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普惠金融文化力促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生根”
2019-02-14魏军兰
魏军兰
2018年5月2日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正式启动普惠金融战略,吹响了建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号角,也明确了建行未来前进的方向。这是建行在新时代背景下,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和监管部门要求、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深刻认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后的深谋远虑,是为未来发展开疆拓土、寻找新的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更是高质量上的再突破、新起点上的再出发。
2018年10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田国立董事长提出“要培育普惠金融文化”。事实上,过去的几个月来,建行正在通过打造“劳动者港湾”、成立“建行大学”、发布“普惠金融蓝皮书”等各种形式,对内夯实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的丰沃土壤,对外营造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的“阳光雨露”,培育打上建行标识的亲民利民、赋能创新、共享共赢的普惠金融文化,力促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生根”。
一、建行普惠金融战略的核心要素解析
普惠金融理念起源于小额信贷,在引入中国之初也被译为“包容性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根除极度贫困和饥饿”这一目标,联合国在2005年“世界小额信贷年”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世界银行将其界定为让每一个有金融需求的人都能够及时、方便、有尊严地、以适当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1]
我国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2]
(一)建行普惠金融战略的策略定位
基于对普惠金融的深刻认知,建行将其普惠金融战略定位为:新时代,面向小微、双创、扶贫、涉农等普惠金融群体,建行将聚合运用全行资源,以金融科技为支撑,打造综合化、集成化、生态化服务平台,加大信贷等各类资源投入,尤其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提高金融便利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普惠金融打造成建行的战略高地和业务增长极。
具体的策略安排则是:由“双大”战略向“双小”战略转移,同时用“双小”与“住房租赁”战略、“金融科技”战略相互形成战略支持。即用“双小”连接和承接“双大”,用住房租赁连接和承接住房按揭,用金融科技连接和承接对公对私业务,既“不忘初心,保持我们传统业务的优势”,又“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战略重心”,使之能够与建行传统优势形成深度融合,又能与外部新兴市场形成有效连接,形成差异性和综合性的竞争优势。[3]
普惠金融战略意即“聚焦双小”。实施“双小”战略并不意味着放弃“双大”优势,而是战略侧重点的转移,“未来的金融必将是得草根者得天下,但我们要西瓜芝麻一起捡”。“双小”是“双大”的连接和承接,是在“双大”的基础上做“加法”,“双大”和“双小”将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今天的“小”将成为明天的“大”。因此,建行将依托其过去所沉淀的“大行业、大企业”等大中型客户,批量服务“双小”等普惠金融客群,充分发挥其近两万户大中型企业客户的基石作用,立足建行已有的物理渠道、电子平台、信用资源和集团优势,将金融活水从“双大”引流向“双小”,形成近似于互补漩涡,彼此咬合、承托、推动,构建生态、赋能民生。
就三大战略之间的关系,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痛点问题,达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战略任务而言,“住房租赁”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安居”问题,“普惠金融”解决的是 “乐业”问题,而“金融科技”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底层支撑,为普惠金融战略提供技术支持,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作为建行“三大战略”中“一体两翼”的主体,将颠覆传统的“二八”定律,实践“长尾理论”,赋予建行服务草根经济、推进普惠金融的能力。
(二)建行普惠金融战略的服务群体
《中庸》有云“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是胸怀天下、立己达人。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的目的是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形成金融服务的均衡效果,解决金融对部分人群的服务贫瘠问题。我国将普惠金融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目的也是解决金融服务的不均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金融的普惠性不仅仅只是贷款和相关服务的提供,更体现在对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金融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发自内心的服务。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的服务群体也都是新时代浪潮中努力拼搏、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们,他们同样渴望得到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得草根者得天下”。基于对普惠金融的深刻认知,建行将普惠金融战略的服务对象界定为:面向蓝海、面向大众、面向草根,拓展“小微、双创、扶贫、涉农”等过去传统金融机构未覆盖到的、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弱势群体。
目前,建行普惠金融服务对象主要聚焦于:纳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普惠金融八大口径考核指标的相关群体,如表1所示。
表1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考核口径表
(三)建行普惠金融战略的战略属性
