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观念影响下朗梓古村落空间形态分析
2019-02-14欧阳昭
欧 阳 昭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1 朗梓古村落历史背景以及地理位置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各家的重要军事、政治所看重的地区之一,同时,随着军事战役与政治力量的变迁,广西经历了数次的移民迁徙,土地肥沃、山清水秀的天然地理优势为迁移的家族生活繁衍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朗梓古村落坐落于桂林南部的阳朔县高田镇,是桂林地区大型古民居群,遗存了阳朔最古老的民居,该村落南部临山,河渠大致为由南向北的方向,紧紧的围绕着古寨西侧,水系与古寨之间呈现挂落式形式,东北两面为开阔地带,村落临近漓江,河渠密布,沟壑纵横,地区地处偏僻,远离政治中心,社会相对稳定。村落始建于清朝,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为明末将军覃正尧后代,朗梓古村不仅保留了广西壮家的文化传统,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构建出独特的文化、空间。
2 宗族观念影响下的朗梓村空间形态
细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宗法礼制”算得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因素,贯穿于中国数千年的人类社会之中,无论是古建筑还是雕塑、壁画、绘画、服饰等都受封建宗法文化的影响。桂林朗梓古村落体现了当地覃氏宗族百年来积累的独特文化元素,古村落中所传达于世的民俗文化映射着百年来当地所形成的传统宗族文化。
2.1 民居文化
朗梓古村落坐落于桂林南部的阳朔县高田镇,身居桂南却与当地传统的木结构低矮干栏式建筑不同,朗梓的建筑大多独立成院落状态,现存古建筑十一座,祠堂两座,炮楼一座,建筑以三开间两进式、三进深式、两进深式建筑为主,此外还出现了一座两进深两院落式建筑反映出了严格的封建尊卑等级式布局。
朗梓古建筑的基本形态大多由前厅、正堂、天池、后厅、厢房等组成,周围多数以青砖石墙或者马头墙相连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空间,在空间平面布局中多以天井为中心来规划空间,空间对称布局主次分明,在正堂和后厅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房,以中轴线为界,中轴线以南部两侧为家族长辈用房,以北则是晚辈用房,朗梓古建筑空间这样的规划布局,无不映射出老幼尊卑的宗族化传统礼制文化,以对称美为形式渗透于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中。其中朗梓两个重要祠堂的基本构造也同样以“三进式”的基本形态为基础,依照封建尊卑秩序布局形成门殿、大殿、后殿三重大殿,空间上相比普通民居建筑,规模更大更加富丽。朗梓村古建筑大多采用坐南朝北的形式,建设始于顺治时期,建设年代稍有差异。建筑外墙相对封闭,多数的厅、房向天井开窗,用以采光通风,在封闭的院落中天井的利用,有利于缓解桂林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也体现出来极强的私密性。建筑形式除了多数常见的两进式、三进式建筑外,朗梓古建筑群中有一组严格按照封建礼制等级所建造的建筑,大体上为两进深两院落的形式,依次按照“祖先—长辈—晚辈—仆役”的等级分化使用空间,有主人生活区和仆役区,家族起居区坐南朝北,内部设有前厅、天井、后厅。仆役生活区坐西朝东,内设有门房、仆役房、厨房、碉楼、猪牛圈等,两个空间动线严格划分,区域之间由一扇门相连。
朗梓古聚落这样的设计规划除了满足因地制宜外,在整个建筑朝向上突出彰显宗族身份尊贵崇高的封建礼制,并且在空间的差异与等级的划分中着重强化宗族中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充分利用空间的差异性,来赋予居民在宗族化小型社会中的等级差异,使整个朗梓聚落空间建设虽有时间跨度,但在宗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潜在建造制度,在宗族文化控制下呈现出明确的等级、严格的秩序和庄严的对称性。
