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的再审视

2019-02-14于舒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因地制宜

于舒

摘 要 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不断深化。为应对新时期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强内涵、上水平、创特色三个维度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正确处理好学科与专业、专业与产业、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办学模式改革,以高水平专业建设全面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

關键词 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5-0016-05

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基础弱。进入新时期,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高职院校发展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改变,高等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从关注规模扩张转向强化内涵建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时代命题。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提升专业建设质量[1]。专业建设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议题。

一、从“行动计划”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再提升

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全面系统布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这是继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后高职教育新一轮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高职院校进入内涵发展战略机遇期。“行动计划”中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作为首要任务与举措,明确提出要“加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即聚焦专业方向、结构和布局调整、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相应的教学改革等三个方面的创新发展,对标“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要求,以打造特色鲜明的骨干专业为引领,从整体上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提升高职院校对地方和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三年的实施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正式印发,“双高计划”的全面启动,开启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双高计划”作为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性措施,既保持了对“示范校”计划的传承,也尊重了“三年行动计划”所推动的成果[2],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双高计划”中明确将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作为重点建设任务,这就明确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点和抓手,推动各高职院校主动适应需求变化,强化专业群建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融合集群模式。

从《行动计划》到“双高计划”,专业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以专业建设引领院校发展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专业建设的内涵不断深化,专业群建设成为突破点与着力点,单个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的转变,是高等职业教育回应产业需求的必然之举[3]。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组织方式的变革及相应的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地从市场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入手,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专业复合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创新”成为专业建设中的关键词,这种创新要求高职院校不断拓宽视野,跳出院校这个“小圈子”,积极对接和服务经济发展,坚持并凸显类型教育的定位和价值;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要勇于实践创新性举措,形成自身特色;要“以人的职业需要和职业技能养成为基本出发点”[4],为满足学习对象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有效支持。

二、从“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提升高职专业建设内涵的新要求与新举措

《行动计划》提出,“支持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建设”,“面向国家重点发展产业,提高专业的技术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而“双高计划”提出,“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从“骨干专业建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群建设,从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到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抓手与突破口以及质量目标。为此,高职院校应从强内涵、上质量、创特色三个维度入手,不断加强和改善专业建设,引领院校整体高水平发展。

(一)以强化内涵为核心,推动专业建设整体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无论是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还是一个地区的专业布局,其重点是专业的发展水平即内涵建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该在持续开发新型专业、保证数量持续扩张基础上逐渐转向质量提升。

一是专业设置与地区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相适度。高职院校所培养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只有与经济社会实际发展需要密切结合,才能最大化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这也是高职院校的自身定位所决定的。因此,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为宗旨建设高水平专业群,使专业以集群方式对接产业集群,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服务于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从产品研发、工艺革新、技术升级等全链条为产业发展提供应用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是专业建设与企业成长发展的相融度。长期以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短板从表面看是学历,实际上是职业技能水平还不够高。从教材到实训设备,从教学过程到实习操作,和企业最前沿管理理念、生产流程、设备设施都有较大差距,用人单位往往要对新入职的高职毕业生重新进行技能培训。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加大投入,及时更新各种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同时要与企业紧密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在教学和生产一线加大互调互训力度,对于企业先进的理念不仅跟上,还要超过,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最大限度契合企业需要。

三是专业师资与产业技术进步的相契度。专业建设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真正形成一支掌握了解最前沿、最先进技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关键。实际工作中“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并不健全,真正达到“双师型”素质能力水平的教师比例很小。一方面,有学校自身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不配套,没有给教师到企业兼职创造必要的条件,学校聘任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课还没有形成常态化模式,在实际操作上比较困难。

(二)对标高水平建设目标,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从“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建设”到“双高计划”中提出的“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群”,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质量目标已十分明确,对标高水平建设目标,高职院校应从建设基础、建设标准、建设效率着手,踏实推进。

