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用卫矛在丽江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9-02-14和秀云和加卫和志娇杨燕林黄杏娥李燕
和秀云 和加卫 和志娇 杨燕林 黄杏娥 李燕
摘 要:染用卫矛作为重要的乡土绿化树种,在丽江城市园林绿化中曾經取得了较好的园林景观效果,然而目前染用卫矛在丽江城区园林绿化应用中的数量越来越少,生长质量越来越差。该文从染用卫矛在丽江园林绿化应用中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染用卫矛物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染用卫矛;园林绿化;应用;丽江市
中图分类号 S7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1-0112-03
Application of Euonymus tingens for Landscaping in Lijiang City
HeXiuyunet al.
(Institute of Alpine Economic Plant,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ijiang 674100,China)
Abstract:As a main native species for landscaping,Euonymus tingens had been around for quite some time in Lijiang.It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s in urban landscaping in Lijiang City .However,at present,the numberof plants of Euonymus tingens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ing and the quality of growth of Euonymus tingens are becoming worse and worse in Lijiang.This paper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situation,difficulties and reas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uonymus tingetns for landscaping in Lijiang,and put forward som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The aim to povide reference of basis of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Euonymus tingens.
Keywords:Euonymus tingens;Landscaping;Application;Lijiang City
1 引言
染用卫矛(Euonymus tingens)又名土杜仲、银丝杜仲、红灯笼等,为卫矛科(Celastraceae)、卫矛属(Euonymus)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至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东南部等地,多生于海拔2500~3800m的山坡常绿栎林、混交林或灌丛林中的较湿润之处[1]。其树冠浓密树枝奇崛,初夏时黄绿色的小花满枝,至秋季果实成熟,红色果实挂满枝头,形如红灯笼,在绿叶的衬托下十分美丽,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和绿化造林树种[2]。同时,该物种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和抗寒性及耐高温的特性,对城市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净化能力,是污染区理想的绿化树种[3]。因此,开发和利用染用卫矛种质资源,将染用卫矛植物引入城市作为乡土绿化树种,对于展示丽江城市园林绿化的本土特色和丽江特色,提高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热带、温带、寒带植物均有分布,植物资源富集,特别是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很多。丽江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总面积2.06万km2,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有4000多万游客来丽江观光旅游驻足,这就对丽江的城市环境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丽江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将染用卫矛等一些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具有本土特色的乡土绿化树种开始应用于丽江城区园林绿化中,取得了较好的园林景观效果,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由于近年来染用卫矛在原生地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物种,笔者结合“5种特色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及示范”项目,从染用卫矛在丽江园林绿化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染用卫矛物种提供参考依据。
2 应用现状