普惠金融的核心是全方位地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提供服务,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广泛包容性,客观上决定了其成本高但风险高且收益低。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银行将普惠金融作为自身发展的重点领域,但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风险、成本和收益问题的存在,使得发展普惠金融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事实上,2016年的G20峰会后,数字化技术正驱动普惠金融迈入新阶段,使普惠金融的“毛细血管”延伸到弱势群体,世界各国正在加速形成一个以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模式。
正如科幻小说《三体》中所描述的那样,“破壁”者完成了对“面壁者”的思维破壁,这是一场基于“看透破解”之上的精神对决;而在金融领域,打破横亘在普惠金融面前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的鸿沟是一场基于合作共赢的“破壁行动”,无论是小微企业面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坚壁,还是银行面前那道“不合时宜”的线下成本壁垒,都将以金融科技的“懂你之心”为茅,一举攻克。
因此,金融科技是建行普惠金融战略的战略属性,即:利用金融科技力量,使银行服务对象更广泛、更普及、服务更“触手可及”、成本更低,人们获得服务的成本更实惠,让百姓乐享简单可信赖的金融生活。以科技的力量,传递金融的暖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百姓的“安居”“乐业”贡献力量。
而普惠金融战略的落脚点和实施核心则为平台经营、数据经营,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由单一提供金融产品到搭建外部交互开放、内部充分整合的平台,进而为市场和客户服务,增强客户粘性和认同,产生流量和交易,拓广拓深经营空间和未来市场。即: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数据+平台”的经营新模式,不断提高数据资产经营能力,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态。[4]
二、建行普惠金融战略的定位分析
(一)“天时”——顺应国家发展的大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普惠金融涉及小微、双创、扶贫、涉农等领域,涵盖范围广泛,关系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关系就业和民生改善。发展普惠金融对解决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实体经济补短板、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也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领域。[5]
发展普惠金融的理念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使其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之后,党的十九大、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均作出战略部署。国务院、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分别召开会议、组织调研、密集部署,出台了大量激励普惠金融发展的配套政策(见表2),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相关部委积极推进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搭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失信惩戒体系等,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治、融资担保和信用信息环境,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也传递了清晰的国家要求和政策导向。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可以说建行普惠金融战略顺应了“天时”。
(二)“地利”——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演讲时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二十年前建行“双大”战略的提出,正是基于当时短缺经济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然而,今天的建行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和高科技的推动下,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甚至很多经济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经济金融格局不断重构,新的市场业态加速呈现。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过程中,一些传统行业等领域的产能过剩日益严重,风险压力正在积聚,特别在金融领域表现突出。“我们应该认识到,大趋势有时是很残酷的,我们做“大”的业务已经习惯了,当大的风险向我们投放了阴影,当一场危机正一步步走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能还在“灰犀牛”背上狂欢。”[6]从内部发展来看,建行传统优势正在被蚕食或者消失。比如说,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由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建行过去所依赖的传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显减少。而从国家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实体经济在供给侧改革中必然减负,呈现生机,未来经济发展将更多依赖新兴主体,因此,建行所支持的市场主体也必然需要调整。
表2 我国发展普惠金融大事记及相关政策表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大型银行的竞争主要是靠体系化竞争,过去更多依赖于规模上的制胜,而未来,战略性差异化是各家银行胜出的关键,因此,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战略的前瞻性和高远性至关重要。
(三)“人和“——传承建行红色基因
“守诚者实,为公者益,求变者通,善建者行。”从诞生之日起党和国家就把“建设”的使命赋予建行的肩头,“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60多年来,建行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不论是在新中国经济建设洪流中的“因建而生、筚路蓝缕”,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应势而起、砥砺奋进”,在商业化改革中的“一心一意、专业专注”,还是在股改之后的“与时俱进、发展壮大”。每一次的转身,都是应国家要求,契合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矢志不渝坚守“国家利益至上,服务建设为本”之理念,不忘“服务国家建设”之初心,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历史性贡献,用建行的成功实践,书写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国有大型银行兴行强国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7]:“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并提出国有企业要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建行作为国有大行、国之长子,始终牢记党和国家之重托,以实际行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要始终想着怎么“出大力”“为国为民分忧”,而不能只是想着怎么“赚大钱”“与国与民争利”。