一是建设基础要实,起点要高。高职院校因所处地域、从属行业等不同,发展很不平衡。夯实基础,找准方向,补齐短板,做优做强,是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靠热门专业吸引学生,靠学生规模增加经费,是长期以来大多数高职院校扩张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社会上什么专业热就跟风办什么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办学条件的充分性和专业布局的合理性,导致部分专业发展方向不清,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生存力不强。从一个地区来看,专业重复设置,供需严重失衡,办学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不高。因此,专业建设要从合理设置开始,进行科学论证,充分准备,要做到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所谓基础实,体现在人才市场的当下需求和长远预期要充裕和稳定,办学条件要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要坚决摒弃边上专业边招生边充实条件的急躁和盲目行为。所谓起点高,体现在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培养规格要和企业需求接轨,人才培养体系要有相应要求,保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总要求。

二是建设标准要严,质量要高。专业建设不会一蹴而就,一个专业从开设到基本成型,至少要经过一个人才培养周期的验证。严格的建设标准和周密的实施计划是专业建设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建设标准涵盖人才培养方案、专兼职教师配备、教学实训设施、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督导评价、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实施体系。同时,要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合理划分教学研究室,选优配强专业带头人是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专业带头人水平高低是决定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必须重视整体队伍的专业素质提高,要实施规范有序的培训提高计划,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科研和教改课改活动,建立创新团队,这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深化产教融合大的背景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增强创新思维,走出校企合作办专业的新路子,真正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的合作育人新模式。

三是建设速度要快,成效要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源源不断为各行各业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高职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要发挥引领作用,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加强专业建设,努力在“十三五”期间尽快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和特色专业,带动学校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就学校个体而言,要突出重点建设专业,形成重点专业群。同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于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要适时调整。高职院校建设历史短,体量小,基础条件薄弱,在专业建设上常以“船小好掉头”自诩,专业设置如“走马灯”一般,实际上这是“生存第一”理念下的无奈之举,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认知。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是专业建设的基本要义,专业建设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专业数量要符合专业发展质量的内在逻辑。常规意义上讲,不超过2000在校生的教学院(系),专业数量以3~5个为宜。专业发展要加强规模意识,新设专业要规避“短平快”的思维惯性,老牌专业要打破固有的范式,在维持优势的基础之上要更一步“长高强”。

(三)鼓励创新,打造专业建设品牌特色

特色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根本生命力所在。从《行动计划》到“双高计划”,“创新”与“特色”始终是专业建设中关键词。高职院校创特色,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创新点,明确自身所独具的优势,因地制宜、因势而为。

一是结合实际,分类发展。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国际趋势,国内一些省市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实践取得积极进展。在这个大背景下,专业的分类发展也应顺势而为。一方面,从政府层面,建立高职专业的宏观调控机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定期公布职业需求预测情况,调整就业政策。实施专业“预警”,对于列入“预警”的专业及时限制招生。同时,将政府教育资源合理向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社会需求迫切的专业倾斜,通过强化资源竞争,引导专业合理布局。另一方面,从学校层面,实施专业分类管理。将专业划为不同类型,相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对优势明显、关联度高的专业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采取优先发展规模的策略;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专业,推动其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转型,采取以质量提升为主的策略;对于根据市场需求新增设专业,采取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的策略;对于培养规模已趋饱和、就业又十分困难的专业,果断做出调整甚至停办。

二是创新机制,打造品牌。专业是教学组织的基本细胞,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专业框架下进行,机制创新是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人才培养机制、教学管理机制、质量控制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机制创新的前提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打造学校发展规划,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简单说,就是简政放权,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扁平化管理,扩大二级教学单位的办学自主权。机制创新的核心是协同育人,从专业建设入手,建立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的重点是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此建立管理制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重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相互促进,良性发展。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是学校整体专业发展水平,而不是个别专业的“一花独秀”。学校在进行专业发展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支撑,建立起相互促進的内在逻辑关系。要注意防止三种倾向:一是在一个院(系)中专业设置趋近,培养目标趋同。表面看来,趋近专业的师资遴选、教学组织等教学运行过程比较容易,但实际上削弱了专业发展后劲,在内部就分解了专业竞争力,模糊了学生就业选择方向,降低了专业建设质量。二是学校属性单一,专业类别狭窄。缺乏不同类别专业间的相互碰撞,难以形成多科性院校校园文化氛围,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特别是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多科融合已成为科技新常态,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背景之下,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多元化融合发展趋势,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前瞻性和创新性,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三是专业类别跨度过大,互相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互补互动效应。多科性专业设置并不是盲目无序,不同类别专业之间要形成有机整体,同时,还要分别满足高水平、特色化、社会需要三个基本要素。