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中,充分发挥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优势和地位,根据植被生态学原则,通过增加乡土植物在居住区、行道树、公园、场、街头绿地、住宅区和单位附属绿地、屋顶绿化、河岸、绿带中的应用,对增加本地植物指数和综合物种指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4]。而染用卫矛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乡土绿化树种,在丽江城市绿地系统起着维护、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2.1 开发利用方式 染用卫矛因自然分布于高海拔山区,在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鲁甸乡以及大理鹤庆马场等地高寒山区居民的房前屋后作为风景树种植;或者从野外采挖小树移植作盆景,成为了山区老百姓庭院绿化中的主要树材,应用历史悠久。在过去5年的丽江城市园林绿化应用中,染用卫矛被大批量、大规模地从野外野生资源中直接采挖,以大树移植的方式与一些灌木、乔木及地被等外来绿化树种进行行道树配植,直接应用于丽江城区的园林绿化中,因移植的染用卫矛树龄大多在30~40年以上甚至上百年,植株生长势弱,栽培难度较大,加之城市建设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影响了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致使染用卫矛在丽江城区的植株成活率普遍偏低,存活数量越来越少。目前,丽江城区很少能看到生机盎然的染用卫矛,取而代之的是滇朴(Celtiskunmingensis Cheng et Hong)、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球花石楠(Photiniaserrulata)、西南花楸(Sorbusrehderiana)等一些新兴的乡土绿化树种,但这些树种基本为落叶乔木,无论从树形、树冠,还是观赏期、园林观赏价值,均不及染用卫矛树种。因此,如何再现染用卫矛树种在丽江城市园林绿化中四季常绿、秋挂红果的风采,已成为广大园林科技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2.2 种植应用表现 据笔者初步调查,丽江城区染用卫矛集中种植在民主路、雪山中路、香格里拉大道、七星街、福慧路和象山路等路段,通過近2年连续观察引种情况发现,在背风向阳、土层肥沃、周边有植被的区域,植株生长良好,而迎风口的阳面、土壤贫瘠、周边水泥地皮包围的区域,植株生长势差;配植方式不同,植株生长势也不同,与其他景观植物配植比孤植生长势要好。比如,在雪山中路,把染用卫矛配植于路中央的绿化带中,用小叶女贞、火棘等灌木混合种植,路边用云南樱花点缀,周围用香樟作护林带,不仅植株生长良好,而且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在香格里拉大道,孤植于路肩基部人行道旁,大树移植后植株生长量越来越少,移植第1年还能正常开花结果,但到了第2年植株慢慢萎缩,叶子开始脱落,不能正常开花结果,特别是小树移植的植株,由于养护管理粗放,死亡率更高,导致丽江城区园林绿化树种中染用卫矛植株数量急剧下降。
2.3 研究工作现状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询,对染用卫矛的研究仅停留在种子育苗有性繁殖技术和城市绿化适应性的研究方面,还没有系统而全面地开展染用卫矛产业化开发的关键技栽培术研究[5]。笔者所在单位团队所承担的“5种特色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及示范”项目,从染用卫矛种子的处理方法、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期和种子育苗基质等方面进行了种子育苗技术研究,基本掌握了染用卫矛种子育苗技术要点,培育出了一定数量的实生苗,但苗木生长缓慢、培育周期长、苗木商品率低,很难推广应用于生产[6]。目前尚未系统地开展规模化的苗木定向培育优质种苗技术的研究,对枝条扦插、稼接和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染用卫矛生物学生理学特性研究、优良种源的筛选以及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几乎没有开展。
3 存在问题
3.1 保护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染用卫矛从大自然生长中的大树直接采挖,移植到丽江城区进行园林绿化,苗木市场需求旺盛,植株市场销售价格高,周边山村居民受高额利润的诱惑和驱使,养成了长期滥采乱挖,这种对野生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利用,导致染用卫矛原生境破坏和恶化,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长,天然更新困难,造成原生境内该物种数量和物种群落动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日益减少,资源越来越少,已濒临灭绝。若没有人工培育资源作支撑,必然导致野生资源的枯竭[7-8]。
3.2 科技投入不足 目前,染用卫矛在丽江城市绿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及发展速度与现有的科技支撑体系很不相称。由于各级部门和政府对于染用卫矛等乡土绿化树种的开发利用研究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致使该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少、科技创新能力弱、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不足。目前仅停留在种子育苗繁殖学研究和粗浅的适应性研究中,没有开展染用卫矛种质筛选、引种驯化、人工繁育种苗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染用卫矛整个生长周期的生物学生理学特性研究也还需探索。科技部门和科研单位未能持续立项支持技术研究攻关,染用卫矛树种的合理利用缺乏科学依据[2-9]。
3.3 栽培管理粗放 “三分栽,七分养”,说明了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尽管染用卫矛的生长习性是喜光的,亦耐阴、耐干旱、瘠薄,但是从自然环境优良的原生地迁移到人流密集、噪音、高温、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人居环境中,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历物种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引种驯化过程,此时处于植株生长的脆弱期、敏感期,这就要求人为营造自然环境,进行精心呵护、细心管理,顺利渡过“危险期”。调查中发现,染用卫矛在丽江的园林绿化应用过程中栽培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植株任其自由生长,没有进行整形造景,树龄老化、大树移栽成活率低、种质退化严重,直接影响了其园林景观效果和园林绿化水平。
