的普惠工作大力赋能。在201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获得的数据基础上,深度分析了北京京郊区县居民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科技赋能

[中图分类号]F832.65[文献标识码]A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2005年普惠金融提出至今,中国普惠金融取得长足的进步,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大幅提升、可得性和便利性的提高非常显著。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出台, 明确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使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国际中上游水平。但是,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落后、信用数据体系不完善、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导致的金融教育缺乏等诸多因素造成的金融不普惠状况普遍存在。推进普惠金融工作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其中信息收集成本高,无法有效获得服务对象的信用数据造成的信息不对成,始终都是制约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突破“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因素。

2016年,G20峰会发布《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标志着普惠金融将借力新技术手段,为提升金融服务提供了巨大空间。随着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广泛应用,困扰金融机构多年的长尾客户“成本高、收益低”的问题,有望打破僵局,在大幅降本提效、降低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提升客户的金融体验等方面发挥数字技术对普惠金融赋能作用。

1.2 调研介绍

本次调研意在发挥市属院校金融专业对首都金融服务行业的金融教育宣传,了解北京京郊居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梳理调研过程中的问题,为北京郊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发展的依据,为改善京郊区县的金融服务、提升百姓的金融消费者权益、宣传金融知识,提供政策建议。

1.2.1 调研对象、时间和范围。选择北京京郊区县的居民为主要调研对象,随机发放调研问卷,共回收137份有效问卷。

1.2.2 调研内容。此次调研主要考察京郊区县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包括以下三方面:①京郊区县居民的经济水平状况;②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使用情况;③被调研对象数字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和能力。

2 北京京郊区县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2.1 北京京郊区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条件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普惠产品带来发展机会。从个人或家庭可支配收入额、可支配收入的经济来源、家庭各项基本生活开支的占比、子女教育的支出占比、家庭旅游的支出占比、家庭拥有手机、电脑、轿车、房产等资产状况等方面的调研看,京郊居民的整体经济实力较高,从旅游支出占比和理财支出占比看,居民的富裕程度呈上升趋势,居民的生活需求最终都会衍生出金融的需要,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越是富裕的居民,使用数字化金融账户的频次越高、购买的理财产品的额度也越高,如图1、图2所示。来自居民的金融需求强烈,普惠金融产品的供求差距越大,潜在市场越大。

通讯业的发展为数字化金融产品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从图3的统计数据看,月通讯交通费支出占比越高的被调查对象,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额度较高的比重越大。通讯及交通费用占比高通常代表了与外界接触、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更多,越是通讯信息使用率高的居民,数字化金融的接受能力越强。

综上所述,提高京郊区县居民的经济水平,既是数字普惠金融的终极目标,也决定了居民对数字金融的需求和使用能力,两者相辅相成,通过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提升居民合理利用金融产品的能力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个体生活品质都构成良性可持续循环发展的作用。

2.2 北京京郊区县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利用现状

通过对京郊区县居民使用互联网贷款产品、互联网保险产品、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的调研,分析京郊区县居民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使用情况。

2.2.1 互联网消费信贷呈现出粘性特征。通过回收的调查问卷看,38.58%的被调查人群,使用过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其中,使用过消费信贷的被调查对象中,月均贷款的笔数反映了客户对消费信贷粘性,而月均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月均额度,则反映了被调查群体对消费信贷的依赖程度。这些数据揭示了该区域数字金融产品的发展广度和深度,如图4,图5所示。

2.2.2 互联网小微经营贷款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调查数据看,有10.95%的被调查者使用过互联网小微经营贷款,贷款笔数在一笔以上的占到66.7%,平均每笔的贷款额度到30万不等,5万元以上的占到40%。互联网小微企业贷款是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重要组成,对扶植个人经营脱贫致富发挥着精准扶贫的关键作用,因此,这一指标也反映了金融扶贫的深度,但是因为扶贫对象的信用数据的匮乏、金融产品知识的缺乏、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有限,金融机构在推进普惠金融精准扶贫的工作中,一度面临业务成本高、信用风险高的困境,突破金融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始终是一个现实难题。

2.2.3 互联网保险产品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调查显示32.8%的被调查者使用互联网等数字金融账户购买过保险产品,購买的次数如图所示,凡是通过网络途径购买过的客户,购买频次并不高。

保险产品是构筑家庭经济安全的金融保障,是在家庭金融理财规划过程中首先要覆盖的内容。随着农村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农村居民保险意识逐步提升,对保险的需求增强。传统的保险渠道的成本高,效率低,而通过网络渠道购买标准化、消费性意外保险,消费性医疗险是非常便捷、低成本的方式,互联网保险产品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3 多种因素影响居民使用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意愿和能力

通过调研拥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个数、使用频率和消费金额等数据分析居民对数字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能力,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影响居民使用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意愿和能力的因素,即:富裕程度、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四方面因素。

2.3.1 家庭经济状况对数字普惠金融呈现依赖倾向。通过图7对比使用数字金融账户的居民,日均使用手机银行或第三方交易账户进行交易,3笔以内的居民中占了55.2%,月均15笔以上的居民占到5.6%。数字金融账户的刷单数与居民的富裕程度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家庭旅游支出的额度与刷单数的关系来分析。旅游支出越高的家庭,经济实力相对越强,日常消费的内容越丰富,消费的频率越高,对支付的便捷性要求越高,图8的数据也证实,经济实力强的家庭,每日刷单数的笔数越多比例越高,显示了富裕家庭的居民使用数字金融产品的频次较高,对数字金融产品的依赖程度较高。