进入新时代,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建行主动作解决社会痛点最温柔的“手术刀”。用金融的力量解决社会的痛点,就是在问题产生之初和产生过程中提出和实施解决方案,在不知不觉中消除痛点。发展普惠金融,为国家实实在在解决一些社会痛点、民生难点,是建行的责任担当,也是作为大国重器理应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四)“风正帆悬”——具备现实的发展条件
首先,普惠金融市场潜力巨大。普惠金融战略的服务群体行业众多,市场群体广阔,既包括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也有代表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科技型创新主体,还有围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引下,“小行业、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截至2017年末,全国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即使只从中筛选5%-8%的优质客户,发展空间也十分可观。正如章更生副行长所言:“未来,我们打造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还将有更多的创利商机。不难想象,普惠金融业务将成为我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流动性管理的着力点、经营结构调整的重点。可以说我行发展普惠金融是驶向壮阔的蓝海。”
其次,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直接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实践中,建行金融科技战略的技术支撑,赋予了其更好地支持普惠金融战略的能力,“新一代”核心系统的投产运用,赋予了其更好地服务普惠金融客户的能力,尤其是在低成本获客、多样化产品创新和智能化风控方面。比如,针对小微企业,建行的“小微快贷”已经打通对公、对私业务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行内不同业务板块生产系统的信息整合,同时引入工商、税务等社会公共数据信息,可以实现在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融入非结构化分析手段,为小微企业融资有效增信,不仅能够实现批量精准获客,还能实现全流程自主办理业务以及智能化风控,打造有别于传统金融模式的“数据化、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
第三,普惠金融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17年,建行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在同业中率先启航普惠金融。总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以小微企业业务为增长主力,推动普惠金融健康快速发展,在四大行中唯一达到定向降准“二档”标准,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和经营格局。当前,建行已搭建“三级”组织架构、明确“四有”经营理念、强化“五专”机制保障的普惠金融垂直组织管理模式。推出以“小微快贷”为代表的全流程、全自动的线上融资服务模式;实现“小微、双创、涉农、扶贫”全覆盖,线上线下产品全渠道融合。打造“智控、机控、技控、数控”的智能化、全自动风险管控模式,实行数据化穿透管理和工具化风险管控,已初见成效。同时,很多分行也正在成功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别化产品,及平台搭建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随着智能化机具的运用,网点柜面业务的人员替代率不断提高,营业网点释放出大量的人力,特别是小企业业务的下沉网点,锻炼了网点人员的业务能力,为发展普惠金融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三、培育普惠金融文化,助推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生根”
建行的普惠金融战略顺乎大道、顺应大势,然而,最好的战略也需要切实的执行。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强调“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说的也是战略执行的重要性。兵法有云“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兵胜”可快速攻城略地,“心胜”则可持续发力。如果说普惠金融战略的落地也是一次战役,“兵”是金融科技实力、产品服务和平台开发,“心”则是员工对普惠金融的价值认同和业务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行的普惠金融战略虽然风正帆悬,却依然任重道远。
小阿瑟·A·汤普森(Arthur A·ThompSon Jr.)认为,影响战略落地的因素包括组织构建,组织领导力,工作环境与文化塑造,激励制度。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因此,必须建立为战略实施所必须的企业文化,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打造实现全员战略共识的良好环境,培育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的丰沃土壤。而美国著名的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艾德佳·沙因(Schein)认为[8],企业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企业在学会对外适应环境、对内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方式。这一方式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并将作为理解、思考和感觉事物的正确方式被传授给新成员。”这一定义强调了在战略决策过程中,将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匹配的重要性。因此,建行普惠金融文化的重塑,不仅要从内部着手,还要充分培育外部气候环境。
目前,建行正在进行着重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探索构建与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相匹配的普惠金融文化的实践。
