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童话教学中的运用
2019-02-14沈小萍
沈小萍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思维导图在低年段童话类课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核心、学习讲述故事,并设计新颖的作业,从而帮助学生习得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 童话故事 语言能力
童话是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孩子本身就是一部最完美的童话。阅读童话,可以让孩子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在低年级统编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童话作品。据统计,在第1~4册课本中共选用童话29篇,占选文总数的34.1%。笔者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的教学实践,认为当孩子的认识水平和童话阅读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孩子学习关于童话阅读的知识和方法。思维导图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98年开发的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 它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储存、组织和优化信息,可以帮助孩子把抽象的思考具体化。在低年段童话类课文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故事内容
我们常將“童话”和“故事”连在一起说成“童话故事”,故事是完整的,就应该从整体入手。仔细观察一些教师童话类课文教学的课堂,会发现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哪里讲的是起因,哪里讲的是经过,哪里是结果?”“这些词语可以去掉吗?”……琐碎的问题使得孩子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忘记了童话的神秘性,感受不到阅读童话的乐趣。
教师应在课堂上引领孩子初步感知童话的文体特征。对于低年段的孩子而言,图像和颜色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文字。因此,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不仅能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文章结构,还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应该从整体入手,只有整体感知,才不会破坏故事的完整性。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有两条主线:一是小蝌蚪遇到了谁,二是小蝌蚪身体的变化。教学时,教师可准备好相应的图片,先和学生一块梳理主要问题,比如:小蝌蚪遇到了谁?说了些什么?用这些问题串联成完整的童话故事。孩子置身于童话情境中,一边理清故事情节,一边感受小蝌蚪的成长。这时候的学生,一定会陶醉其中,被故事深深吸引。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利用线性导图(如图1所示)整合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小蝌蚪就变成了青蛙。
二、借助思维导图,引导讲述故事
统编版教材低年段入选的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保持了口语的特点;情节简单、形象鲜明、结构反复,具有“讲故事”的特征。这些对于低年级孩子的语言习得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复述、讲故事仍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低年段学生复述的要求是这样的:“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这一学段注重对故事性强的作品进行情节的复述,要求学生复述时能紧抓基本情节,复述出故事大概。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蜘蛛开店》一课课后练习的“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清楚地表达了蜘蛛开店三次更换招牌的过程。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借助这个思维导图来复述故事,引导他们把故事讲生动、讲有趣,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助思维导图,布置新颖作业
在小学阶段,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简单,大多数偏向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学生就不能做到很好的掌握,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因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尽量布置一些趣味性强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感受到做作业的快乐。
“读”是吸收和内化,“绘”是表达和外化。课堂上,教师的多次示范,孩子心里也有了小小的萌芽,他们识字量不大,会写的字不多,但是他们乐于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画一些线条、图像,用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与关键词等,来整理故事信息。他们还不具备完整的书写能力,但他们可以说,可以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
如学完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后,让学生回去试着画一画思维导图“做一只小虫子好不好”,还可以进行实践拓展主题“我是一个小孩子”。学生虽然还不具有写作的能力,但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童话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复述,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从而帮助他们习得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作者单位: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