2.2 宗祠
宗祠作为祭祀、议会等同姓宗族之间的公共场所,充当着整个聚落宗族的精神纽带,朗梓古村现存两座祠堂,分别是覃氏大祠和瑞枝公祠。随着覃氏一族的发展,住宅扩建修饰的同时,贫富等级分化的出现,宗族之间相互区分分化发展,分化出各自独立宗族集聚的公共空间——宗祠。
宗祠在朗梓村落空间形态规划中呈现出强烈的主导性,朗梓古聚落的入口以祠堂为分支点向东南方向衍生,瑞枝祠堂坐落于村落入口处,紧靠在河渠旁,周边建有数栋古建筑,规模宏大,位于整个村落的核心地区,祠堂整个建筑沿中轴对称、内外分明,依照封建尊卑秩序布局形成门殿、大殿、后殿三重大殿,成为村民的生活中心和精神核心。覃氏大祠位于村落地势中地势最高点,坐南朝北,风水和地理位置都绝佳,俯瞰整个村落,由同姓宗族迁移至此时共建而成,历史最为久远,是同姓宗族之间凝聚力的主要场所,在空间形式布置上不及瑞枝公祠,为敞前封后式结构,由门楼和上殿组成,但覃氏大祠的公共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村落空间形态的发展。
宗族祠堂是宗族文化精神的集中表达,朗梓古村落空间布局形式体现出以同族血缘为中心,又带有长幼尊卑次序的规划方式,呈现了以覃氏大祠为中心的不断向外扩张的层级性,也正印证着朗梓古居民在建造规划上严格遵循封建礼制文化,把宗法礼制层级式观念通过两座同姓宗祠的建造所表现出来,印证了朗梓古居民对同姓宗族血缘关系的认可。
2.3 防御设施
宗族型村落是具有家族血缘关系而构成的具有极强凝聚力的小型血缘式社会,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村落为了提高村落安全以及加强宗族之间的凝聚力,常用石墙、风雨桥、河流、寨门等设施进行布局规划,并且部分少数民族村落常在村内建设炮楼、碉楼等放哨御敌设施。
朗梓古村作为桂南壮族村落,在空间选址上也充分考虑到了防御性,在空间选址中讲究基址和水系的环绕之势,整个古寨的空间边缘界线基本由护城石墙与与沟渠组成,在选址上考虑到了桂林多雨水的气候,着重避开了漓江流域复杂而分散的水系,背靠山,形成缓坡之势,有利缓解内涝。河渠大致为由南向北方向,紧紧的围绕着古寨的西侧,水系与古寨之间呈现挂落式形式,在布局中基本满足传统宗族文化在风水中把山水看作“阴阳两极”的寓意,同时水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古寨的局部气候又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此外,石墙高至7 m紧贴着河渠而砌,古居民把水系与石墙相结合作为古寨边缘具有一定军事防御功能外,在村落古建筑中还保存着一座迄今全村最高的古炮楼,高30 m,共五层,紧邻河渠,位于聚落的西南侧,可以眺望全村,这在桂南的聚落建筑中都非常少见,也是阳朔县唯一一座古代的军事防御式建筑,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宗族聚落的自我保护防卫意识。同时,村落内部的道路规划分支,巷道纵横交错,高矮错落,在道路节点和分支的建筑中还布满了作为防御用途的射击孔,并且巷道考虑到了当地气候因素,多为青石路面,缓坡以及排水渠的使用形成了较好的村内排水系统,有利于宗族居民的生活,也加强了村落内部防御。“石墙—水系—炮楼—巷道”布局使宗族居民拥有了一层坚韧的保护网,并且拥有了明确的聚落空间界限,保证了聚落宗族在生活空间中的独立性,也反映出宗族家庭统一一致对外的团结精神象征,朗梓古村落防御系统构建的思维方式与历代宫廷的营建布局有相似之处,以河渠、城墙、碉楼为一线,也体现了当时民间“家国同构”的构建思维。朗梓古村防御系统的建立不但在客观上构建了有形有范围的宗族独立空间,同时防御系统对于宗族聚落的保护也反映同姓宗族之间在主观精神上的空间构建。
3 结语
桂林朗梓古村的空间分布是严格按照宗法礼制等级封建尊卑分化所建造的古代宗族型村落。在空间形式布局上主要呈现出我国南部地区常见的二进深两院落、三进式建筑,与常见的同姓宗族型村落相同,朗梓村在公共空间分布中表现出强烈的宗族文化基因式的集中向心性,民居建筑的朝向和分布受到宗祠的影响,早期建筑以覃氏大祠为中心点发散,形成等级明显的空间秩序。在空间等级的规划中,也反映了古居民对于传统礼制文化、宗法观念的构建,依照传统的宗法礼制秩序来确定空间等级分布,通过规划空间,坚守同宗族传统的宗法文化以及向心性空间的运用,其一按照封建礼制来维系宗族等级,其二宗祠等大型公共空间在宗族形式社会中起到引导指向的作用,体现了宗族型聚居村落的高度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