(一)劳动者港湾,培育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的精神家园
2018年5月份以来,建行秉承“开放共享,责任担当”的理念,在全国15000多家网点率先启动“劳动者港湾”建设工作,推进网点服务资源对公众开放。其初衷是为了解决环卫工人、出租司机、交通警察等户外工作者、志愿者的现实需要和实际困难,让他们在累的时候可以有个歇脚休息、喝水如厕的地方。事实上,自“劳动者港湾”推出后,不但很好地实现了既定目标,还为失忆老人、突发疾病的患者、孕妇等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也会在为他们服务的同时进行简单的金融常识普及。昔日,专业性十足的金融工作者,摇身一变成为嘘寒问暖的社会服务者。把辛劳的户外劳动者请进窗明几净的银行网点,让他们可以“歇歇脚”“充充电”,不仅有对普通大众提供“又普又惠”的金融支持,饱含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根植于心的爱的表达,更是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到建行对他们的认同与尊重。与此同时,“劳动者港湾”不仅可以成为建行在全国星罗密布的社区中心和有效的获客渠道,还可以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爱的港湾”,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成为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家园。建行人让金融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使金融服务大众的概念也更为宽泛。
“劳动者港湾”的推出彰显建行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鲜明诠释建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金融力量解决社会痛点、建设美好生活的情怀和担当。“通过港湾放大爱,点滴心系劳动者”,用网点资源服务社会、回馈于民是建行的担当精神,是最光荣的事业,也是建行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培育普惠金融文化,重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写照。正如田国立董事长所说:“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其实也是在培育着我们建行做普惠金融文化,因为过去大家都习惯于跟大企业大客户打交道,这些客户不是有地位的就是有钱的,跟服务小微企业群体的逻辑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得首先从文化建设上开始去打造,让员工学习和习惯与各行各业老百姓打交道,在潜移默化中营造普惠金融文化和氛围,实现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重塑,这是非常重要的。”[9]
(二)建行大学,厚植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的文化环境
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2018年12月17日,建行宣布正式成立“建行大学”。田国立董事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建行大学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创建的企业大学,既是面向内部员工的职业教育平台,也是以共享化、专业化、科技化、国际化为办学理念,推进产教融合、赋能社会的教育培训平台,这所新时代、新金融、新生态的企业大学,将在开放办学、共建共享中用金融力量服务大众安居乐业,致力建设现代美好生活。[10]
建行大学将围绕“新时代、新金融、新生态企业大学”的发展愿景,以“服务社会,贡献金融解决方案;服务战略,推进稳健创新发展;服务员工,提升职业能力素养”为使命,坚持“专业化,大学精神专业体系;共享化,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科技化,科技思维智能运行;国际化,国际视野全面布局”的办学理念。借助科技力量,通过行内成立9大研修院、组建区域校区,行外与境内外各大知名高校合作、并联合著名高校发起“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充分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打造立体学习生态圈(Learning),让教育培训工作成为孵化创新、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
建行大学的成立,将在金融知识普及、金融理论探索和具体业务实操层面,既可以为建行大批量地培养优秀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特别是通过“金智惠民”工程,又可以对客户进行“金融启蒙运动”,有效提高客户的金融知识和金融素养,对创业者培训,赋能中小企业家,助力企业发展成长,“让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到最需要的这些中小微企业去,以普惠金融新模式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使更多的客户有机会了解、理解和认可建行的经营理念,主动适应建行的经营特点与风险偏好,让银企关系由复杂走向简单,在增加客户信任与粘性的同时,与市场主体的互动也会更加紧密和自然。从而不仅可以培育普惠金融客户,还可以打造新的普惠金融市场和业态。
(三)普惠金融蓝皮书,营造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的“外部气候”
2018年10月11日,建行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举行《中国普惠金融蓝皮书(2018)——中国实践与国际借鉴》和“建行?新华普惠金融—小微指数”发布会。这两项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我国普惠金融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发挥了银行、高校、专业媒体等社会各界力量的优势,推动了“产学研”的跨界协同。
田国立董事长在发布会上强调,金融工作说到底是社会实践工作,建行实施“三大战略”是一场深刻的金融启蒙运动。不仅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要以根植于心的热忱去了解、关心和关爱更多普惠金融群体,向全社会输出金融和非金融服务。[11]
正如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在发布会上所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初心”。要把发展普惠金融这件好事办好,除了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期待,《蓝皮书》的起草和发布,必将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重视、支持普惠金融工作。事实上,这也是建行培育普惠金融文化,营造普惠金融战略落地的“外部气候”的又一探索。
花繁枝秀香已馥,潮平风正扬帆时。在新的征程上,践行国有大行的社会担当,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民生发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建行永远在路上!建行人永远勇担当!