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新能源开发资料选登

2019-02-14本刊编辑部

水电与新能源 2019年10期
关键词:北方地区页岩勘探

本刊编辑部

●中国能源消费向清洁绿色转变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当时间滑过9月23日秋分节气,中国北方已经开始讨论什么时候开始供暖,北方的供暖季即将启动。自2017年开始推行的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计划,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巨大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9月底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能源发展成就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会上透露,中国在 能源消费方面,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清洁绿色的巨大转变,走上了节能降耗、集约高效的新道路。在能源技术方面,实现了从跟随模仿到并行引领的巨大转变,走上了动力转换、创新发展的新道路。同时在国际合作方面走上了共商共建共享、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变革的新道路。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达50%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在发布会上介绍,2017年开始,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还有北方地区有关省份一起组织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五年规划》,截至目前,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达到了50.7%,达到当前阶段50%的规划目标,相比2016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替代的散烧煤约1亿t,大大超出规划预期的7 400万t目标。同时,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的清洁取暖率更高,达到72%,其中城市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96%,县城和城乡结合部的清洁取暖率达到75%。

统计数据显示,清洁取暖以来,北方地区多个省份散烧煤消费大幅下降。减排的SO278万t,氮氧化物38万t,非化学有机物14万t,颗粒物153万t,清洁取暖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要抓手。

今年7月,财政部下发《关于下达2019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补助资金试点城市名单及资金额, 其中共计下达补贴资金152亿元,涉及43个试点城市,2019年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一共8个城市作为新增城市被纳入第三批试点。2017年至2019年,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现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先后确定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三批43个试点城市,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51亿元。根据国家此前的相关规定,补贴持续三年后,如果没有额外改造任务,中央财政补贴将退出,地方政府自行承担补贴。

在8月30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公共财政与投资研究部投资绩效评价室主任宋玲玲透露,从统计来看,2017~2018年,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合计下达199.2亿元,地方补贴资金合计为555.09亿元,是中央财政资金的2.8倍。煤控研究项目核心组专家、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则指出,北方清洁取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今冬明春”的空气质量是否持续改善而不出现反弹是2019年散煤治理工作的晴雨表。会上发布的《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9》指出,按照当前国家和各省市工作部署,通过工业、民用的散煤治理,2019年中国散煤削减量有望达到4 500万t。

能源结构转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章建华表示,70年来,在能源生产方面,我国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三、在建规模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40%左右。在能源消费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煤炭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始终在9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消费比重历史性降至60%以下,单位GDP能耗下降23.3%。在能源技术方面,我国千万吨煤炭综采、三次采油和复杂区块油气开发等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网;新建三代核电机组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5%,深水钻探、页岩气勘探开发等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一大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工程建成投产。中国建成了五大国际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一大批先进能源技术装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黄学农表示,清洁取暖使得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实施清洁取暖以来,我国清洁取暖市场迎来的快速发展,天然气供暖、电供暖设备生产等企业规模明显增大,地热开发、生物智能、清洁利用等技术快速进步,互联网+等信息管理模式也不断深入运用。以清洁能源中的光伏产业为例,中国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已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而实际上距离中国第一个光伏特许权项目获批,不过10年时间。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光伏全产业链产品在全球市占率分别为:多晶硅占57.8%,硅片占89.6%,光伏电池占72.6%,组件占72%。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更多的光伏企业将视野投向了国际市场。

记者查阅相关统计数据发现,截止2018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约46%,浅层地热、中深层地热、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可再生能源供暖已经分别实现128%、33%、21%和0.4%的目标,总体实现率达40%。目前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呈现较快增长,生物质能供热也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太阳能供热则仍处于试点示范阶段。今年发布的《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全国共有7700家企业参与清洁供热,年总收入820亿元,员工110多万人。随着南方非传统供暖区域需求的增长,清洁采暖领域依然有极大发展空间。

(来源,长江商报,2019-09-30)

●中石油发现万亿方页岩气大气区

中国石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两项非常规油气领域的重大勘探成果。其中,今年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生油层内勘探获得重大发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58亿t,预测地质储量6.93亿t,发现了10亿t级的庆城大油田。与此同时,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也获得重大进展,在长宁-威远和太阳区块新增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7 409.71亿m3,累计探明10 610.30亿m3,形成了四川盆地万亿方页岩气大气区。

据介绍,在生油层内非常规勘探开发领域,中石油在成藏地质理论、工程技术、规模有效开发等方面持续攻关,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渤海湾、松辽、三塘湖等盆地生油层内勘探开发见到初步成效。特别是在鄂尔多斯盆地,自上世纪70年代勘探发现长7油层以来,历尽艰辛,先后经历了“生烃评价、兼探认识”、“探索技术、提产提效”及“规模勘探、示范建设”三个阶段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开发。自2011年以来,针对长7源内油藏,开展了以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为主的技术攻关试验,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单井产量,形成了勘探开发配套技术,2019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58亿t、预测地质储量6.93亿t,发现了储量规模超10亿t的庆城大油田,目前基本建成百万吨级的开发示范区,预计今年产油64万吨,近几年具备建成300万t的产油能力。鄂尔多斯盆地长7生油层内石油资源实现规模有效勘探开发的重大成果,对我国生油层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引领示范作用。

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建成长宁-威远和昭通2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创造了国内第1口页岩气直井、第1口页岩气水平井、第1口具有商业价值的页岩气水平井、第1座页岩气“工厂化”作业平台等10多项国内第一,逐步形成了适合四川盆地复杂地质地貌条件下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对我国规模有效开发页岩气资源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预计生产页岩气77亿m3,年底将建成超100亿m3的年生产能力。通过近两年大规模勘探评价和开发试验工作,新增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7 409.71亿m3,累计探明10 610.30亿m3,形成万亿方页岩气大气区,对增强我国天然气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重要接替领域,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09-30)

●到205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将占发电总量的70%

可再生能源公司Statkraft发布了其对全球能源趋势的第四次年度分析称,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太阳能将在203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来源。

报告表示,太阳能光伏已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这得益于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寿命成本将在未来30年内下降约一半,而风能将降低40%。

Statkraft估计,到2050年,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将占发电总量的70%,其中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电力行业的80%以上。

在其全球低排放情景预测中,Statkraft表示,2018年太阳能光伏产量增长了25%,而到2050年,太阳能将满足全球约40%的电力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各国逐步淘汰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风电将产生全球约30%的电力。

该公司表示,到2050年,全球的电力需求将翻一番,而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将增加六倍以上。到2050年,全球电力行业将完成脱煤脱碳转型,而天然气将成为世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9-09-29)

猜你喜欢

北方地区页岩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地区农村环境整治措施探讨——以东北某村为例
勘探石油
北方地区草鱼网箱生态养殖技术试验
一种页岩封堵性评价测试方法
北方地区大规格梅花观赏树的嫁接和接后管理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页岩气开发降温
加息,压垮美国页岩气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