2.3.2 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在不同年龄段呈现两极分化现象。拥有第三方支付账户或手机银行的比率,以及这些电子化金融产品的使用频率都反映京郊区域的普惠金融的基础硬件设施和居民的数字化软实力比较好。从数据分类分析看,拥有数字化金融账户的居民明显具有年轻化的倾向,50岁以上京郊被调查人群中,拥有数字化金融账户的比例最低,如图9所示,20~35岁年龄段的被调查人群中,拥有数字金融账户(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账户)的居民达到97.83%。

在36~50岁年龄段,拥有数字金融账户的数量分布出现尖峰和两极分化。这个年龄段正是职业生涯最重要的阶段,基于受教育水平、工作背景、职业特点的差异非常大,因此对数字金融等新金融手段的了解和应用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如图10中的表现。

2.3.3 受教育程度与数字金融账户的使用正相关。从图11、图12的圖表中可以看到,使用数字金融账户的行为,也受到被调查人的受教育水平的显著影响,越是受教育水平高的群体,金融获得性越高,金融账户的数量越多、使用年限越久。

另外,调查发现,受教育水平也与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贷款、保险、理财)的广度、深度成正相关,如图13、图14所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越多,接受新事物的态度也会更积极,在跟随时代新趋势方面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认知优势。

2.3.4 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使用受个人职业的显著影响。如图15所示,因为职业习惯、见识视野的不同,企事业员工、自由职业者使用数字化金融产品的年限5年以上的占比都是比较高的,而在农村务农的人员,因为接触的人群、日常工作的习惯和需求,均较少使用数字化金融产品。

3 结论与建议

普惠金融自2005年提出至今,已经达成全球共识,并已经上升为中国发展的国家战略之一,成为国家层面的金融发展规划。为了消除多年来金融对小微企业、中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排斥等不公平现象,金融机构都在大力提升普惠金融的力度,延伸金融服务的范围,实现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金融服务的核心理念。但是,金融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金融的价格和风险的匹配,对普惠金融对象的金融服务首先立足于“普”,因此利用数字化新技术对金融的大力赋能,满足所有人的金融获得需求;在此基础上,降低金融的供给方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从而降低需求方的获得成本,实现普惠的终极目标,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三方的努力。通过此次调研,初步粗略得出如下关于数字金融在京郊区县的发展现状的结论:①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已经被逐步接受并使用,但居民的使用广度和深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差异比较大;②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应用受到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能力等主要因素的影响,表现较大的差异性;③区域经济发展、网络发达程度、偏远程度、金融机构的宣传教育等客观条件也是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推广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次调研所获数据,本文认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还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1 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造外部条件

政府应加大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基础建设,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实施提供硬条件保障。许多偏远区域的居民,由于距离中心城镇的距离远、以及网络普及的落后,接触新的金融信息和新技术应用的机会少,天然处于资源劣势的位置。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赋能,金融的远程服务正在大大降低物理渠道不达的劣势,但是这种跨越建立在新技术应用的基础设置满足的前提条件上,因此,加快基础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北京京郊居民地处首都经济辐射圈,作为各大国有银行总行所在地的首都北京,拥有各项政策优惠和信息前置的优势,居民的数字化意识相比全国其他郊区县是比较超前的,硬件条件的滞后会阻碍数字普惠金融的推进,所以,加速基础硬件建设,为金融普惠提供支持。

3.2 加大金融宣传力度,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内在条件

金融机构应联合当地政府加大金融宣传和金融教育,提升居民的金融素养,为利用数字化普惠金融产品准备必要的软条件。金融机构应该作为主体,联合政府部门和当地教育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当地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形成长效培训机制,宣传金融产品知识、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使更多的居民具备适应数字金融渠道的能力,充分享用数字金融产品的便捷、高效,搭乘数字普惠金融的快车,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和个人致富。

3.3 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

远郊区县的居民要有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的意识。调研数据充分说明,居民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普惠金融使用效率的重要正相关因素,因此,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要有意识地提升基本的文化素养,通过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提升利用金融产品脱贫致富的能力。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显示,弱势群体的脱贫致富的内驱力,是促使其主动寻找改变的重要动力,一切的外部支持都依赖内在的改变来发挥可持续的效力。

[参考文献]

[1] 吴金旺,郭福春,顾洲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显著减缓贫困?—来自浙江嘉兴调研的行为数据[J].浙江学刊,2019(04):140-151.

[2] 刘顺平,朱丹娜,刘怡君.数字普惠金融推动脱贫攻坚的优势分析、具体实践与路径选择[J].西部金融,2017(04):87-89+97.

[3] 贝多广.未来二十年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思考[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Z2):62.

[4] 任碧云,李柳颍.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促进农村包容性增长—基于京津冀2114位农村居民调查数据的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39(04):3-14.

[5] 田霖,韩岩博.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与短板解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0):1-10.

猜你喜欢

数字普惠金融普惠金融
合肥县域村镇银行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应用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下的互联网个人征信业务探索
数字普惠金融的县域测度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脱贫攻坚的优势分析、具体实践与路径选择
肯尼亚M—PESA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启示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