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力河长制”工作在大学生志愿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2019-02-14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水河小青河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在高校中建立“助力河长制”的志愿者服务团队,既能协助政府完成河长制推行中的巡河、护河、政策宣传等一线工作及水质检测、水资源管理机制、水环境保护、水岸线景观规划等研究工作,又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意识,提升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

1 高校在河长制工作推行中的作用

河长制推行以来,全国已确立起省、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但是,除了各级领导管理体系,河流生态的健康运行还需要大量的一线工作人员,如设置“巡河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巡河员近30万人,其中80%以上的巡河员没有薪酬待遇,尤其在沿河各村的巡河员都是义务巡河。不少村的巡河员只能由村“两委”成员等兼任[1]。因此,人员及经费不足是很多地方在推行河长制工作中面临的紧要问题。另外,河长制的管理运行制度建立也需要不断探索完善,除了政府的主导地位外,还需要社会的普遍关注。

高校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需要以实践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河长制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应引起高校重视。大学生自身具有求知欲强、行动力强、有一定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待培养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他们参与解决河长制推行中的问题。因此,高校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需要为河长制的推行献智献策[2]。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的问题分析

2.1 与专业脱节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对关爱老人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公共素质的引导,这些活动放在中小学的养成教育阶段更为合适。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与专业知识相关联才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应用,使他们有能力为社会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3]。

2.2 活动项目老套

大学生是富有创造力的群体,但目前的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并没有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潜力,且一味地因循守旧,会对学生发展产生误导。能否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团队指导老师或团队核心的引导有关。团队指导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将助力河长制工作与水利类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将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

3 “助力河长制”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为全面推行河长制,河南省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活动,动员青少年争当“河小青”,协助河长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响应省里号召,激发校内社团活动的创新活力,成立了“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

3.1 组建“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

“华水河小青”是一个以“助力河长制,保护母亲河”为目标,由学校水利学院组织建立的一个校级志愿服务社团组织。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服务社会的能力。

该活动得到全院师生的积极响应,形成了包含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26名、本科生500余名的团队,主要包括办公室、实践部、宣传部、学研部4个部门。其中志愿队队长对工作全面负责;副队长负责协助队长并做好各自的分管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团队邮箱管理、物品租借、资料整理备案、志愿者证办理注册、志愿活动审批与指导等工作;实践部主要负责活动策划、人员招募、活动现场组织管理及与外界联系合作等工作;宣传部主要负责微博微信公众号运营、新闻稿撰写、宣传页(视频)制作等工作;学研部主要负责整理汇编活动材料并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等工作。

3.2 “华水河小青”重点工作

“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成立近半年时间,主要完成以下几项核心工作。

3.2.1 日常巡河护河工作

“华水河小青”的日常巡河护河工作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周边地区河湖水域保护的宣传、巡查、监督、联络工作。具体包括在河库坡岸地段常态化开展河长制政策宣传工作;开展“随手拍、随手捡、随手护”等微行动,践行并动员社会大众巡河护河。

3.2.2 寒暑假社会实践“一河一策”

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机会,对家乡的河流保护献智献策。学生可以将在校期间的“河小青”工作经验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并结合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护河策略。通过河流旁树立的河长制公示牌联系河长反馈发现的问题及提出具体策略。由于“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刚成立不久,该项工作尚在起步阶段。

3.2.3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服务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许多高校都会以各种形式宣传护水、节水理念,但范围仅限在校园内部。“华水河小青”团队则围绕水质监测、垃圾清理、文明劝导、环境美化等主题走出校园,沿周边主要水域如意湖、龙子湖等开展集中性的巡河护河活动,丰富活动主题,扩大宣传范围。

3.2.4 服务地区政府河长制工作

“华水河小青”团队目前已与郑州市委、金水区委、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及多家社会公益组织建立起常态联系。积极参与河库管理保护效果监督和评价,及时将发现的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等情况以及周边老百姓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信息收集,通过河南省河长制微信公众号平台等途径反馈至当地河长或河长办;另外,“华水河小青”做好各级河长助手,积极向各级河长及相关部门汇报,争取工作上的指导和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3.2.5 河长制工作专业研究

河长制相关研究工作是“华水河小青”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团队中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对河流进行水质检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针对水资源管理机制、水环境保护等方向进行研究;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学生针对水岸线景观规划方向进行研究。以日常活动搜集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从专业的角度对河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河长制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形成研究报告。通过河长制公示牌联系到相应河长,并将报告免费提供给河长,以期对区域“河长制”的推行提供理论上的助力。

4 实践总结

“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了团队组建、制度建设、联系政府、活动筹办、宣传推广等工作。

4.1 组建了多层次结构的团队

通过前期动员,“华水河小青”团队突破了传统社团仅限本科生的局限,形成了包括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业老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多层次结构,为团队获得高站位的规划、有力的组织保障、专业的技术指导及科学的科研引导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4.2 建立了较完善的团队制度

“华水河小青”在团队成立之初即制定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章程》,确定了团队名称、类别、性质,明确了团队口号、加入条件、团队成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组织机构及各自职责,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及资产管理和财务制度等,为团队正规运行奠定了基础。

4.3 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起常态联系

“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已与郑州市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未来积极合作,以“华水河小青”为主力,为如意湖辖区内的河湖治理持续提供志愿服务。

4.4 成立了多渠道新媒体宣传机构

“华水河小青”的宣传部致力于传播“河小青”绿色生态理念,围绕“河小青”活动设计开发动画、漫画、H5、公益广告、微电影等文化产品,利用网站、APP、微信、微博等平台向青少年及社会公众广泛传播绿色生态理念。

5 结 语

“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的成立是将时代发展需要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各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对河长制政策研究不充分、运行经费不足、区域河湖基础资料不健全、与政府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团队的动态发展中不断解决。因此,对于团队的整体规划与长远发展,务必要坚持动态发展的理念,以河长制推行的切实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不同阶段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使其成为一个持续健康、不断创新的团队。

猜你喜欢

水河小青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天蓝水净贡水河(湖北承恩)
元宝山小青山寨(中国画)
鉴水河之歌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三水河特大桥桩基泥浆净化器的运用
三水河特大桥主桥墩液压爬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