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2019-02-14魏明和
魏明和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脊柱退行性病变,临床发病率较高,致病因素较多,例如劳累、扭伤、久坐、久站、腰部先天性结构异常等,引发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腰部神经根受到压迫,出现下肢疼痛、腰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2]。中药贴膏是临床较常用的治疗方式,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但仅能缓解患者疼痛感,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3]。髓核摘除术是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术式之一,临床优良率高达80% ~90% ,但由于手术对患者造成了创伤较大,术后可能出现腰痛、椎间隙狭窄等一系列并发症,预后较差[4]。而在髓核摘除术后行脊柱融合术,能有效维持椎间隙的高度,对腰椎进行良好的固定,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次研究通过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共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患者本人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疾病;(2)手术禁忌证;(3)精神病史或认识障碍;(4)患者本人或家属不同意参与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贴膏治疗,12 h/次,1次/d,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给予硬膜外连续麻醉或全身麻醉,麻醉后患者取俯卧位。以病变间隙为中心,在腰部棘突中心作切口,剥离椎旁肌肉,使手术区域充分暴露于术野。通过C型臂X线机明确椎弓根部位,置入椎弓根钉,并行椎板减压,用刮匙、铰刀将纤维环组织、椎间盘以及上下椎体终板摘除。取切下椎板粉碎,并填充至椎间融合器中,置入椎间距离椎体后缘3 mm处,固定钛棒后切除上下关节突关节面软骨,填入碎骨植骨。术毕逐层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24 h后拔除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5]。具体评价标准如下:治疗后无腰部疼痛,植骨融合,神经症状恢复正常,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改善率100% 为治愈;治疗后腰部疼痛以及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植骨基本融合,JOA改善率≥60% ,但未达到治愈标准为显效;治疗后腰部疼痛及神经症状有所缓解,植骨部分融合,JOA改善率≥25% ,但未达到显效标准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植骨未融合,JOA改善率<25% 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6]。满分29分,评分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3)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7]。共包括10个问题,每个问题0~5分,满分50分,得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8]。VAS共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5)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n,%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867,P=0.027)。如表2所示。
2.2 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JOA、ODI以及V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OA、ODI以及VA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3,P=0.339)。如表4所示。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
表3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分, x- ±s)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以总结为内因、外因两方面。内因主要指腰椎间盘随着年龄增长的退行性病变,外因主要指急性挫伤或慢性积累伤[9]。传统临床中一般采用贴膏、针灸、理疗等治疗,但该方法仅能暂时缓解疼痛,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复发率较高,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会加剧纤维环破裂,引发后关节蜕变、椎间隙狭窄,引起椎体滑脱、神经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后果严重[10]。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病情以及患者个人体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本次研究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JOA、ODI以及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JOA、ODI以及VA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椎弓根内固定能有效避免椎体的滑移,使脊柱的弧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至正常水平,保证腰椎间盘的稳定性[11]。但这种固定方式仅能维持短期效果,必须要联合椎间融合才能维持腰椎脊柱的长期稳定性。椎间融合能通过双侧椎弓根固定,有利于提高腰椎的水平剪切刚度以及轴向刚度,稳定性强[1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存在腰椎前屈、病变节段椎间间隙改变等情况,可能影响椎间正常活动功能,长期作用下会拉长内固定,甚至导致骨折。因此椎弓根内固定时应维持适当的椎前曲度,使椎间植骨能良好的融合,提高稳定性,保证手术疗效[13]。
综上所述,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腰痛症状,恢复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