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代兵法要略看园林设计成功之道

2019-02-14

山西建筑 2019年19期
关键词:造园契机园林设计

胡 锦 培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44)

1 概述

战者善战,谋战止战,计者善计,将心度心。古今擅战擅计者,善假于天,巧利于地,得命于人也。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 顺天时而事半功倍,利地势而如鱼得水,通人和而得力四方。万物相通,物竞天择,是其生生不息之道。兵法之要略通古达今,适于各个领域。园林在设计之初,也需耐得多重考量,天时,地利,人和,鲜亦必有其一。通过选取当代成功园林案例进行探索,我们会发现在这些为人津津乐道的园林设计之中,几乎都有与这些行军之法互成表里之处,深入一些典型案例之后继而可以发现,设计之道亦如用兵之道,这些不着一字而尽显风流的园林设计也有着其耐人寻味的特殊方略与天地人和。

2 顺天时,谋攻而九变——“应其时也”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3]。顺天时是古往今来成百家事的重要原则之一,顺应天时,利往从生,利往日之积累,从当日之变势,分别作为“顺”“应”的两个方面,而那些中外留名的园林设计也正是顺应了“往”“今”两方之时势,才使其于被创造之初就得以探见其所有的有望达到一个优秀高度值的潜力。

2.1 “顺”,顺万物之利时,利往日之积累,长于内外,伺机谋攻

回望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其社会发展至哪一阶段,人们对园林景观的探索以及环境塑造的热情都从未减退。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唐太宗也曾说过:“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4]。其实关于园林的探索,各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贡献。以明清时期的园林设计为例,它处在一个适逢奇妙的时间节点之上,所以恰好可将前人对于造园的经验与智慧发挥之致,其皇家园林的布局较之以前的任何朝代都更加的规整和庄严,并且开始拥有更多独特的布局含义,概括了黄金时期的中国园林发展特征,同时标志着中国园林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特征不一的造园名家,其思想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各地园林设计都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园林文化开始走向钟鸣鼎盛之势,无一不彰显着造园活动的巨大发展。

2.2 “从”,从当日之变势,融合创新

孙子在其兵法要略第八篇中也曾指出,凡将帅者,唯有通晓“九变”,善于应变,才能正确的把握治军的基本原则。所谓“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5]。旧礼可循而不可盲守,唯有审时度势,适应时势的需要,革故鼎新,才能时处不败之地。通于九变,不拘常规,亦是明清造园文化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由来自关外的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虽有因为自我崇拜而闭关锁国的固步自封,在造园方面却丝毫没有闭塞之气。且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与经济都相对稳定,由此园林建造的新颖度与数量集都呈相对增长趋势。以江南园林为例,它们走出单纯模仿的舒适区,更加注重其景致的内涵赋予与格局的文脉传承,由此应运而生的是一种兼具我国民族与地域特色的风格。除却江南园林之外,北方与岭南两地的私家园林也逐步发展,自成一体。且随着时代的迁移,我国园林设计的格局与风格并不仅仅止步于单一民族地域化特色,而是融入了不同民族及地域的文化与涵养,甚至融汇外来文化,广集优贤,择善而长,由此造园艺术在近代化潮流的驱使之下,再次晋升了不只一个台阶。同时这些优质的园林设计在兼具时代发展的烙印的同时,也拥有其浓烈而醇厚的民族风格,为中华园林文化的历史发展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3 利地势,查微而顺祥——“应其势也”

“行兵之道,贵知地利。”利地势也是古往今来顺百家事的重要原则之一,善利于地,善审于时,善度于势,尽其所用,方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6]。孙子曰:“九地之变,屈伸之利”[7]。即如同因地制宜者胜,善查,善用,使万物之形势尽其可能往好的一面发展,也是园林设计从优的重要因素之一。

3.1 “查微知著”,尽其所用

清朝是地方园林开始初具雏形的时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至此各地开始归纳本土的一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开物造园。私家园林的发展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冲击鼎盛阶段,且各个地区的园林风格都百花齐放、各有貌态。形成了江南派、北方派与岭南派等最主要的三大园林流派,而这三家之中成就最高的又独属江南,以苏州怡园、扬州个园与何园为代表,许多经世闻名的园林佳作都出自这一时期。

3.2 “顺祥其意”,巧成其事

所谓“上兵伐谋,以巧求胜”[8]。有时,一个好的契机很重要,但比契机更重要的,是一双善于发掘契机的眼睛和一个善于利用契机的人。世界上被苹果砸过的肯定不只牛顿一人,却只有牛顿一人发现了地心引力,而闻名中外纵横古今的茶叶,发现之初的契机也只是源自于沸水中不经意间落入的几片树叶。同理,许多园林布局的发掘究其源流往往也是出自于对固有格局的观察再利用,比如,苏州园林区中央有一湾池水,环池区亭台轩榭,似连非连,似续非续,纵横趣味,彼此贯通,木石掩映,山花玲珑,人至此境,犹如通达气韵,豁然开朗,此间良景之清幽,是为造园者尽空间之所用,以巧为媒妙布局的独到之处。其间与拙政园同以池水见胜,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由主体物水池配合以古典建筑,搭配着湖石花树,渲染四季之景。但这些闻名至今的园艺,真的只是靠着一场巧合吗,其然,其不然也,实然,其巧也不巧,巧之契机只是单一方面,要想读其精妙之观,更是在于观察者的“顺祥”,顺其意,祥其事,最终才能得成其巧,巧循其律,再续深入探寻,方能实现不断优化,使其不惧时间长河之洗礼,成为一颗璀璨且恒久的珍宝。

4 通人和,任势而战人——“应其情也”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9]。通人和同样是古往今来利百家事的重要原则之一。人者,多变数而聚聪慧,侯善渊曾在其诗词中写道:“团团结就玲珑面,晃耀太虚烹玉霰,神光眩,飞丹透入通明殿”[10]。同样是表达了对人的智慧的赞美。造园文化的发展之所以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多与其人和息息相关,大批文学园艺家的涌现,对自然艺术的钻研,与其样式风格的丰富化,都毫不例外的推进了造园文化的壮大,促就了各类园林的创造与闻名。

4.1 “将者制道”,携领风骚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庙独数江都王”[11]。一个知人善用,聪慧从容的将领一定是在军队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古语有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12]。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3]的豪情之说。而园林设计大家的出现,更是推动了一系列古今闻名的园林艺术作品问世,这无疑也标榜了中国园艺领域的巨大进步。除却这些名家,帝王的各类生活需求与娱乐消遣也为园林景观的创造提供了发掘契机,再加上其政策上的鼓励,使其臣民百姓都对园艺的创造与美感的经营产生了浓烈的执着感与兴趣度。园林设计由此走向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4.2 “天地胜全”,格物体己

胜败之气门在于掌握“战道”,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14]。而若想知天地,需为观山走草,若想得道于心,需历数次之炼。万物同理,园林设计要想流芳千古,必然也需历经千千万次的尝试与改良,而明清时期丰富而繁杂的造园实验则恰好为其锤炼提供了最佳契机。比如圆明园、寄畅园、绮园、颐和园等系列主题园林的设计与创作,都极大程度的革新了园林设计的造物方法与成果质量,至此,园林文化开启佳期。

5 结语

至此,关于中国古代兵法要略与园林设计方式方法中运用“互通性”解决“应时、应势、应情”问题的叙述姑且告落,万物相通,生活亦如此,万物之伦理演绎在周边的一花一石、一草一木之中,渗透于纷繁的纲常制要、耳濡目染之间,值得我们不断的探寻、归结与升华。

猜你喜欢

造园契机园林设计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