三、处理好三种关系: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必须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学科”与“专业”“专业”与“产业”及“供给”与“需求”,为高水平专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长期以来,本科谈学科建设,高职讲专业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定式,似乎高职不存在学科的概念,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不准确也是不全面的。《辞海》中对学科和专业的界定:“学科”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专业”在教育上,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对学科和专业也有比较一致的共识。潘懋元等人认为 ,“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别敦荣认为,“所有的学术都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开展,这些知识分门别类就构成了学科。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大学是由学科组成的,是一种学科组织。”[5]学科和专业并存是高校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学科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的细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对来讲,学科倾向于科研,是教师从教的知识单位,专业偏重教学,是学生求学的课程体系。学科建设决定专业建设的厚度和优势,专业建设拓展学科建设的宽度和特色,如果忽视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成不了高水平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要摆正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重新确立学科建设的应有地位。

二是完善专业与产业对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国家对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五对接”總体要求之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首先是确立服务意识,专业建设要紧贴生产实际,围绕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正如教育部长陈宝生所讲,“把产业基地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需求链上,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产教协同、校企合作就能取得更大进展。”[6]对接不是简单的照搬,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岗位就是专业,车间就是课堂,教学就是培训。其次是树立发展理念。不能看哪个行业热,就一窝蜂地上相关专业,要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深入研究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避免由于盲目设置专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过度培养造成社会人才过剩。第三,遵循教育规律。人才培养方案、教材要体系完整,逻辑完备,不能断章取义、生搬硬套,不能以校企合作为由,以企业文件、产品说明书代替教材,以顶岗实习代替实验实训,要避免重技能、轻基础,重操作、轻理论,重专业、轻文化的人才培养中的实用主义倾向。

三是重构供给与需求关系。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人才培养滞后导致人才供给失衡的问题逐渐凸显。一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需要。紧盯产业发展实际做好人才预测,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建立双元培养机制,提高人岗相适度。完善就业政策,减少二次培训,缩短人才流动时间。另一方面,注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近年来,我国在加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力度的同时,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并越来越活跃,以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悄然崛起。初步测算,2016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三新”经济增加值约为113719亿元,相当于GDP的15.3%。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按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与岗位完全对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将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新课题、新任务。创新,是优秀人才的本质特征;复合型,是人才适应新时代的基本能力。高职创新、复合型人才应具有“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特点,即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办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是真正实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点突破口。“双高计划”的推进过程也将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抓住这有利机遇期,不断丰富专业建设的内涵,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为目标,加强自身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高职院校。

参 考 文 献

[1]吴升刚,郭庆志.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点任务[J].现代教育管理,2019(6):101-105.

[2]高志研. “双高计划”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9-04-09.

[3]任占营.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探析[EB/OL].(2018-08-17)[2019-03-20].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ztzl_zcs1518/zcs1518_zcjd/201809/t20180912_348454.html.

[4]张雄.“类型教育”面临三场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9-04-09.

[5]别敦荣.“双一流”建设与大学管理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8(9):1-6.

[6]陈宝生谈职业教育:要把专业建立在产业链、需求链上[EB/OL].(2018-03-16)[2019-03-20].http://news.sina.com.cn/o/2018-03-16/doc-ifysiesx9763953.shtml.

猜你喜欢

因地制宜
乡村学校少年宫
贵州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浅析旧建筑改造中的“绿色”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城市红绿灯设计及行人管理缺陷研究
立足乡村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研究
谈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三亚市高校体育
大班中的“小班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