4 对策建议
4.1 重视资源保护,为长期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贯彻“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实现资源持续利用。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此加强对染用卫矛植物及其栖息生境的科学经营与管理,使染用卫矛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其种群数量不断得以增加,以利于今后染用卫矛植物资源的长期开发利用[9]。同时,加强对野生种群的研究,摸清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范围和现有种群现状,如生境、分布、形态特征、种群大小以及生态学和遗传学特征等,建立种质资源库,为染用卫矛野生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对原有资源进行就地保护以外,还要组织多学科的科研力量开展人工繁殖和驯化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达到“最广泛的应用就是最有效的保护”的目的。
4.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行政职能部门及科研单位对染用卫矛等乡土植物重视和投入不够,科研及人才培养明显滞后,致使染用卫矛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为依赖资源“山苗进城”的粗放利用,科技支撑作用不明显,科技创新能力弱。因此,今后应积极争取科技厅、林业厅等相关部门的支持,整合多学科、多领域科研院所的资源,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技攻关,提高染用卫矛在开发利用中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通过开展野生染用卫矛优良种质资源收集筛选、驯化栽培及产业化育苗技术的研究,建立优良种质资源库,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苗,探索用高效、轻型基质集成的染用卫矛种苗繁育技术以及苗木的分级标准,总结出一套规模化、标准化、节约化生产染用卫矛种苗的技术规程,为染用卫矛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4.3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园林绿化质量和水平 只有注重管理,染用卫矛的绿化水平才可能提高,绿化效果才有保障,否则必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直接影响城市绿化的速度和效果[10]。尽管染用卫矛树种有着较强的萌发能力和适应性,但是必要的养护和科学的管理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增强地方特色。因此,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应加强栽培技术管理,特别是要加强优良种苗的培育、大树移植技术、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应用,提高绿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扩大宣传和引导,使全民养成“爱绿、养绿、护绿”的意识和理念,杜绝采枝、践踏和损伤苗木等一切不文明行为。此外,模拟染用卫矛野生原生境的自然环境,把染用卫矛与本土其他绿化树种的乔木、灌木、绿地植被进行配植,增加丽江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最具丽江本土特色的景观效果。
5 结语
目前,丽江已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染用卫矛在丽江创建国家园林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好的园林景观效果,有力地推动了丽江城市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丽江是染用卫矛城市绿化树种资源的富集区,染用卫矛在该地区具有规模化栽培的巨大潜力,通过人工繁育种苗和驯化栽培研究,培育出大量的优质种苗,配套相关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栽培技术,将染用卫矛广泛应用于丽江园林绿化中,使之在丽江未来园林城市建设中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产业化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1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15-296.
[2]杨少华,薛润光.新优景观树种——瓣脉卫矛[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49.
[3]张学星,杨永平,刘云彩,等.瓣脉卫矛的城市绿化适应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84-88.
[4]梁彦兰,张云华.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3):3065-3067.
[5]王朝文,和志娇,杨燕林,等.瓣脉卫矛种子育苗关键技术研究[J].种子,2014,33(1):121-124.
[6]戴益源,黄海燕,张学星,等.云南城市绿化乡土野生观赏树种选育的关键问题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0,39(34):89-92.
[7]杨少华,薛润光,陈翠,等.滇西北玉龙雪山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3):863-869.
[8]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7):63-65.
[9]林士杰,刘原樟,徐加顺.卫矛属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概述[J].吉林林业科技,2009,38(2):17-19.
[10]吴敏兰.运用乡土树种创建漳州生态园林城市的几点建议[J].福建热作科技,2009,34(1):35-3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